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301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9-04-22于东海
于东海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中心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422)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以软骨破坏为特征的,由机械性、代谢性以及炎症和免疫等因素所造成的关节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膝骨关节炎成为10%头疼的医疗问题,也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关节疾病[1]。在超过60岁的患者中,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50%,而如果年龄超过75岁,发病率则会上升到80%,另外,膝骨关节炎的致残率高达53%,俨然已经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女性,尤其是肥胖的女性。在临床表现上,膝骨关节炎患者主要的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传统中医根据不同症状将膝骨关节炎分为不同类型,包括阳虚寒凝、瘀血阻滞以及肾虚髓亏等。临床中最为多见的便是阳虚寒凝型患者,基于此,该文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为研究时段,重点分析探讨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该院治疗的30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201例,最小年龄55岁,最大年龄80岁,均符合阳虚寒凝型辨证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1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102例,年龄为55~79岁,平均年龄为(67.4±2.8)岁,病程 3~62 个月,平均病程(17.8±5.2)个月。观察组中,男51例,女99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7.8±3.1)岁,病程 3~63 个月,平均病程(18.2±4.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穴位选取太冲穴、血海穴、阳陵泉、曲池穴、阿是穴、合谷穴,采取提插捻转法进行治疗,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集合火针治疗:将0.8 mm的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使用75%酒精对患者的膝关节处进行消毒,之后将火针快速垂直刺入患处0.2 cm,等待2 s后拔出,注意每次点刺间距约0.5 cm,并由膝关节边缘往中心点刺,如患者膝关节有明显增厚处可进行较密集的点刺,点刺次数按照患者膝关节大小而定,点刺过程中注意出血和渗液情况。每7 d进行一次火针治疗,连续治疗4次[2]。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2)治疗优良率主要通过8项指标进行评价,即肿胀、疼痛、不稳定、绞锁、上下楼梯、下蹲、跛行以及需要支持,满分为100分,当分数达到81分以上时为优;当分数介于61~80分之间时为的良;当分数介于41~60分之间时为中;当分数低于40分时为差[3]。(3)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与视觉模拟评分法实施评价,满分均为100分,其中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强,视觉模拟评分越高则说明疼痛越严重[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比较
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63例、57例、21例、9例,优良率为80.0%。而对照组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 48例、42例、36例、25例,优良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0.68±6.41)分、(50.66±6.74)分,对比无差异表现。但治疗之后,膝关节功能评分(89.53±7.11)分、(70.25±6.94)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上涨,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情况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或减小,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疼痛和髌上囊滑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分析[(±s),分]
表1 疼痛和髌上囊滑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分析[(±s),分]
组别疼痛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1 5 1)观察组(n=1 5 0)t值P值6.0 5±2.0 7 6.0 2±2.1 4 0.0 7 1>0.0 5 4.0 9±0.9 7 2.8 5±0.4 8 8.1 0 2<0.0 5
3 讨论
骨关节炎属于一种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主要可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活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残疾。骨关节炎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受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该病症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骨关节炎实施治疗时,可采用的治疗措施可分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理疗法以及手术方法等,虽然这类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普遍存在不良反应、手术治疗费用大以及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骨关节炎的治疗需要使患者疼痛等不良症状得到缓解,帮助患者对疾病治疗进展有清楚了解,提高患者在疾病治疗方面积极主动性,避免患者关节功能过度衰退,维持患者正常生活。
传统中医将此类病症归结于“膝痛”“痹症”范畴,认为引起此病的病机包括虚实夹杂,其中肝肾脾三脏为虚症,外感风寒、湿气为实证。中医学中膝骨关节炎发病病机为骨节错缝,筋骨失和,气血不通。临床治疗有内服中药治疗、外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内服中药治疗可调补肝肾,化瘀通络,强筋健骨,药物有祛风寒湿药,如威灵仙、独活,活血化瘀药,如牛膝、川芎,利水渗湿药,如茯苓、苍术,清热药,如黄柏、赤芍,通络熄风药,如地龙、蜈蚣。外用中药治疗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药物有祛风寒湿药,如透骨草、威灵仙,活血化瘀药,如牛膝、红花,补益药,如当归、杜仲。针灸治疗可疏经通络,散寒止痛,有电针、温针、水针、针刀、火针等。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上多采取火针治疗[5]。火针疗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也叫燔针,这种方式是将毫针烧红后刺探人体穴位,通过针灸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阳气,调节脏腑正常,通经络、行气血。不仅有针作用,同时还发挥温热作用,将针、灸相结合,增加患者体内阳气,取得相应治疗效果。比如以火针疗法为代表的温通法,温热属阳,人体阳气充盛,可去除阴寒之气,通过火针火热之力,驱寒助阳,调和气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临床上应用火针疗法,火针刺入患者病灶,可促进局部地区循环,使患者局部组织水肿、充血、粘连、缺血等病症得到有效改善,实现对受损组织和神经的有效修复[6]。另外,火针点刺还可以破坏患者病变组织,促进机体在坏死组织的吸收。有研究表明,火针治疗还能够实现对NO产时的有效抑制,使患者IL-1水平有明显下降,减轻软骨组织破坏,火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可加速甲皱微循环速度,适当增加患者病变位置皮肤温度,起到改善血流状态效果[7]。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上涨,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或减小,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火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畏寒怕冷、关节僵硬的表现,对于阳虚寒凝型的具体症状有较强的针对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