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开花结果调查研究
2019-04-22杨群
杨群
摘 要 野生钩藤长钩而不开花结果,通过人工栽培的钩藤出现较多开花结果而不长钩的现象。基于此,对钩藤生长的外部环境和其内在生长规律进行针对性调查和研究,发现人工栽培钩藤出现开花结果现象与钩藤茎枝长出的时间有关,每年8月、9月长出的茎枝出现开花结果的概率最大。
关键词 钩藤;开花结果原因;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64
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别名水牛角藤、鹰爪风、双钩藤、金钩藤、钓钩藤和倒钩藤等,在我国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区)。其植物学特征为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主茎发达,长可达20 m,直径2.0~2.5 cm,
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茎上小枝对生,每节一对,呈圆柱形或四棱柱形,叶和钩对生长在小枝上;叶椭圆形,罕有卵形,长6~10 cm,宽3~6 cm,表面光亮,呈浅绿色或红棕色,嫩叶稍呈紫红色;钩为单钩或双钩,长在叶芽上,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稍宽阔,钩形状像水牛角,故称水牛角藤。在广西桂北,野生钩藤在叶腋芽处长钩而不开花结果,因为钩藤花序或钩是由枝条上同一腋芽生长出来的,二者只有其一,在正常情况下退化长成“钩”。
近几年钩藤的市场前景较好,产品价格较高(干产品70元/kg左右),加上钩藤种植管理较粗放,技术要求不高,劳动量少,人工栽植钩藤的面积越来越大。但人工栽植的钩藤出现较多开花结果而不长钩的现象,与野生钩藤长钩而不开花结果的情况不同。目前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无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产量和产值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据调查,2017—2018年在广西融水县大浪镇高培村采收的30多公顷钩藤中,由于开花结果造成产量减少10%左右,出现开花结果多的地块减产高达30%以上。为研究钩藤开花不长钩的原因,减少群众损失,弥补这方面的技术空白,对2018—2019年广西融水县大浪镇高培村超过66.7 hm2钩藤的外部生长环境和内在生长规律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以找出钩藤开花不长钩的原因。
1 调查研究内容
在高培村,野生钩藤的小枝条上长钩,而人工种植的钩藤却出现有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的现象。在同一村屯,地理位置、海拔、气候等方面没有差异,因此把这些因素排除。考虑同一地点不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点:1)品种;2)土地类型或土质,很多钩藤种植在旱田和旱地里,而野生钩藤生长在沟边、林间等无耕作的地方;3)种植或采收的时间,人工栽植随时都可以种植或采伐,导致钩藤重新生长或终止生长,而野生钩藤遵循四季的生长规律;4)施肥,人工栽植可能施用肥料,而野生钩藤是纯天然生长。
1.1 对品种进行调查
经调查,高培村近几年来种植的钩藤苗都是统一从邻近的三江县丹洲镇苗圃引进的,引进品种是用本地野生品种进行繁育,所以人工种植的品种与野生品种相同。可以排除因品种不同而造成的开花结果现象。
1.2 不同土地类型(土质)种植的钩藤开花情况调查
人工种植的钩藤主要种植在旱田(荒田)、旱地(熟地)和林下(生地),所以对这3种土地类型进行开花情况调查和分析。每个类型随机调查5块地,每块调查20个植株,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3—5日,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从土地类型看,旱田(荒田)种植的钩藤出现开花结果现象最多,占比9%,旱地(熟地)和林地(生地)均为2%。初步推论钩藤开花结果可能与水田(荒田)的土地类型有关系。
但同一种土地类型的不同地块,分别有出现和不出现开花现象的情况,旱田(荒田)、旱地(熟地)和林地(生地)分别有2块、3块、3块地没有出现开花现象,分别占比40%、60%和60%,开花与不开花的地块占比大约各占50%。可以排除土地类型导致钩藤开花结果的直接因素。
1.3 不同種植和采收时间的钩藤开花情况调查
人工种植的钩藤采收砍伐前为前季,采收砍伐后,由其茎基部萌芽生长出再生苗,成为下一个生产季(再生季),再生季生长时间是从前一季采收砍伐后开始。据调查,高培村近几年都是统一在4月中下旬采购钩藤苗木进行种植,所以在种植(移栽)时间上都是4月。而钩藤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不用年年新植,钩藤砍伐采收后,从茎基部再生长出来的视为新一季的钩藤,因此钩藤种植户在一年四季都有对钩藤进行采收。此次调查3个时间点,即4月种植、7月(前季)采收和12月(前季)采收,调查的地块土地类型是在第一个调查中出现开花现象较多的旱田(荒田)类型,每个时间点随机抽查5块地,每块地抽20个植株。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8—10日。结果如表2所示。
