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互读,促进文本的深入解读

2019-04-23葛龙龙

江西教育B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叶实例环节

葛龙龙

一、课文解读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课文,作者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它所在的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单元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为此单元中编排了《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三篇课文。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体裁、不同语言形式的文章,提升论说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斟酌词句与表现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如果我们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既是文艺评论的范本,语言表述精练准确,更是思维训练的典范,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什么是“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基本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吊书袋或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从这三种义项可以看出,“咬文嚼字”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咬文嚼字”却另有新意,用《咬文嚼字》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不够透彻,情感不够凝练。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把对文章字句的斟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会感知到“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二,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这是文章论述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思路清晰、语言精当、举例充分、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述。全文选取几个典型实例,论证剖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想要阐发的观点。

1.郭沫若修改剧本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列举《水浒》和《红楼梦》中的句子,即“你这”式、“你是”式和“你有”式,这三种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是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你是”式或是单纯的叙述语,或表假定语气,感情色彩不够明显;“你这”式便是坚决的判断,感情强烈,大半表示一种深恶痛绝的情感。

2.王若虚改写《史记》的例子。朱光潜先生认为,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因为缺失了发现错误而惊讶以及因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由此可见,文字的繁简不同,所表达的意味就随之不同。

3.贾岛“推敲”的例子。朱光潜先生认为韩愈的分析未必妥当,因为“推”显得冷寂,而“敲”有一些温暖的人情,究竟用“推”还是“敲”主要取决于诗人贾岛当时想要表现什么意境。所以,“推”和“敲”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这些关于炼字的例子,生动典型,意蕴丰富,再加上作者围绕思想感情的表达这一中心对材料所做的深入分析,使得全文观点渐浮水面,让读者醍醐灌顶,恍然顿悟。由此引导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并应用于实践,从此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

其三,怎样“咬文嚼字”。

文章在第六、七段引出词语的联想意义,实际上是论述实现“咬文嚼字”的途径和方法。两个例子,一正一反。正面例子是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这两句之所以点铁成金、蕴藉丰富,就是因为善用词语的联想意义。反面例子是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这种情况就是写作中的“套板反应”。韩愈告诫我们“惟陈言之务去”,作者认为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套板反应”归根到底就是写作沿袭前人套路,缺乏创新,因而也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内心想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所以要做到咬文嚼字,一是要善用词语的联想意义,二是要避免“套板反应”。

最后一段是全文小結,作者提出:“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从中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咬文嚼字》作为一篇文艺随笔,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实例,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又要培养和强化学生“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章同时也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高二年级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在文本的阅读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从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在问题作答和精准表达上的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在炼字炼词方面,表述上缺少基本的严谨性和文学性。学生对《咬文嚼字》和《说“木叶”》这两篇文章的大意基本不存在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咬文嚼字》中的文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严谨性和文学性,包括“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再阅读《说“木叶”》这篇文章,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木叶”和“树叶”的不同,进而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以此提升学生依据目的性,用精准的语言表达思考的能力,注重个体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对应关系。学生通过对文本“实例”的勾画,梳理和整合出“实例”和“咬文嚼字”这一主旨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什么是“咬文嚼字”和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2.思维目标

依据文本和推送的材料进行互文阅读,学会分析“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通过《咬文嚼字》与《说“木叶”》两个文本的互读,辩证分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培养学生的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分析文中的语言现象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价值目标

借助“读—思—写”的语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在感知“落叶”和“落木”不同意味的基础上,以“落花”和“落红”为例,学会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并能够落实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对应关系。学生通过对文本“实例”的勾画,梳理和整合出“实例”和“咬文嚼字”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什么是“咬文嚼字”和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四)教学难点

依据文本和推送的材料进行互文阅读,学会分析“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学生通过《咬文嚼字》与《说“木叶”》两篇文本的互读,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初读文本

在课前预习文本的基础上,快速勾画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实例”,依次说明每个实例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咬文嚼字”这一道理的,并做简单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理解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就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第二环节:文本互读

在初读《咬文嚼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阅读《说“木叶”》,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主要利用在第一环节所学的方法和观点,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树”和“木”之间的区别,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三环节:读写结合,转化理解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引导、训练,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知,用一段话概述本文获取的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后,完成课堂总结任务单。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时整合、总结的能力,进而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以后的文学阅读和写作。

[课堂总结任务单 总结的角度 本节课的

收获 阅读过程中

的做法 写作过程中

的做法 炼字炼词 句子的锤炼 ]

第四环节:课后延伸

快速浏览推送的学习资源(培根《谈读书》和朱光潜《谈作文》),课后提炼和概述自己所理解的好作文的标准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并准备课堂展示,结合老师提供的作文规范标准和好作文的要求,师生共同确定作文的规范和标准。此环节是课后拓展环节,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可用来指导和评价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片段

初读文本环节:

师:接下来,老师即将推送第一个任务,大家请看手机,看看收到任务了吗?

