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嬉皮士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2019-04-20李怡燕

卷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年轻人文化

摘 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一辈与父辈之间的代际沟通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传统价值观与新兴价值观之间的对立空前严重,并最终引起了一场有中产阶级白人青年为主体的反正统文化运动,本文旨在分析嬉皮士现象产生的多个社会原因。

关键词:嬉皮士现象;战后美国史

1 美国嬉皮士现象的简介

从总体上来看,嬉皮士文化反对的是现有的社会秩序和主流文化。经济上,嬉皮士们认为科技是压抑人性的罪魁祸首,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意味着过度的理性和模式化,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人在这样的社会里会变得麻木和迟钝,所以嬉皮士文化提倡逃离现代社会而恢复原始的生活方式,注重环境保护,从而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解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热衷于追名逐利,甚至会为了利益而忘记道德规范,所以嬉皮士在群居生活中实行的是绝对的公有制,人和财产都是可以共享的,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最大化的和谐友爱。政治上,嬉皮士反对虚假的民主和权力垄断,反对政府在越南战争中的残暴行径,他们认为这样的政府已经无药可救了,只能靠自己建设新的乌托邦。不同于其他的民众运动,嬉皮士们不依靠参与式民主来向政府发声和行动,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只要人的精神意志还没有完全屈服于现实,那么政府的作为就是无效的,因此一部分嬉皮士选择消极抵抗,即在群居点内推行全新的社会秩序,避免与政府发生直接的联系与对抗。从宗教文化上来看,嬉皮士们不太信奉基督教和清教,反而对佛教、印度教等东方宗教充满兴趣。他们中的很多人争先到东方国家如印度、尼泊尔游历,并把这些国家的文化推广到了众多的群居点内。从外形来看,嬉皮士们大多是花哨夸张的,男士们大多身着喇叭裤和花上衣,蓄着长发与大蓬的胡须,而女性则更喜欢T恤牛仔裤和高筒靴等男性化的服饰。在生活方式上,嬉皮士最广为人知也最特殊的是以下三种:毒品,摇滚乐和性解放。

2 美国嬉皮士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反民主浪潮此起彼伏,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战争的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失望和愤怒,于是他们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提出质疑,拒绝接受已有的价值观念和正统文化,他们主要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流派,这就是“垮掉的一代”,这群人的思想最终成为嬉皮士文化的先驱。垮掉的一代中著名的人物有艾伦·金斯堡,杰克·克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和格雷戈里·科尔索,他们均被视为垮掉派文学运动的开创者。他们与正统的对抗比前人更为彻底。年轻人视垮掉的一代为榜样和精神领袖,垮掉派文学成为年轻一代争先阅读的经典,并以此作为一种反抗现实的仪式。此时,垮掉的一代大多三十岁了,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依旧是新学生运动的实际领导者。这些经验丰富的前辈给六十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注入了强大动力,可以说嬉皮士文化就是垮掉的一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方面,美国中产阶级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相对而言,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职业安全和家庭稳定等实际问题,而美国中产阶级则更强调观念灌输和价值观熏陶等人格培养的问题①。在美国那样一个反对等级制的社会里,教育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中产阶级的父母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他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这样。学校不仅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储存地与播种地,而且有一整套的奖惩机制来维护这种认同②。中产阶级本身就出在一种文化迷局里面,而此时左派思想充斥着校园里,年轻人轻易被其吸引,从而对自己的父辈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与反抗。但是到60年代后期,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也开始主动与政治挂钩,这使得获得左派思想启蒙的年轻人对学校产生反感,并把斗争矛头最先指向学校。

出生在二战结束后的青年有强烈的想摆脱父母的冲动,优渥的生活条件成就了充满理想主义的一代,1946年,美国著名的儿科医生本杰明·斯波克编写的《婴幼儿保健常识》出版,该书主张父母应该平等和善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放任式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天性③。无数的美国父母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结果就是教育出来的孩子拥有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和独立见解,这使得他们缺少服从性和纪律性。到了六十年代,老左派的运动方兴未艾,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有了给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表达能力。显然属于年轻人的时代到来了,他们不仅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也能决定国家的未来。这样的雄心壮志使得年轻一代的认同感增加,他们更愿意跟同龄人相处,这样一来两代人之間的沟通就更少了,传统的美国家庭被年轻人的小团体所取代。

