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古诗文解读支点
2019-04-22王秋生
【摘要】本文论述找准古诗文解读支点的方法:把握关键字句,体味“语言魅力”;把握人物言行,感受“人格魅力”;把握细微之处,体会“推敲之美”;把握托物载体,品味“含蓄之美”。
【关键词】古诗文 解读支点 关键字句 人物言行 细微之处 托物载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87-02
古诗词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中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挖掘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美诗佳文”,透过这些诗文探知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找“支点”是个巧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而又精准地理解、领会。
一、把握关键字句,体味“语言魅力”
中学文言文教学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逐字逐句地解释,这使学生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忙于解释字词,必然忽视品味精美文句的引导,导致学生体会不到文句之美、文意之美。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文章解读的“节点”,引领学生踏上美的历程。
(一)抓文章的骨架:关键句、重点句
文言文的关键句是能体现行文思路、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文言文的骨架,学生抓住关键句,能较快地把握文章。
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前,学生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含义,知道人死得要有意义,但学习此文,理解不能仅止于此,还应该知道这个“有意义”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写《史记》。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并理解这个句子:“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很明显,司马迁把“名摩灭”的富贵者与称闻天下的“倜傥之人”进行了对比,“称”即重于泰山、扬名立万,他要做一个“非常之人”:不大富大贵,但是个卓越不凡的人。怎么才是不凡?“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的“私心”,就是写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样一来,“重于泰山”的内涵就丰富了,作者的伟岸形象就突立于眼前了:他承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生命记载伟大的历史,为我们树立了什么才是卓越非凡的精神标杆。
同样,《陈情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不仅让我们通过李密的文笔知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还欣赏到了高水准的说话艺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让我们跳出《兰亭集序》的书法藩篱,感受了魏晋名士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涵养;王安石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透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为政理想的意志与执着。
(二)抓重点句的眼睛:重点字、重点词
学文言文抓重要句子是方向,而精准分析并理解重点字词则成为关键,为解锁之钥。比如苏轼《留侯论》首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中的“过人”一词即为句子之眼:何为“过人”?就是卓然不群。全文依此展開,论证了忍小忿这一“过人之节”能够让人成大谋。再如苏洵《六国论》首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赂”字就是句眼。而“助己”应是“赂”的目的,文章抓住“赂”字,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赂”非但无助,反而后患无穷。再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首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德义”是重点,呼应后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是劝谏太宗心中有德,君臣同心同德。
二、把握人物言行,感受“人格魅力”
古代文学作品里各色人物千载如生,如能抓住关键品形象,我们定能“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一)言为心声:抓住个性化的语言
楚汉相争中如何理解刘项二人的成败?一般从他们初见秦始皇时说的话语(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分析,认为项羽失之于粗鲁又狂妄。其实,正如清人王鸣盛所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羡”,刘邦流露的是对权力的仰慕和善于掩饰的城府,而项羽则在极其自负中透出直率性格。教师让学生了解二人的“前世今生”后,再引导学生看《鸿门宴》里对于曹无伤的不同态度,就能理解刘项二人不同的出身和自身能力的大小。
(二)心灵窗户:抓住传神的神情动作
《史记》写“淮阴侯受胯下之辱”:“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面对一个好欺人的屠夫和一帮看热闹的市人,韩信只能屈服,然而,他的“孰视之”表露了他的真实心境。借此可知韩信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真豪杰,知道“其志甚远也”。
三、把握细微之处,体会“推敲之美”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心底情愫的流露。教师要想打开古诗词之门,引导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可以从细微处着手,进而向诗词精微处进发。
(一)借变换词序之字,奏出诗句的韵律美
格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将《山居秋暝》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也是对仗的,王维为何没有这样写?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的诵读,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了。
(二)借同位不同用字,读出事物的形象之美
传说苏小妹要苏轼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做诗眼。苏东坡吟出的“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被评为“下品”,换成的“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仍被批,最后好友一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被奉为上品。如果仅从对仗和平仄角度看,这些动词皆无不可,但是“扶”字将轻风与细柳拟人化了,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失”字将月光拟人化后又写出了月光中梅花的朦胧美。
再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这里的“寒”“老”“破”三字将形容词活用,“失”“迷”二字活用了动词,使得意象充满灵动,丰富了所绘事物的内涵,将诗人特殊的情感寄寓其中,起到了含蓄隽永的效果。
四、把握托物载体,品味“含蓄之美”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时还要注意其中的言志载体——“意象”。《文心雕龙》说:“神以象通,物以貌求。”诗词里的意境是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结合体,欣赏诗歌、品味意境,就必须抓住意象,感知意象。
(一)咏物寄托两相宜——蕴藏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
“月是故乡明”“不可居无竹”“终日子规啼”,为何月亮、竹子和杜鹃会在华夏民族的心中成为怀乡团圆、风雅高节和凄凉哀伤的象征?因为它们身上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吟咏它们,借用这些特殊意象寄寓特殊的情感。正是有了这个积淀,诗人才有望月怀远、仰望修竹、子规啼月的特殊感受。
(二)一草一木总关情——隐闪人生精神追求的珍珠
有些诗歌不一定咏物,但是如果仔细寻找,会有意外的惊喜。王维的《山居秋暝》作为一首山水田园诗,它不重在吟咏某一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把握古人“乐山乐水”的仁者、智者形象。但如果仔细分析诗人笔下的自然美景,就会发现他所选取的都是古代文人的精神伙伴——青松、明月、清泉、翠竹、青莲。原来,诗人看似不经意地写了这些山居之景,其实也借此美物表现了自己高尚的人格追求、心中的理想之美。
古人说:“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认真引导学生依据古诗文的特点,抓住关键节点,细细品味,领悟其深意,就能够引领学生体会“以小见大,以近喻远”的巧妙,深刻领会古诗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旨趣。
作者简介:王秋生(1967— ),江苏苏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