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小学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2019-04-22许融融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小学策略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材基础内容之上发散训练,启发小学生语文思维是教师急需锻炼和提升的能力。教师在课上要带领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分析、大胆联想,一步一步地打开小学生语文思维的萌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思维  策略

引言

思维训练及思维培养一直是新课标所重点强调的内容和方向,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师对学生语文的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思维能力是小学生今后语文学习中最核心的环节,也是教师最需要下决心和精力去提升的部分。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特别是在一些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环节中,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要能充分调动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经验,浅述一些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本是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发散思维的材料。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散思维。比如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率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这句诗的表意和深意,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去理解诗的内涵,教师在最后应该加以总结。其实这首诗所表述的深意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较为相似,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会面对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语文思维能力训练。比如在教学《白鹭》时,教师可以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见过白鹭,白鹭有什么特点呢?”,而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讨。学生在接到此问题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白鹭进行热烈的探讨,包括白鹭的样子、习性等。当学生从讨论得比较热闹到突然一下子安静的时候,就可以再抛出一个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学习白鹭这节课到底是为了学习白鹭的什么呢?”。此时,各个小组的讨论将更加的热烈和热闹,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会激发出多种多样的答案。确实,不同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出发点和角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时,利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学生也会根据组内同学不同的答案去解读其中的意义,让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只局限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上,其实就是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提升学生判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

思维分析能力也是语文教学培养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借助分析对出现的东西进行判断,进而结合自身经验去解决问题。分析能力在语文课堂上的培养相对来说不是很容易,这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的分析思维时,要带领学生认识和找寻背后的原因。比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这首词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分析性问题“但悲不见九州同”指的是什么,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围绕这一个问题,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几个答案,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这句词正是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体现出陆游的满腔的愤慨和遗憾。学生通过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好地提升了自身的语文分析思维,在教学中锻炼了分析能力。其实,在分析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灵活变通,不一定给学生留下答案唯一的题型。教师要训练学生对多角度、多答案的问题的分析,设定开放性的问题和思路,这样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专注于课堂的语文学习。

三、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属于联想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方面发展都属于起步阶段。但是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呈现出思维活跃、好动、好奇心强的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条件基础。比如在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是课文的结尾,但是这个结尾明显有着无尽的遗憾和深意。教师应该抓住课文内在的含义,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爱国的短片,以及一些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教育短片,为学生在课上创造历史氛围。当学习完课文的最后一段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会是怎么样?”学生在課堂情境的感悟下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在培养了小学生爱国意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在一些语文课文中,也经常出现省略号。其实省略号的正是给学生创造性发散自身思维的很好机会,要锻炼学生进行大胆的联想,不要让思维停止不动。而且,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情境的创设也要因地制宜,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联想,进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结束语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立足课本,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让学生大胆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做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和方式,训练学生语文思维,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也是顺应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165.

[2] 张丽.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6, 31(31):174-175.

[3] 赵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 19(19):62-63.

作者简介:许融融(1994.03—)女,江苏省昆山人,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小学策略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