婴儿潮的出现使代沟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矛盾,而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浪潮。战后美国人口迅速增长,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二十五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已经快要超过年长一代的数量了,如此数量巨大的一群人拥有同样的诉求和理想,当他们站在一起为之奋斗的时候必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引起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关注。1967年美国《时代周刊》将25岁以下的青年评为1966年的年度人物,文章中提到:从来没有一代年轻人像现在这些一样如此坚定而自信,如此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此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是如此的全球化,他们不仅仅是年轻的一代,还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一代④。当年轻人团结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所有的言论和行动就不再是大人眼中的胡闹,而变成了一种能够影响整个世界的力量。单个人的想象力能塑造他个人的命运,但一个群体共同拥有的想象力则能塑造历史。一个人在街上喊口号,即便喊破了嗓子,也只是一个事件,但当成千上万的人都结对走上街头示威的时候,就不仅是事件,而且是历史了⑤。

可以说战后出生的美国人是在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纸媒、广播和电视,通过这些媒介,他们接触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生活由此产生了巨大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电视在美国家庭中普及,卫星实时转播功能的出现使电视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对年轻人来说,电视俨然成为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们只需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及时了解到发生的重大事件,同时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声音信息能够完全还原事件发生的过程,广泛接受其他人对于该事件的见解,这使他们拥有了极为丰富的视野。到了六十年代,电视媒体的报道更加写实,越南战争的血腥场面不经修饰就直接播放,这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强烈冲击,基本上所有的民众运动团体都提出反战的诉求。当电视媒体把镜头对准那些有强烈表达诉求的年轻人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声音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最多的人听到并引起重视,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青年们更加渴望出现在电视镜头里,他们甚至刻意表演来引起媒体的注意。从那个时候起,电视不仅在报道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塑造事件方面也一样重要。世界上的游行示威越来越多,而且好像都是冲着电视来的⑥。年轻人对电视有着全新的理解,他们抓住电视的优势,在镜头面前自由的表达想法,正是通过电视,那些原先松散的小团体逐渐聚集在一起,那些不成形的思想也最终统一并发展为嬉皮士文化。

除此之外,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个国家各种运动的大联合。六十年代是全世界青年运动最活跃的时期,同龄人之间巨大的感染力促成了世界性青年运动的联合,年轻一代的力量空前壮大,年轻人开始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央。当时美国国内民众运动高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学生运动等在坚持自己的基本诉求外,也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事实上,嬉皮士文化反映了所有团体的主张。

3 结论

战后嬉皮士文化的产生是必然的,当时美国社会的发展矛盾重重,那些在其中受到压抑而又渴望自由的年轻人只有奋起抵抗,当反抗获得的效果甚微时,他们选择另辟蹊径,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最终构成了嬉皮士文化的主要内容。嬉皮士文化的出现表明了美国社会危机深刻复杂,国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无限扩大和世界唯一霸主地位的确立,却忽视了个人尤其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的诉求,其实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最终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越南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国内外局势,正是由于越南战争恶化,才为嬉皮士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导火索,为利益不同的群体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讨伐对象。传媒技術的发展使得嬉皮士文化的规模和影响力明显超过之前的所有亚文化运动。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关于代沟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代沟影响范围和代际对立强度与社会变迁的程度呈正比,与代际之间文化传递的效率呈反比。美国20世纪六十年代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代际冲突,就是因为战后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巨变,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却是断裂的,这样的矛盾逐渐累积,在社会问题多发的六十年代最终爆发,加速了嬉皮士文化的出现。嬉皮士文化的很多内容实际上是空洞而不切实际的,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因为年轻一代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当国家和现实开始作出改变和妥协之后,他们的共同诉求其实就变得不再高度统一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多地相继出现激进青年运动,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年轻人开始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央,他们的影响力空前壮大。嬉皮士文化作为其中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其他国家年轻人的启发,同时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着国外的同龄人。

注释

①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88页。

②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第80页。

③赵梅:《美国反正统文化探源》,载《美国研究》,2000年01期。

④‘The Inheritor., Jan.06,1967.

⑤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第53页。

⑥马尔·科兰斯基:《1968:撞击世界的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第106页。

参考文献

[1]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Timothy Miller.The Roots of the 1960s Communal Revival.American Studies,1992.

[5]赵梅:《美国反正统文化探源》,载《美国研究》,2000年01期。

[6]姚佩芝,谢文玉:《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左派运动》,载《科教文汇》,2012年03期。

作者简介

李怡燕(1994-),女,汉族,云南玉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世界史。

猜你喜欢

年轻人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