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与钩藤
2020-12-23李松梅
李松梅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的入药历史悠久,被称为“治风圣药”。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不仅可以定惊、祛风湿,还具有良好的益气、养肝、止晕、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天麻的养生史可追溯到很久之前,传说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每日清晨调服一盅赤箭粉(天麻粉),作为滋补上品。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条,其变态枝呈钩状,成对或单生于叶腋,向下弯曲,故称为“钩藤”。每年春、秋季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即可入药。
钩藤可以清热平肝、熄风定惊,可治疗厥阴抽搐、小儿急惊、小儿夜啼、妇女子痫等各种抽搐疾痛。《本草述》中说:“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以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熄风止痛:钩藤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经之热而熄风定惊止搐。正如《本草纲目》中说:“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予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
清热平肝: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药性赋》有记载:“钩藤甘寒专解痉,功在清热熄肝风。”《本草纲目》曰:“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所以临床常治疗肝经有热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风热头痛、高血压、疹出不畅等证。
透疹:钩藤质轻味薄,轻能透发,寒能解热,故有透疹之功。小儿麻疹、水痘、风疹疾病,疹出不畅,均可选用。钩藤与菊花两药均能平肝和疏泄风热之邪,对于肝经风火上炎之头痛目眩及风热外感头痛目赤证,常相伍为用。但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
钩藤不宜久煎,因钩藤煮沸20分钟后,其降压成分即被破坏。钩藤性凉,不适宜用于血虚风动引起的眩晕。有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全或月经不调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钩藤每日用药剂量一般不宜超过12克。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刻停药,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9克,川牛膝、钩藤各12克,石决明18克,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
一般用法:水煎,分2~3次服。
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症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風上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