从种植和前季采收时间上看,7月采收前季出现的植株开花现象最多,达12%,4月种植的为2%,12月采收前季的为1%。从单个时间点的开花情况看,4月种植的有2块地各出现1株开花,12月采收前季的有1块地出现1株开花,而7月采收前季的每一块地都出现开花植株,且每块地的开花率都在10%以上。这说明7月采收前季与钩藤开花结果关系很大。
1.4 不同施肥情况钩藤开花情况调查
据调查了解,高培村种植的钩藤主要施用一般商品复合肥和尿素2种肥料。为了更有针对性对钩藤开花原因进行调查,调查依然选择出现开花率较高的旱田(荒田)这一土地类型,分复合肥45%(N、P、K含量均为15%)、尿素46%两个施肥类别进行调查。每个类别随机抽取5块地,每块地抽取20个植株,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12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施用复合肥、尿素的种植地块开花率分别为4%和3%,差别不大,由此可以推论钩藤的开花结果与施肥种类(成分)关系较小。
1.5 植株开花部位及其长出时间调查
钩藤为无限生长植物,主茎一边生长一边长出对生枝,对生枝一边生长一边长钩或开花,而茎、枝条、钩或花序等器官无论在什么季节,只要光、温、水等生长条件适合,都能继续生长。为了进一步探讨钩藤开花结果的内部根源,对高培村出现开花结果较多的钩藤地块和出现开花结果较多的钩藤植株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1.5.1 开花部位调查
抽3块出现开花结果现象较多的地块,每块地抽5株有开花结果现象的植株,调查其主茎不开花和开花的节数(把长出对生小枝的地方称为节),调查时间为2018年6月15—18日,调查对象及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出现开花现象的钩藤植株有一定规律,开花部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株都开花结果,如果按照上中下3部分来分,出现开花的部位在中部;如果按照节次来分,出现开花的在第3~10节。这说明开花这部分节枝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整个生长季长出来的节枝都开花。从木质化程度可以看出,上部不开花的木质化程度低,长得较嫩绿,说明当年春季以后至调查时才长出来,下部不开花和中部开花的木质化程度高,说明是上一年采收前季后长出来的。
此外,出现开花节数较多的地块,前季采收时间是2017年6月和7月,其他月没有出现。这与上面调查得出的结论“7月采收前季(再生)的钩藤出现开花现象最多”一致,进一步说明钩藤的开花结果与种植(移栽)或前季采收的时间有很大关系,6—7月种植或采收前季的钩藤出现开花的现象多。
1.5.2 植株开花部位具体长出时间调查
为了进一步研究开花钩藤节枝的长出时间,再次针对前季采收时间为6月、7月的钩藤的茎枝长出时间进行调查。选择出现开花现象较多的旱田(荒田)土地类型,前季采收时间为6月、7月的钩藤地,每块地随机选择5株钩藤植株,对其茎枝的生长时间规律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2018年11月20日。期间每20~21 d(逢10)观察1次,共观察12次。调查数据如表5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钩藤开花部位节枝的长出时间是在7月26日—9月30日,也就是说钩藤开花部位节枝的生长时间主要是8月和9月。2019年6—11月再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开花部位生长出来的时间主要也是8月和9月。
2 结论
1)通过对不同时间种植和不同时间采收前季的钩藤进行调查,得出钩藤开花与前季采收时间有关。
2)通过对植株开花部位的调查,发现钩藤开花的部位是植株的一部分,而不是整株。因钩藤植株无限生长,主茎和枝节一边生长一边长钩或分化为花序(长钩和花序在同一部位,二者只有其一),所以得出开花部位是在一定的时间段生长出来的,而開花部位的生长时间不是种植和前季采收的时间,因此钩藤开花的原因实际上与主茎和枝节生长的时间关系更密切。
3)通过对植株开花部位的具体生长时间进行调查,发现钩藤8月和9月生长出来的主茎和枝节开花概率大。
3 讨论
钩藤在自然生长过程中,遵循着春季开始生长,夏季旺长,秋季物质转化、老化成熟,冬季枯萎的生长规律,正常情况下,钩藤茎枝进入8月以后就很少生长,所以就很少出现开花结果的现象;而在人工种植的情况下,人为因素(移植、采收、施肥、灌溉等)破坏和改变了生长条件,中止或诱导钩藤生长,致使生长规律被打乱,8月和9月仍继续生长,所以出现了大量开花结果现象。另外调查中发现,旱田(荒田)种植的钩藤与旱地、林地(林下)相比,开花结果现象更多,这是因为旱田(荒田)原来都是保水田,相对于旱地、坡地、林地,除肥力较高外,保水性也较强,灌溉条件又能够满足,到了8月以后,还能够保持较高的养分和水分,诱导钩藤继续生长,所以出现开花的现象较多。这与6月、7月种植或采收(前季)以及8月、9月生长的茎枝出现开花多的结论一致。综合上述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钩藤开花结果现象直接与钩藤茎枝(梢)生长的时间(季节)有关,即8月、9月(秋季)生长出来的主茎和枝节开花概率大。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