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地理反思性高效课堂探究

2019-04-22邓毅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反思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地理反思性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教师在学习环节教授反思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反思探索,在总结环节进行反思回顾,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

【关键词】反思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151-02

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进行学习评价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对学习思考过程当中的主观行为判断。反思是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如果在学习之后没有进行反思,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浮于浅层面。许多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而对反思能力的培养不加重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模式,鼓励学生不断地反思,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解决思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更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反思性高效課堂的构建。

一、学习环节教授反思方法

反思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回顾的过程,反思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进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对知识进行重新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在当前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成了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责任,反思能力成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在现代教育当中需要重视的就是反思环节。

许多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中往往不加思考,只为了快速地完成作业。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进行主动思考,对于答案“是什么”比较关心,而并不主动思考“为什么”的问题,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无法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地理问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主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反思,主动思考问题。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复习时填写学习梳理单,其内容主要有:1.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有没有提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及时做好笔记?有没有真正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3.课后有没有及时复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加深理解,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材《冬季南北温差大》这一课中,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行预习,去网上搜集有关冬季南北方风俗差异的材料,再结合课本进行整理。其次,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课本中的关键点联系南北方的实际差异,反思自己家乡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最后,通过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样通过填写梳理单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实践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所掌握的内容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包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知识的应用程度等。同时,还要想一想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原有知识有怎样的联系,反思自己是否在认知上存在一些欠缺,如果存在一些问题,又应当怎样去及时弥补?还需要考虑新知识是否与自己以往所构建的旧知识观点有所矛盾,新知识对自己以往的知识体系是补充,还是颠覆?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将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新学习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使地理学习产生应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认识美国在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以往的认知中,他们通常都知道美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但有关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还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可见,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反思,能够全面了解课本知识,不断进行总结。

三、实践活动反思探索

高效课堂的外在表现不在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课堂纪律是否良好,而是学生的反应如何。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知半解,不能充分了解课本内容的反应,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到实践当中探索地理知识。学生的具象思维还不成熟,虽然有着较强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但对于地理逻辑空间的想象力还有待提高。地理教师可以绘制一些地理作品,像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的线性表达,黄赤夹角与本初子午线的具体内容,大山两边的降水量不同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丰富的想象,比教师口头讲述的效果要好很多。地图作为初中地理课堂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地图学习自己的家乡在中国地图中的具体位置,中国在世界地图的位置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划分,地球上哪里有著名的山川湖泊,万里长城、金字塔分别所在的国家等。例如,在学习省级行政区的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不能进行有效记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笔者引导学生利用顺口溜的方式进行记忆,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更多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提高。因此,构建初中地理反思性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反思实践的引导。

四、总结环节反思回顾

总结反思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段,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整理,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之后不断地反思,促进自主反思习惯的形成。学生在做作业时难免会出现马虎的现象,对此,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予以改正,进行反思性的复查和总结。有些学生经常出现重复错误,而通过教师对学生以往作业的对比和分析,发现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含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准备一个地理错题本,把自己每次出错的题目抄录在上面。例如可以把一道选择题的格式抄录在错题本上,在写完题目之后直接用红笔填写正确答案,再将同种类型的题目记录在一起。这种方法试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渐渐学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易错题目,分析出错原因、题目解析、正确方法等。这样的错题登记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明确每一种类型地理题目的真正考点,而且有助于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比如与整理有关的知识点,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这一类选择题出现时,一名学生对原因分析如下:“我当时有点粗心,只想到了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一个原因,而没有深入地去想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东南信风变成西南风这个原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道题我做错了。”采用摘录错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思性复查和总结,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促进其反思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思维能力,在讲解地理内容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利用科学的方式教授反思方法,引导学生自身反思实践,培养反思能力,打造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志军.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城市地理,2017(1x)

[2]刘华利.在反思中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广西教育,2017(37)

[3]祁肿云.如何打造初中地理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2016(6)

注: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C002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邓毅(1971— ),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反思高效课堂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