(“雨课堂”推动第一个任务:在课前预习文本的基础上,请快速勾画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实例”,依次说明每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来说明“咬文嚼字”这一道理,并做简单分析。)

生:收到了。

师:大家现在完成助学案,不超过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弹幕来提示老师完成的情况,然后上传自己的作品。)

(完成任务的学生上传作品,教师有选择地将一些答案投屏到电脑屏幕上,做简单引导、评述,并通过“答案一览”提示规范答案,引导学生做相应调整、改善。)

师:同学们,大家的作品大都已上传,完成状况较好的作品我已经分享到大家的手机上,那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生1:文字的改动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挂钩,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生2:文字在某种程度上已經饱含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生3:文章中所使用的实例,其实告诉我们炼字、炼词、炼句是很重要的,它们在文章中是有生命力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啊,文中所使用的不同实例,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文字与情感之间关系的。

生(齐答):有情感、情境、意境、联想等等。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师生共同探究文字与情感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

在教学思路上,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处理,并且匹配相应的语言活动。第一,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咬文嚼字”;第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晰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咬文嚼字”;第三,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怎样来“咬文嚼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表达和梳理上有一定的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处理能力为出发点。第一环节,在课前预习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勾画文本中所运用的“实例”,并对各个实例从角度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明晰文字和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精当的,尤其是“咬文嚼字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的设置,“有、没有”这两个选项还不够,如果设置为三个选项,即“有、没有、可有可无”,则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此外,这一环节是利用“雨课堂”软件展开的,在优秀作业展示的数量上还可以更多一些。对作业的评价也可以利用“雨课堂”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样貌,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一定要明晰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做到有目标地教学。

第二个环节是文本互读。此环节以阅读为主,进而对所设置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做到“读写一体”。在“雨课堂”的使用上,有目的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但在分享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分配问题,学生的分享是还可以更加充分的。还可以采用“雨课堂”的手动分组功能,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来提交一份答案,并将其投屏进行互动,如此一来,对每一个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效客观地评价,进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三个环节是课堂总结,谈谈这篇文章能够对我们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带来哪些启示。这一环节的展示只有两个人,展示的数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数量。在这一环节里,老师的总结也相当重要,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教师的总结还可以更为凝练,给予学生更大的启发。

第四个环节是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在完成以上几个环节的过程中,因为充分借助了“雨课堂”来授课,课堂的变化让我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

1.“雨课堂”的使用

“雨课堂”软件的使用,整体上让全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本次授课里,通过“雨课堂”使用了分组、投票、试题推送、画面展示、屏幕滚动等小软件,学生可以有机地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交流。我可以将学生的作答情况投放在屏幕上,学生可以实时进行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共性问题的发现,可以当堂将其整理以后,再将其显示在屏幕上或者学生的移动终端上,学生以此为参考,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从而达到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

但是,在选择和投屏哪些学生作品上,我的选择还不够合理。课堂上展示的作品,还是一些“固有”的作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一个评价组,评价组可以观看到所有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来筛选和归类,老师进行简单分类,挖掘其中的个性亮点和共性问题,师生共同完成课堂的知识生成这一环节。

2.课堂生成

完美的课堂不是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师生在共同的语境和情境下进行知识的生成。尤其是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文本的整合和互读,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随时借助互联网进行知识的完善和升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个人的见解生动地展现出来。对于《说“木叶”》这篇课文,首先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先阅读文本,进行深度和创造性阅读,进而在一节课里生成新的知识,可以说这也是我们追求的语文教学状态。

在这一环节的完成上,我的感受是,所有的生成还是个体的,不是集体共同完成的成果。对于这个问题,应合理利用“雨课堂”这一软件,手动分组,让所在组的学生依次来完成任务,即下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在前一个同学的基础上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最后展示的学生代表的是整个组共同讨论探究的结果,不再是个体的孤立分享。通过这一个调整,课堂生成是在每一个同学身上发生的,从而让课堂生成更有效地发生。

3.读写一体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和思维结合的课程,语言本身就具有工具性的属性,而学生思维的发生和过程也必须要用语言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的本质和性质。因此,整节课基本上贯穿着读写一体,让学生敢于通过“雨课堂”这一软件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效交流。

從该环节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上述两个环节结束以后,有的学生对书写的兴趣不高,所以写得慢、写得粗糙。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雨课堂”这一软件里设置一个功能,允许学生的作业以图片或者语音的形式呈现,这样的处理可能会更好一些。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和落实,包括“雨课堂”这一软件的使用,都是在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整节课有了学生的参与,有了知识的生成,更有了学生的欢声笑语,教师说得少了,而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木叶实例环节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超声波法提取长白楤木叶皂苷及其组分分析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