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9-04-23马小林

考试周刊 2019年39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发展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起法治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情境;发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倘若教师不能把握该时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教育,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我在新课改背景下,尝试利用情境教学法,将教材中所展现的较为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其多种能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详细说明。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课程教学要与信息化相融合的理念。在信息时代,多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音、像、图等具备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观察与分析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爱在家人间”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场景。直观的视频内容一经播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在逗两岁的小孙女玩,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静静地聊天。五岁的小姐姐则趴在桌子上画画……这样温馨的画面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听到爸爸妈妈的低声细语,看到爷爷奶奶微笑的面庞的时候,其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在生活经驗的驱使下,学生会感受到家庭生活浓浓的爱,以此为其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

二、 运用故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尽管其心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其对故事仍有着浓厚的倾听兴趣。而且,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其往往会通过一件小事情、一个小场景来展现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理解教材中所展现的理论知识,更要使其透过理论知识来理解、感知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对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特点,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在故事内容的作用下,自主想象、联想,思考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可以通过故事感知其道理,在自主思考下为自己人生今后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以“走近老师”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了有关于孔子的小故事,以此创设情境:孔子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了受人尊重的老师。但是,孔子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是不够渊博的,于是,他在三十岁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洛阳拜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在向老子求教的过程中,孔子对老子极其尊重。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与老师的相处情况,在孔子尊师重道这一美好品德的引导下,重新地认识老师,如此在走近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 运用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纵观我们所使用的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其中所收录的内容大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的。而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目的是借助所学的知识来应对生活。对此,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看到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采取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的感知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以此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以“友谊之树常青”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以所执教班级的学生为主体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红同学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作为她的同学,我们要不要提醒她呢?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提醒了她,小红会觉得尴尬,如果不提醒,小红就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何去何从呢?在该生活情境的驱使下,学生会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做出抉择,如此可以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多媒体、故事、生活等创设情境,在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展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情境,以此加深其对所学的理解,并为其参与生活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冯敏.创设有效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之我见[J].教师,2018(9).

[2]林铭.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粤教版教材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

[3]梁耀胜.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4]张冬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品质提升建议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4).

作者简介:

马小林,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