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利情报的贵州钩藤产业发展分析

2019-09-19陈宁宋雪代玉洁陈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钩藤申请专利专利申请

陈宁 宋雪 代玉洁 陈琳

[摘要]钩藤是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中药材产业。采用专利情报方法、省级区域性与全国性比较的横向对比方法,对贵州省钩藤产业申请专利的申请类型、年度趋势、区域对比、申请人类型、技术领域以及专利申请主要机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产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在把握钩藤产业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上提供借鉴。

[关键词]钩藤;专利;情报;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6.2;S567[文献标识码]B

钩藤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始载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清代《本草丛新》对钩藤性质及效用记载为“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效;入肝经,以凉血祛风,治昏止眩,主肝风相火之病,风静火熄,则诸症白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为钩藤片、正天丸、天麻钩藤颗粒、脉君安等多个著名中药品种的主要原料药和中药配方的常用药。2018年,贵州省钩藤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为0.66万hm2,4465t,6360万元,特别是黔东南州剑河县,钩藤面积达到0.57万hm2,钩藤已成为贵州部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目前国内对钩藤产业专利情报分析的文献较少,仅见高晓宇等人从中国钩藤产业专利时间、地区、技术类别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省钩藤产业专利申请现状及未来专利研究方向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对1989~2018年贵州省和全国钩藤专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解钩藤当前及未来的专利发展趋势,为钩藤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情报学基础和依据。

1 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统计自1989~2018年,检索“题名”或“关键词”中含“钩藤、钩丁、鹰爪风”的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专利。剔除少量重复专利和不相关专利,共检索出国内钩藤申请专利4662件。

1.2 研究方法

运用专利情报方法对全国及贵州钩藤申请专利的申请类型、年度趋势、区域对比、申请人类型、技术领域以及专利申请主要机构进行分析。

1.3 数据分析

用 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利申请类型

通过“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对全国和贵州钩藤专利申请量进行检索,从表1可以看出,1989~2018年,全国和贵州钩藤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662件和148件,其中,发明专利分别占专利总数的99.5%和98.6%。由此可见,钩藤产业领域专利申请大多为发明专利。贵州省钩藤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量的3.2%,相对于山东省钩藤专利(1300件)占全国专利申请量的27.9%,贵州在钩藤领域专利申请方面相对较弱。

2.2 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

中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建立专利制度。钩藤专利申请在全国最早是1990年,主要是一种含钩藤的塑性健身泥的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在贵州省内,首例钩藤专利申请始于1995年,晚全国首例钩藤专利申请5年,该专利主要是一种含钩藤的清脑降压液的发明。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国和贵州钩藤专利申请年度趋势相近,但贵州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明显晚于全国。从全国钩藤专利申请来看,在2002年之前,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增速非常缓慢,2002~2009年,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开始缓慢增长,在2010年之后,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重,钩藤领域申请专利开始快速增长,在2015年达到高峰,当年专利申请突破了800件,2015~2018年,随着国家各项药品制度改革,钩藤领域专利申请又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贵州钩藤专利申请来看,在2008年之前,贵州钩藤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增速也非常缓慢,2008~2013年,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开始缓慢增长,2013~2018年,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大力度扶持和“劍河钩藤”国家地标的申请成功,贵州在钩藤领域专利申请量不断加大,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全国和贵州钩藤专利申请年度趋势来看,虽然贵州省起步较晚,但是在发展钩藤产业方面,和全国相比,具有一定的后劲优势。

2.3 专利申请区域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1989~2018年全国钩藤专利申请分布广泛,包括山东、安徽、广西、吉林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山东省在钩藤领域申请专利量达1300件,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其次是安徽、广西、江苏,分别居于第二、第三、第四;另外,河南、广州、四川在该领域专利申请也超过了200件。综合来看,贵州省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居于全国中上游,排名第10位。可以看出,钩藤专利申请量的多少并不是由钩藤产地和是否经济发达决定的,主要和当地钩藤的发展规模、当地居民的用药习惯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近年来,钩藤产业在贵州发展较好,但钩藤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仅排第10位,这和贵州省在发展钩藤产业时大多以初级加工品有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较少有关。所以,贵州省在钩藤产业领域仍需加大研究,开发核心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4 专利申请人类型

从表3可见,全国钩藤专利申请量共计4662件,贵州为148件。其中,全国钩藤专利申请以个人申请比例最高,为2952件,占比63.3%;钩藤产业相关企业和合作社专利申请量为1279件,占比为27.4%;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钩藤专利申请比例最低,为9.2%。贵州省钩藤专利申请则是钩藤企业和合作社占比最高,达83件,占比56.1%;个人申请钩藤专利量次之,占比33.1%;最后则是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钩藤申请专利量最少,占比10.8%。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主要是个人申请钩藤专利的较多,而贵州则是企业和钩藤合作社等基层单位申请钩藤专利较多。表明,贵州在钩藤领域专利申请更注重推广应用。

