高中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方法探析
2019-04-23杨正峰
摘 要: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繁杂多样,涉及多种知识类型,且各知识点之间缺乏明显联系,需要单独记忆,大大增加了化学知识的记忆难度。传统的机械记忆法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记忆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遗忘。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灵活运用科学记忆方法,有利于提高化学知识的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记忆方法
高中化学知识结构比较松散,各知识点以化学元素为核心独立存在,并衍生出化学概念、化合价、方程式等多种知识类型,形成多种类型的独立知识模块,故高中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且很难利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降低记忆难度,导致高中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普遍存在记忆障碍。目前高中化学学习主要采用传统的机械记忆法,学生依靠自身的记忆能力不断加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印象,将其强行留在脑海中,但此法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且受大脑记忆功能的限制,容易遗忘,必须时常巩固强化,并不适合知识容量庞大的高中化学。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创新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科学性,是提高高中化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 元素的记忆方法
所有的化学知识都是在化学元素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学生必须准确记忆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知识。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创新化学元素的记忆方法,使其科学化,降低记忆难度。如将化学元素拟人化,并根据其基本化学性质编成“我是氢,我最轻,发射火箭运卫星”和“我是钠,脾气大,水酸都让我火大”等顺口溜,利用其押韵的特点使顺口溜朗朗上口,不仅增加了记忆的趣味性,还将元素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方式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元素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利用同周期元素的谐音创设情境,形成“氢氦——轻嗨——有一个好消息,可以轻嗨一下,放松心情”和“钠镁铝硅,磷硫氯氩——拉美旅归,林柳路呀——从拉丁美洲旅游归来的人发现柳树林中有一条路”等记忆链,使同周期元素的排列规律化,有利于强化对元素周期表的记忆。
二、 概念的记忆方法
化学概念是对某一类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简要阐释,学生掌握了化学概念,就可以理解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共性,进而掌握化学规律,使所学化学知识系统化。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创新化学概念的记忆方法,使记忆更加牢固。如将化学概念的关键词和主要观点提炼成简明扼要的语句,利用“分解反应——一分为二”“化合反应——合二为一”和“置换反应——取而代之”等会意记忆方式在不影响化学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减少记忆量,进而提高记忆效率;将“单质是同一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这种既存在“纯净物”这一共同点,又在元素种类上存在区别的概念进行联想和对比,把相关概念串联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鉴别类似概念。
三、 化合价的记忆方法
化合价是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后具备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化学元素的化合价并不固定,其在不同的化合物中会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进一步增大了知识容量,且化合价除了有正负之分外,并无特殊限制,沒有任何规律,故记忆困难且容易混淆。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创新元素化合价的记忆方法,避免混淆。如通过网络途径或请教教师获取“三铝四硅五氮磷”“氯的负一正一五七”“一二铜来二三铁”和“金属全部是正价”“非金属负主正不齐”等口诀,将元素的常见化合价进行总结和组合,避免单独记忆造成的困扰;利用化合价单一的“O”和“H”等元素构建“CO、CO2”和“Fe(OH)2、Fe(OH)3”等化合物,再利用“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和相等”这一化学原理推断其他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以化合物代替化合价,使记忆对象更加形象具体,降低记忆难度。
四、 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理论依据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所学化学知识中应用最多、最广的知识类型。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创新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如利用“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这一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记忆化学公式“Cu+HNO3→Cu(NO3)+NO+H2O”,再配平得到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利用“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酸”这一化学反应规律统一记忆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SO2+H2OH2SO3”,利用“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盐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规律统一记忆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和“SO2+2NaOHNa2SO3+H2O”。
总之,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记忆化学概念、元素、化合价和方程式,能够有效提高记忆效率,并使记忆更加牢固,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子奇.高中化学记忆的几种方法[J].同行,2016(14):433.
[2]栾小珍.小议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考试周刊,2015(82):142.
作者简介:
杨正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