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9-04-23张永红

考试周刊 2019年39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习惯培养

摘 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它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检查学案、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索、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从而使学案导学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词:学案导学;习惯;培养

习惯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自动执行某些行动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它主要是在长期训练、模仿、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支配一个人的生活。”托布里德也曾经说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盎司的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个性;播种个性,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的关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千累万积,更好的保持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目前初中生的学习状况来看,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仍存在着种种影响学习效率的不良习惯。如: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课前预习和准备较少,不能合理地使用参考书,不善于课后检查材料和阅读,没有合作探究的习惯,等等。这些坏习惯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困难,造成一些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时下,以“学案导学”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革新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去着手,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力。

一、 检查学案、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常情况下,老师在上课前把事先设计好的学习计划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参照“导学案”的设计思路,有目标地对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在教学前,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督促学生课前预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对自己感到模糊、不理解的知识事先做圈点批注,确定自己课堂学习的重点。由于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自学,并为后续的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以养成独立自学的好习惯。教师通过知识清单对学生进行抽测,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 合作、探索、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节点。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关键问题,并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小组成员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互匹配)。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最终形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要考虑初中学生喜欢表现但又有点羞怯的心理,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供大家或个别学生回答,如有必要,也可以让个别学生上黑板出示。教师纠正学生陈述中的知识错误或答案中表达不准确之处,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忘了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他们积极学习,帮助他们克服浮躁的坏习惯。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交流和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精准的讲解,厘清易混淆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习惯。

三、 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

当堂检测、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是导学案中必不可少的,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手段。但在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感受到动力,体验挑战,让每个学生从“学习指导计划”设计的实践测试中有所收获,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因而,当堂检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次进行设计,难易适中,梯度合理,面向全体。对于导学案中作业的设计,也要根据学情进行分层设计,作业要少而精,除有层次、有坡度,还要分基础作业和拔高作业,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这样,通过测试或作业,可以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有成就感,不但达到了及时复习的目的,还可大大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复习习惯。

总之,学习习惯是在长期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难以改變的稳固的行为,它也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态定型。它与学习态度有关,与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可以说,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集合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可见,它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导学案”的使用,有利于改善学生以往怕犯错误、怕出丑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前,学生主动地利用“导学案”自觉预习、查阅、批注;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展示……这是培养学生形成提前预习、认真听讲、乐于合作、独立思考、及时总结等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漫长的学习生涯始终充满轻松与喜悦,从而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这也正是“学案导学”课堂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萍.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个命运[J].新课程学习,2013(下).

[2]侯良绢.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4(5).

作者简介:

张永红,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习惯培养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学案导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