2.5 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

钩藤专利申请技术领域与钩藤药用特点有关。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4662件钩藤申请专利中,钩藤药品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主要应用于开发治疗疼痛、心血管疾病、三叉神经类疾病、骨骼類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的药物,达3740件,占全部申请专利的80.2%;其次是钩藤相关制品领域,包括钩藤药酒、茶、食材、保健品、日用品、饮料、饲料等多个领域,专利申请量达789件,占比16.9%。可以看出,全国钩藤领域申请专利主要集中在钩藤药品和钩藤相关制品等产业链精深加工领域,这与高晓宇等人研究一致。

贵州省钩藤申请专利量最多的也是钩藤药品领域,这和全国钩藤专利申请趋势一致,但比全国专利申请量占比低19.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贵州在钩藤产业链精深加工领域,较全国发展较慢。在钩藤资源及种植领域,贵州专利申请量占比高全国10.7个百分点;在钩藤药材、饮片及提取物领域,贵州专利申请量占比比全国略高;在钩藤专用加工设备领域,贵州专利申请量占比高全国8.2个百分点;在钩藤相关制品领域,贵州专利申请量占比和全国持平。表明,贵州在钩藤资源及种植领域发展较好,明显优于全国其他省份,这也和近年来贵州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大力发展钩藤种植基地有关;贵州在钩藤专用加工设备领域发展较快,但主要是在钩藤种植、切割、烘干、提取等初级加工领域发展,精深加工领域装置较少。

2.6 专利申请机构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全国钩藤专利申请top20的申请机构中,四川6家,山东5家,天津3家,北京2家,广东、湖南、广西、江苏各1家。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开发有凉茶饮料系列和胃肠系统中西药。其专利申请主要是以钩藤为其配方的胶囊、颗粒剂、片剂和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等,说明该公司在开发凉茶饮料的同时,同时专注开发关于胃肠疾病的系列药物。长沙瑞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天然植物饲料、各类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与咨询服务。其专利申请主要围绕生猪流行腹泻、猪癫痫的饲料及组合物的开发等,说明该公司主要专注于治疗生猪疾病的特殊性饲料的开发。

贵州在钩藤领域专利申请没有进入top20的研发单位。从表6可以看出,贵州省内在钩藤药品领域申请专利相对较多,主要是用于降压和除湿领域,但是开发钩藤药品领域的企业大多是一些民营小型药企,科研投入能力较弱,虽然有专利,但是开发应用推广能力较弱,这也和贵州目前医药企业发展现状一致。其次是在钩藤相关制品方面,相比较全国也不占优势。最后是贵州钩藤专利申请相对有优势的领域,钩藤资源和种植领域和钩藤专用加工设备及工艺,也因为专利申请机构太过分散或核心竞争力不强,优势不明显。

3 小结

该研究采用省级区域性与全国性比较的横向对比方法,对贵州钩藤产业专利与全国钩藤专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贵州省在发展钩藤产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为贵州进一步发展钩藤产业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

3.1 贵州省钩藤专利申请取得的成效

3.1.1 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贵州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近年来全国钩藤专利申请呈现疲势的情况,贵州钩藤专利申请后劲十足。

3.1.2 钩藤资源及种植领域专利申请在全国占据一定的优势,其专利申请占比高全国10.7个百分点。

3.1.3 专利申请人结构更具优势。贵州省企业和合作社等基层生产机构申请专利占比达56.1%,比全国高28.9个百分点,更利于专利应用于钩藤产业开发。

3.2 贵州省钩藤专利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专利申请总量相对低。贵州钩藤专利申请量仅占全国钩藤专利申请量的3.2%,与其他省份仍有较大差距。

3.2.2 专利保护意识仍然有待加强,仍有较多的机构和个人不愿申请专利保护。

3.2.3 核心专利较少,多数药品领域钩藤申请专利中钩藤仅占其中很小的配比,不利于产业规模的增大增强。

3.2.4 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钩藤专利申请缺乏积极性。在全省钩藤专利申请中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仅16件,占比10.8%。

3.3 进一步提升贵州钩藤专利申请的对策建议

3.3.1 提高专利保护意识。专利保护机构应定期对省内医药企业开展专利法、专利知识辅导、培训讲座等,加强企业专利保护意识;同时应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提升民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3.3.2 加强医药企业和高效、科研院校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开发能力强,应充分发挥其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开发出更多企业需求的科技含量高的核心专利,形成新型的产研模式。

3.3.3 对引进钩藤核心专利的企业实施经费补助。贵州省内钩藤企业、合作社大部分生产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短时间内开发出核心专利也不现实。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外部核心专利,对引进的钩藤优势专利技术项目、能够提升我省核心竞争力的给予经费补助。

[参考文献]

[1] 余再柏,舒光明,秦松云.国产钩藤类中药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4):198-20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高晓宇,丁茹,易平.中国钩藤相关发明专利的信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178-183.

[4] 龙运森,冯仕楷,李伟.剑河县钩藤种植及市场价值分析[J].南方农业,2016(12):17-19.

[5] 陈宁,宋雪,陈琳.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6(1):54-58.

[6] 任小巧,倪健,杜守颖.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4.

猜你喜欢

钩藤申请专利专利申请
清热平肝话钩藤
Joseph F. Engelberger
中国去年国际专利申请量5.899万件,居世界第一
以离子液体为流动相添加剂的HPLC法分离并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便携式热解炉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剑河钩藤”上市
钩藤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