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管教视域下的课堂管理对策

2019-04-23安燕

江西教育B 2019年3期
关键词:和善管教大头

安燕

导 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普遍缺乏自制力,而教师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今,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学生的教育理念——正面管教,已成为众多家长管教学生的“黄金法则”。那么,如何将正面管教的理念运用于小学课堂管理之中,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管理好整个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经常破坏课堂纪律,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此,针对这个阶段的课堂管理,教师对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及心态进行深度分析后,应当如何把正面管教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确保课堂教学秩序的高效呢?

笔者带着对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一书的理解与思考,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课堂教学管理难题,就正面管教视域下小学课堂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新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不良行为

正面管教的理念逐渐被大家接受,并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正面管教是一种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倡导既不严厉也不娇纵,它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将“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通过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配合课堂教学,首先得将“和善与坚定”作为手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重新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

学生在课堂上所谓的“不良行为”,无非就是缺乏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等。比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天真活泼,爱说好动,好奇心强,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5分钟。按照传统的小学课堂管理思想,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甚至会惩罚学生。然而,从正面管教理论角度来看,将上述学生的行为认定为“不良行为”是一种曲解,其实他们只是做出了“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符合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能要求学生去尊重环境和规则。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反复说过的:“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我们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此外,我们更要找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并加以指正与引导。

举个父亲与儿子的例子。小头爸爸是个作家,因为大头儿子晚上总是精力很充沛,老是打扰他写作,于是小头爸爸尝试了很多方式,但都没有办法让大头儿子安静下来。无奈之下,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大头儿子的饮料里偷偷放了安眠药。这招果然很灵,小头爸爸终于可以安心写作了。但问题是,大头儿子长期服用安眠药,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大头儿子也因此产生了睡眠障碍,甚至整宿不能入睡。后来他发现,每次只要糾缠下爸爸,他就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很香。于是,每当自己睡不着的时候,大头儿子就会去纠缠爸爸。小头爸爸也很纳闷:为什么以前这招很灵,现在反而儿子更兴奋了呢?一来二去之后,小头爸爸发现,原来是药物的量不够。于是,小头爸爸把药量从一粒变成了两粒。一年后,小头爸爸给大头儿子一天的药量居然达到了五粒……

不知道看了这个故事的教育同仁们是否有所启示。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大头儿子刚开始的闹腾是没有目的的,这是大多数学生身上具有的特征:活泼好动。那后来为何演变成带有目的性的闹?这正是小头爸爸的无知行为导致的,逐步把儿子推入“不良行为”的深渊。其实,小学课堂管理亦然。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以站起身来哼小曲儿的方式获取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避免此类“不良行为”的持续?这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理论知识和有效技能三维度的深度融合,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学生找到课堂上的归属感、价值感。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学生找到课堂上的归属感、价值感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传统教学观念下的课堂管理,教师是主角,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老师既定的教学设计来执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模式, 教师习惯于从负面影响考虑,想的是学生的不良行为对课堂教学产生什么影响,又将如何去制止这种行为。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持反感的态度,课堂教学也就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从正面思考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坚持“和善而坚定”,那么这就成为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与基础。和善是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坚定是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学生的“不良行为”向我们表明,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是一种社会接纳的满足,是学生在课堂多元交往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满足感。

课堂管理的两种相对的方式,正如图1,在你的课堂上,可能有85%的学生行为表现积极,15%的学生表现消极。可是,大多数老师们关注的是什么呢?当教师把85%的时间与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则会膨胀,积极方面不久也会消失。相反,如果教师把85%的时间与精力都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则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到100%。

因此,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行为中寻找优点。比如,一个一年级的女生不愿意与同桌的男生一同出队做操,老师就让她负责举班牌,代表班级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样就让学生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再比如,课堂上学生“看图说话”完毕后,教师可以微笑提问:“我非常欣赏你独特的观察视角,请说具体一点好吗?”当学生积极举手,但又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送上一句鼓励的话:“你很勇敢,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观点。”在学生小声、羞涩地回答问题时,老师鼓励他:“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大声一点吗?那样,你会获得更多的掌声。”这些表扬、鼓励的用语,一定能给学生更多的温暖,正如德雷克斯强调:“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三、以“尊重”为基础:“积极暂停”把控课堂管理

尊重学生就是全面客观地正视学生的所有,接纳学生个性的存在,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培养。正如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中所说:“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进行模型化培养,而是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比如,上课伊始,课堂却久久没能安静,一个女孩还扯着同桌交头接耳,被老师发现了。教师请这个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同学朗读课文。正是因为教师十分尊重学生,使得小女孩有了一种当老师的自豪感,而且还阻止了学生上课的违纪行为。不论是方法还是时机,老师用亲密的行为和语言,及时阻止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把控好了课堂秩序。若老师用另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很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很难有“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态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纠正学生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学生的心,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运用尊重、鼓励和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做出积极的行为。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和善管教大头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做人的真谛:厚道坦诚和善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和善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黄希川
与人和善宜安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