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真、善、美
2019-04-23王璋
王璋
摘要: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未停歇过,毛主席一九五七年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们历来不是讲真善美吗?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透露出对于真、善、美这一理想的无限向往,并将其看作是生活、做学问、艺术创作等的终极追求。舞剧《白毛女》的产生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且是一个典型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产物,但无论是历史的向前推进,还是政治的无情改造,都没有使作品中真、善、美的宝贵品质泯灭。
关键词:芭蕾舞剧;《白毛女》;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J7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99-01
一、源于生活的“真”
芭蕾舞剧《白毛女》由编导胡蓉蓉、林泱泱等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由上海市舞蹈学校首演于1965年,即同名歌剧首演20年之际,经常被人们拿来与建国十五周年首演于北京的《红色娘子军》相提并论,并称为新中国舞剧发展史上的“一红一白”。歌剧《白毛女》是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加工改编而成。舞剧在此基础上,对剧中人物的性格有所改动,使全剧的故事情节更具张力:杨白劳之死由服卤水自杀改为被地主黄世仁及管家穆仁智暴打致死;主人公喜儿,也不同于民间传说中软弱的形象,而是初而为父报仇,终而奔赴前线的有血有肉的贫苦女性。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户晓,编导以这一故事为蓝本进行的舞剧创作,真实地反映出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地主对于贫苦人民惨无人道的剥削与压迫,以及农村地区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战士“解放”后农民们的幸福生活,运用芭蕾舞的方式对那个年代底层人民的不幸与苦难作出正确而深刻的揭示。
二、亘古不变的“善”
舞剧《白毛女》将地主黄世仁与其管家的丑恶行径暴露于舞台之上,以“这一个”地主形象映射出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阶级压迫与斗争,揭露出地主阶级对于貧苦人民的无情压迫与剥削,及其惨无人道的行为所导致的悲剧一年方二八的喜儿美丽天真、勤劳纯洁,与父亲相依为命,但由于黄世仁的无情逼迫,父亲惨死,纯洁美好的喜儿遭到残酷虐待,由人变成了“鬼”。舞剧虽然以地主阶级的丑恶行径所造成的悲剧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但其目的并不仅限于此。编导并没有让观众停留在对旧社会地主阶级恶行的深恶痛绝,对命运不公的愤愤不平,及对未来生活的绝望之中,而是旨在通过黄世仁这一恶的形象突出杨白劳一家以及大春等人的善良、正直与纯真,通过喜儿由“鬼”变成人的美好结局,传达出“善定胜恶”的价值观。
剧中一个令笔者记忆十分深刻的画面便是在全剧的尾声部分:背景屏幕中一轮红日缓缓升起,象征着美好的新生活与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万丈光芒照耀在大春与喜儿的脸上,洒落在中华民族人民群众的心上,他们露出了善良、纯真的笑容。
三、内外兼修的“美”
有道是,“构成舞蹈作品内容美的要素是真与善,是真与善的统一。”但任何一部艺术作品要想成为亿万斯年的经典只有美的内容是不够的,而舞蹈恰由于其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的特殊性,使得它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更甚。从动作本身来讲,编导们在中国芭蕾“三化”(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思想指导下,大量吸收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的动作素材,将其与芭蕾舞的动作运动规律进行了较好的融合,由此产生了许多至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舞段,如序幕中表现农民被无情压迫与剥削的群舞舞段“受压迫舞”;喜儿在年关之夜于家中等候爹爹时与四位同龄姑娘共舞的“剪窗花舞”;喜儿由人变成鬼后在漆黑的深山老林中独自进行的“四季转换舞”等。从音乐的角度来讲,作曲严金萱保留了歌剧中一些经典的、家喻户晓的唱段,极大地缓解了舞剧在叙事方面所遇到的难题,且音乐的跌宕起伏、慷慨激昂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沉浸于舞剧的表演中,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与编导和演员一同感受屈辱、悲愤、喜悦等情绪。
舞剧《白毛女》的创作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中国芭蕾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四、以今人之心度时代经典
诚然,即使是经典,也会有瑕疵,虽是大浪淘沙,却也难免时代的印迹。站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来回顾这部舞剧,会发现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抛开为政治服务的出发点不论,单从舞剧的创作来讲,剧中多次出现的暴力场面与哑剧动作乃其不足之处。序幕中管家鞭打长工的场面、第一场中黄世仁与穆仁智对杨白劳的暴力场面等触目惊心,虽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但是否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美化与艺术化?再说剧中为满足叙事需要出现的大量哑剧化的舞蹈动作,也是我们今天的舞蹈编导们在进行创作时应极力避免的。
五、结语
当然,对于经典作品我们还是应当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牢记它们的历史地位与成就,并包容其不足之处。舞剧《白毛女》符合芭蕾舞剧中女性独占半边天的传统编排方式,结构严谨,动作规范,情感真挚充沛,在政治方面达到歌功颂德目的的同时,在艺术方面亦有极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