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研制练笔点,筑牢语用训练
2019-04-23范生喜
范生喜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常态化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巧妙地设置小练笔,找出教材文本中利于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练笔点,紧扣文本表达的留白点、情感激荡的蓄积点展开写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写,真正激活学生心灵深处的认知,唤醒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促进他们内在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聚焦留白点,激活创作源泉
一旦细读文本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留白点,这类文本创作显得较为含蓄、凝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认知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再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探寻文本中言之未尽的意蕴,将原本省略的补充起来,将原本简略的丰富起来,将原本含蓄的凸显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锤炼表达能力。
根据文体和文本内容特点的不同,开掘留白点的方式也不同。可以是针对情节发展的留白,如《嫦娥奔月》中描写嫦娥与逢蒙智斗的过程,作者仅仅运用了“周旋”一词,究竟是怎样“周旋”的,并没有具体描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发挥想象,设置两次以上的智斗回合,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受嫦娥冷静机智和逢蒙奸险狡诈的人物特点。可以是针对人物内在情感的留白,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当大黑骡子随着枪响应声倒地之后,他的内心会迸发出怎样的情感之潮呢?教师引导学生还原人物内心的活动,从而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再现。也可以是针对故事进行的哲理留白,如《一路花香》中破水罐因為自己身体的残缺而懊悔不已,后来经过挑水工指点而有所感悟,但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教师就可以设置破水罐和好水罐再次相遇时的对话,将文本中所蕴藏的哲理巧妙地寄托在两者之间的对话中,帮助学生再现文本的深刻主题。
学生的练笔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内在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凸显触情点,唤醒体验共鸣
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文本并非无情物,任何一篇文本都蕴藏着作者创作时的情感,阅读教学就需要紧扣文本语言这一载体,在情意交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认知共鸣,顺势利导,将学生的认知体验逐步推向高潮,并在相应的练笔过程中,将这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沉淀下来,形成认知思想。
如课文《虎门销烟》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看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请写下来。很多教师教授这篇课文时,都将这道题作为教学训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课堂教学往往都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学生要么无从下笔,要么就是偏离主题、胡扯一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局面呢?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生的练笔与文本中的情感间存在着认知距离,限制了学生情绪化的认知体验。重新考量这一道练习题就会发现,想对林则徐说的话其实就是针对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壮举进行情感上的抒发。为此,教师需要将这一道题的引导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一方面通过教材文本中描写林则徐具体言行的内容,对林则徐表现出来的爱国壮举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展示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从更多层面感受虎门销烟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以反衬的视角来激发学生对林则徐的赞美之情。有了敬佩、赞美之情,学生完成这一项练笔就有了情感的依托和表达的抓手,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技法点,深化迁移运用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言外之意就在于教师必须要紧扣教材内容所凸显的价值,一方面开掘出值得学生借鉴、品析的资源,引领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洞察写作方法的本质内涵;一方面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引领学生在迁移训练中运用写作方法。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对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中所运用的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讲解,让学生认识到“面”在于从整体视角展现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形象,而“点”在于运用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来体现。随着学生研读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发现“点”和“面”都指向共同的中心,且在顺序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在学生对点面结合的表达策略有所体悟的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拔河比赛的视频录像,组织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将拔河比赛的过程和场景描写出来,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点面结合写作策略的认识。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开掘,找准教材训练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在反复研读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享受写作练笔带来的愉悦体验,不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效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