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破译小说主题

2019-04-22吴庆华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主题小说高中语文

吴庆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语文小说阅读在考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有小说这部分的精选篇目,小说阅读在高考中占据25分的分值,可以看出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学习部分。而小说的主题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都是为了突显小说的主题,反映作者所寄予的情感。本文就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形象描写和环境描写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小说  主题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引言:

主题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破译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的一个首要前提。从高考对语文小说阅读考查的三个要点可以看出小说的三要素在破译小说主题中起着多重要的作用。这三个考查要点分别是:一是理解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也是文本类小说阅读题中的重难点,学生需要掌握整篇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通过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了解小说的各个阶段;二是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掌握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三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些题目的考查都需要学生把握小说的中心思想,跟着主线阅读并理解文章。有些小说的主题比较深奥隐晦,学生很难掌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小说阅读课堂中重点教授学生如何破译小说的主题,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重点掌握,让学生通过对主题的了解读懂小说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小说的情节

一篇完整的小说一定有一个清晰的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高潮,是决定小说矛盾点的关键部分,这个部分体现人物的思想以及性格特点,引出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激发点。激发矛盾可以突显出小说的主题,结局则告知读者矛盾得到解决的这样一个主要信息,此时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主题思想也渐渐明朗。这些就是情节发展的结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在序幕后直接描写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中寂然死去的结局,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林嫂刚刚来到鲁镇与鲁四老爷发生冲突是情节的开端;祥林嫂被迫改嫁,做出了反抗式情节的发展;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最后还是被鲁四老爷赶出鲁镇是情节的高潮,这个情节突出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冷酷之情,以及“我”对祥林嫂的关怀和对社会不满的性格特点以及思想感情。在高潮情节中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强烈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因此,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把握高潮部分的情节分析,对高潮引起的主要矛盾作为破译小说的一个着手点,这样就可以很快地破译小说的主题。

二、人物的形象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其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主人公在小说中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形象还可以体现出作者想表现出的主题思想,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背后人物性格特点的形成。所以,在小说阅读中要注意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文中主人公翠翠是渡船老人的外孙女,她善良热情、纯真可爱。但因为外公不懂她的心事而幻想出逃,又怕出逃时外公找不到她而懊恼。作者在刻画翠翠这样清澈透明的主人公性格时,反映作者對优美人性的向往以及对人身化身的极致追求。外公是一位慈爱的长者,他希望外孙女可以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但翠翠的感情却一直不顺,外公因忧郁沉闷而去世。外公这一人物形象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歌颂这样的传统美德,也为在此背景下善良热情的翠翠没有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而惋惜。

三、环境描写突出的各种氛围和背景

环境描写主要刻画小说的背景,以及对人物活动和事情发生背景的描写。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社会环境的描写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背景,交代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人物以及渲染氛围等,而有些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林冲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在这个充满复仇的行为中,发生在风雪交加的天气符合情理。但是如果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就显得很不和谐。林冲沽酒回来,“那两件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里通过人的动作和感觉衬托风雪,进一步写雪势之大。另外,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该小说中非常突出,比如文中几次描写风、雪的情况都是为了给后面的情节做铺垫。这样的暴风雪天气,为下文复仇杀人故事相呼应,如果不是这样猛烈的风和雪,后面的故事情节也许就不是如此发展。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雪大、天气寒冷,所以林冲才会出去沽酒。因为风雪大,草屋被风雪压倒,林冲才会到山神庙避雪。也是为了避风,陆虞侯一伙才会来到山神庙等,这些都是因为暴风雪,最终推动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明确小说的主题反映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是破译小说主题的一个出发点,让学生在故事情节所突出的人物性格特点中感受小说的整体感情,知道小说所反映的是哪个方面的主题,接着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学习后得出小说的主题。在学生对小说主题的三要素进行学习并熟练掌握后,破译小说主题的技能得到更高的提升,在做理解小说主题的题目时也更加得心应手。因此,破译小说主题就离不开对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三个部分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乃灯.如何破译小说主题——以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 2018(76).

[2] 粟顺阳.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设定课例研究——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8).

猜你喜欢

主题小说高中语文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倾斜(小说)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文学小说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