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语文课堂,促进情智共生

2019-04-22鞠振宏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激活实施路径语文课堂

鞠振宏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温馨课堂环境、创新多种课型设计、借力不同学科融合、拓展课外学习资源等实施路径,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平等、宽容、互动的学习氛围和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升华语文学习情感,收获课堂学习快乐,提升学习能力,促进智慧生长。

【关键词】 激活  语文课堂  情智共生  实施路径

一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于学生而言,就像一次收获快乐的旅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激情能得到点燃,精神能得到觉醒,智慧能得到生长。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仍有不少气氛沉闷、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教师一言堂、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何激活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情智共生,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营造温馨课堂环境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师生之间零距离、无隔阂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学生才能始终处于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才会非常专注,学习才会更加投入。自然,这样的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1. 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三个特质,即平等、宽容、互动,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温馨语文课堂的基石。平等,即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学生,应放下权威,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聆听他们的心声。课堂上要倡导民主,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宽容,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局限,允许学生说错犯错,给学生自由生长的空间;互动,即要体现教学相长,能和学生分享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体会,能参与到小组学习甚至角色扮演中。

2. 善于运用课堂激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应当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激励运用的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激励要创新方式,赞扬的掌声,翘起的大拇指,爱抚地摸摸头,都会触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激励要因学生而异,优秀的学生需要点赞其思维、表达等方面的精彩之处,后进的学生则更多的需要从非智力因素的层面肯定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及态度;激励要形成机制,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表彰,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会生气勃勃。

二、创新多种课型设计

在如今的一些语文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还尤为突出。这样使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客体,注定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生学习的动力。要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使得课堂上出现一幕幕学情高涨的场面,语文教师必须去除教学过程中的权威身份,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架构上下功夫,以新课程理念创新课型设计。

1. 构建活动型课堂

小学生年龄小,大多活泼好动,活动型课堂正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而设计的一类课型。这类课型有合作交流型、学习竞赛型、汇报展示型、探究质疑型、主题演讲型,等等。无论是何种学习水平、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种课型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有取长补短的机会,有增强自信的机会。再如主题演讲型课堂,教师可以依托文本内容设计演讲环节,确定好演讲的主题,通过组织“自主练习讲——小组尝试讲——班级表演讲”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收获学习快乐。

2. 构建情境型课堂

有效的情境设计能触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催生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情境型课堂有配乐朗诵型、角色扮演型、实验演示型、实地观察型,等等。拿角色扮演型课堂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和阅读教学二者融合,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聚精会神,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对文本产生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三、借力不同学科融合

持久、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会逐渐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文本相关内容的学习上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既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语文课堂也就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灵动有效的课堂。

四、拓展课外学习资源

课外学习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示了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资源紧密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唯有体现“文本内容+”思维的语文课堂,才能既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使课堂学习情趣盎然。

1. 拓展生活类资源

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竭的源泉,将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既能活跃学生思维,助力课内学习,又能激发课堂情趣。

2. 拓展影视类资源

鲁迅先生曾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确,电影、电视等影视资源感染力强,极易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的在学生学习的疑惑点、生活经历的空白点、智慧的生长点等处巧妙运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艺术奇葩,对于我们这里从未看过这种表演的学生来说,理解文中所描写的那些动作那些场面那些气势有些困难。为此,我在课始、课中有目的地插入播放了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加深了学生的体会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激活语文课堂的实施路径,致力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升华语文学习情感,收获课堂学习快乐,提升学習能力,促进智慧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乃强.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6(11):77-78.

猜你喜欢

激活实施路径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