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

2019-04-22罗理梅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家庭教育班主任

【摘要】本文指出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班主任应在家庭教育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通过与家长在线上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将家长请到学校展开会谈、不定期家访等途径,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理念,创设优良的家庭教育氛围。

【关键词】班主任 小学生 家庭教育 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59-02

家庭教育不但关乎小学生性格品行的塑造,也关乎小学生思维意识、综合素养、整体能力的发展。家庭教育主要是指来自学生家长一方的教育,但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也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成效,加上当下的小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普遍存在不足,所以,无论是作为家庭教育实施者的家长,还是家庭教育协助者的教师,都需要用更多精力不断优化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班主任应发挥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引导小学生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理念,创设优良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摇篮,除去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便是家庭,家庭教育不但是目前人类所能接受的最为起点的教育,也是学生走进校门正式接受素质教育前最为关键的基础夯实期,家庭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长效且深刻的,对于人的一生起到不可忽视的铺垫和指引作用[1]。家庭教育过程中部分家长存在的经验不足或者教育方法不恰当等现象,都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隔代教养现象日愈普遍

现今社会,隔代教养愈发常见,很多80后、90后的家长日常工作繁重,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日常教养,孩子的日常教养会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负责。伴随生活品质的提高,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也得到改善,老人退休后也更愿意照顾孙子、孙女,然而因为思想理念的差异,兩代人容易在下一代的教养方式上出现冲突,老人出于慈爱心理,在孩子的日常教养上更为宽容,容易出现溺爱行为。

(二)教育方式的不民主性

小学生年纪小,身体、思想尚未发展成熟,家长总是以此为由,顺理成章地以主导者的身份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一般来说,家长多少会知晓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儿童的性格特征、儿童发育的过程等,然而因为受固化教养理念的束缚,日常生活中,家长很少给予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做主的空间,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一旦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家长的意见相背离,家长也会独断专行,往往以成年人的思维准则来评判并限制孩子的言行举止,双方缺少平等沟通的空间[2]。也有不少家长尤为热衷于将自家孩子与某些方面更优秀的孩子对比,稍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便大加指责,不允许孩子有任何质疑,只强调满足孩子外在物质层面的诉求,却无视内在情感层面的诉求。

二、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内容

小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成形,模仿心理强烈,其行为表现也从侧面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缩影。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核心,保证学生在校接受常规教育时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鉴于当前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显露出种种问题,班主任需承担起家庭教育辅助者的责任,适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给家长正确的建议。

(一)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理念

家长本身家庭教育观念的科学与否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不科学的教育观念主导下的家庭教育于小学生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家庭教育的成效与教育观念息息相关,而班主任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便在于帮助家长及时树立科学、准确的育人观念。班主任应多给家长灌输科学、进步的当代教育理念,使家长从内心深处形成对家庭教育的辩证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科学的家庭观、儿童观和教养观,并将这些科学观念作为教养子女的依据和准则,不断强化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

(二)引导家长创设优良的家庭氛围

近年来,伴随离婚率的逐年增长,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这对于健康家庭环境的营造而言无疑是强大的阻力,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良好品格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保家庭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首先,班主任需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求知气氛,平时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家里多存放优质图书,并带领孩子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书。其次,班主任需给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心,着重引导家长创设积极向上的家庭气氛。孩子心理抗压水平有限,家长不能把一些消极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要让孩子感受到乐观进取的正能量,家人之间也需维系融洽的关系,少一些吵闹,多一些理解和关爱,为孩子创设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

三、发挥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方面指导作用的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科学与否是关乎育人成效高低的直接要素,科学、高效的引导方法能使学生接受更具针对性、更为人性化的家庭教育,而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则无益于学生成长。

(一)根据学生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在线上沟通交流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除了家庭,孩子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因此,班主任有义务和责任了解和关爱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孩子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多班主任会认为一点小事情自行解决即可,不必告知家长。实则不然,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漏洞,班主任应该及时联系家长,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以及平时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家长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帮助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班主任身处信息化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需与时俱进,借助现代信息设备实现教育信息的实时交互,使参与家庭教育的决策方式更为多元、直接,指导作用也不断强化。班主任可以开设班级家长微信群、QQ群,让全体家长参与其中,为家庭教育创设一个全面、轻松的经验交流空间,教师、家长可以随时就育人理念和策略加以讨论,在讨论中反躬自身,寻找缺陷,汲取长处,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各种交流软件定期与家长共享一些有关科学教育孩子方面的文章,帮助家长不断优化家庭教育。

(二)定期召集家长来校会谈,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负责人,班主任可以不定期地召集家长,召开家长会,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家长一同讨论分析,向家长推荐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溺爱是不科学、不正常的爱意表达,有些家长由于太过溺爱孩子,平时尤为迁就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的要求来者不拒,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小学生骄纵、蛮横、自私,没有自立观念和感恩意识……班主任需要帮助家长拟定正确的管理方案,及时制止这些无益于学生成长的引导方式,纠正家长的偏见,在平时有意识地给家长传输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使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思维,采取高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班主任召集家长来校会谈,向各位家长说明近段时间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孩子情绪上的波动和举止上的异常都可以及时传达给家长,家长也能利用这个机会向班主任请教,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扰。

(三)不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家长的教育方法并及时纠正

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没有充分的耐性和毅力,觉得教导孩子就要一板一眼、义正辞严,关键时刻甚至可以采取武力手段。身处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小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情绪,有事不敢与家长交流,导致学生性格愈发胆怯、畏缩,也会在无形中向他们传输“武力手段是合理的,武力能协调所有争端”的错误认知,这给价值观尚不完备的孩子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不可预估的。

由于家长和班主任的时间问题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不便,再加上有些班主任自身的惰性,家訪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小学教育需要变革以往固化的育人模式,强化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交互,让家长可以更细致、全面地获悉学生在学校、班级里的状态和表现,了解当前学校的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模式,与班主任搭建起畅通高效的交互桥梁,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肯定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难题,班主任需适时给予科学引导,肩负起引路人的责任。班里学生不可能全部顾及得到,班主任可以选择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提前联系这些学生家长,约定时间进行家访,对于家长不恰当的管理方法,班主任应及时制止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班主任和家长都应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生活、成长的关键影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发挥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创新引导方法,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引导家长创设融洽、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梅花.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2]靳莹莹.对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

[3]彭波霞.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指导家庭教育[J].小学教育,2016(7)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C类自筹经费一般课题“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小学德育互动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以玉州区迴龙小学为例”(课题编号:2017C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理梅,女,玉林市玉州区迴龙小学教导副主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管理、班级管理。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家庭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班主任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