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对再次剖宫产术以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评价

2019-04-23

关键词:前置胎盘瘢痕

魏 莉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瘢痕子宫为妇科常见病,为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外科手术后导致[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提升,使得瘢痕子宫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瘢痕子宫可对再次妊娠分娩造成较大影响,瘢痕子宫患者再进行剖宫产可增加分娩风险,成为妇产科面临的棘手问题,为再次行剖宫产术提出不小挑战[2]。本研究通过分析瘢痕子宫对再次及三次剖宫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瘢痕子宫产妇138例,以剖宫产次将其分为A组(n=69)与B组(n=69)。A组年龄24~38岁,平均(31.65±1.71)岁。B组年龄25~39岁,平均(31.69±1.73)岁。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不大(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经病史收集、妇科检查、彩超确诊为瘢痕子宫,均为再次或三次剖宫产;家属及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临床资料丢失者。

1.3 方法

两组产妇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剖宫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手术指征:据上次剖宫产间隔<2年;B超显示瘢痕厚度<3 mm或瘢痕处连续性中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剖宫产史≥2次;胎位不正者;产妇骨盆狭窄,或畸形。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观察两组手术结果,统计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不良结局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18.0,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分析

从表1可知,A组手术时长与B组相比,相对更短,A组术中出血量与B组相比,也相对更少(P<0.05)。

2.2 两组剖宫产分娩结局分析

从表2可知,A组出现胎盘前置、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共5例,不良分娩结局率为7.24%,B组共出现24例,不良分娩结局率为34.78%,两组不良分娩结局率相比,发现A组相对更低(P<0.05)。

表1 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差异(±s)

表1 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差异(±s)

?

表2 两组剖宫产分娩结局差异[n(%)]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长,使得再次剖宫产、三次剖宫产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多,而瘢痕子宫成为剖宫产的棘手问题。瘢痕子宫可对患者再次妊娠分娩造成严重影响,可增加早产、产后出血、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且产妇因多次手术操作,导致进腹困难,可增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风险,延长手术时间,导致术中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术后恢复[3]。近年关于阴道试产成功的报道逐渐增多,对未满足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患者而言,只能再次进行剖宫产,但不能证明其为更加安全合理的分娩方式。

瘢痕子宫再行剖宫产可增加手术难度,有时进腹需横断腹直肌,可能会出现误伤膀胱等现象,引发不良后果[4]。因此应严格掌控剖宫产的指征,尽量减少剖宫产率,使产妇尽可能经阴道自然生产,可减少瘢痕子宫出现,进而减少不良分娩结局。对再行剖宫产的的瘢痕子宫患者,手术可尽量选择下腹纵向切口,可减少出血及医源性损伤。为预防不良分娩结局,医师应加强初次剖宫产技术,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尽量减少瘢痕子宫[5-6]。术前做好相关准备,明确胎盘附着位置,将原有瘢痕的子宫切口两端剪开,可预防出现切口撕裂。对剖宫产技术薄弱的基层医院,若B超显示胎盘附着在瘢痕位置,在患者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转综合实力更强专业的医院,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7-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产妇手术时长明显更长,术中出血更多,出现胎盘前置、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等不良结局率明显更高。提示瘢痕子宫可对剖宫产造成严重影响,且随剖宫产次增多,出现不良结局风险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提升剖宫产技术,尽量减少瘢痕子宫,可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度,减少出血、早产等不良结局的风险,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前置胎盘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