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国后训诂内容的发展变化
2019-04-20杨惠超
摘 要:训诂内容是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训诂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训诂内容也会随之产生新的发展变化,本文将运用比较法,着重比较分析建国后训诂内容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分析建国后训诂内容的发展变化,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训诂内容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关键词:训诂内容;发展变化;建国后;古籍整理
建国后出版的古籍丛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通过观察出版古籍丛书的特征,可以从中发现,训诂学在20世纪30、40年代获得较大的发展,而在80年代后进入训诂学发展的繁荣期,训诂内容也随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1 训诂内容外部的发展变化: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了20世纪30、40年代,胡朴安先生的《中国训诂学史》提出考古学观,考古学观从考释古代文献的角度,覆盖了解释词义、串讲大意、说明典章制度与文化风俗、校勘典籍讹误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训诂内容做了界定,但是仍然不够清晰,没有总结归纳出具体的训诂内容都包含哪些,作为同时期的代表著作——齐佩瑢先生的《训诂学概论》,将训诂内容穿插在训诂工具、训诂体例或训诂方法中,没有体现出训诂内容的独立性。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训诂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同时我们也能明显地看到训诂内容方面的进步,例如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论》中用了较多笔墨来阐述训诂内容,将训诂内容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其中包括七方面,分别为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法、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和分析篇章结构;第二部分则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又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其二则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陆宗达的《训诂简论》训诂内容分类清晰、概念明确,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训诂内容。同时期出版的周大璞先生的《训诂学初稿》也将训诂内容做了系统的整理,和《训诂简论》相同的是,本书同样将训诂内容分成两大方面,其一是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其二为随文释义的注疏,其一包括解释词语、单讲句义和说明章指,其二的注疏内容包括十一个方面,分别是解释词义,串讲文意、分析句读、校勘文字、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法、诠解成语典故、考证古音古义、叙事考史、记述山川和发凡起例。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后训诂内容的范围有了明确的界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冯浩菲先生、郭在贻先生等学者著作中看到训诂内容作为训诂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独立系统地存在。
2 训诂内容内部的发展变化
训诂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发展变化,笔者在研究建国后出版的古籍丛书后,发现训诂内容在校勘、“注”、“评”、标点、“释”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而这一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及80、90年代。
2.1 对校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后出版的古籍整理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对校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对校勘工作的更多详细分类,如点校、校释、校证、校笺、校补、汇校、等多项工作,可以看出建国后的古籍整理对校订整理工作的重视。例如:
点校:是对古籍标点、校订的简称,亦称校点。
《资治通鉴》点校本(古籍出版社 1956.6)
《红楼梦》点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10)
《饮冰室诗话》(简夷之点校 1959.4)
《三国志》陈乃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59.12)
《带经堂诗话》(夏闳、戴鸿森点校 1963.12)
《通鉴纪事本末》(全12册)点校本(中华书局 1964.10)
《新唐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5.2)
《诗学全书》(潘中心、韩建芬点校 1990.6)
《称谓录》(吴道勤 邱运华点校 1991.7)
校释:
《钟嵘诗品校释》(吕德中校释 1986.1) 《玉篇校释》(胡吉宣校释 1989.9)
《楚辞校释》(蒋天枢校释 1989.11)
校证:《韵镜校证》(李新魁校证 1982.4)
校笺:《尔雅校笺》(周祖谟著 1984.1) 《方言校笺》(周祖谟校笺 1993.7)
《张舜民集校笺》(李之亮校笺 1989.1)
《唐诗纪事校笺》(王伯镛校笺 1989.8)
校补:《续方言新校补》(张永言点校 1987.5)
汇校:《经典释文汇校》(黄焯著 1980.9)
2.2 对“注”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综合建国后整理出版的古籍,发现后人对前人的“注”已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是出现了集注、评注、校注、笺注、译注等更多发展性工作。
集注:《说文解字集注》(蒋人杰编篡 1996.10) 《李贺诗歌集注》(1977.12)
《诗品集注》(曹旭集注 1994.10)
评注:《劝学篇》(李忠兴评注 1998.9)
《诗经评注》(王守谦、金秀珍著 1989.12)
《古文辞篡评注》(吴孟复、蒋立甫评注 1995.1)
《六朝文絜评注》(曹明纲 1999.6)
《唐朝三百首评注》(张忠纲评注1998.1)
《李清照全集评注》(徐北文等评注 1990.12)
《钟嵘诗品评注》(张怀瑾评注 1997.1)
《花间集评注》(李冰若评注 1993.7)
校注:《杂字俗读》(李国庆校注 1998.12)《诗式校注》(李壮鹰校注 1986.3)
《元琵琶记校注》(钱南扬校注 1980.12) 《录鬼簿校注》(马廉校注 1955.6)
笺注:《玉台新咏笺注》(1985.6) 《六朝文絜笺注》(黎经诰笺注 1957.6)
《刘长卿诗编笺注》(储仲君编年笺注 1996.7)
《王荆文公诗笺注》(李壁笺注 1958.11)
《岁寒堂诗话笺注》(陈应鸾笺注 1990.2)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1958.6)
《青楼集笺注》(孙崇涛、徐宏图笺注 1990.11)
译注:《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韩格平译注 1997.1)
《诗经译注》(袁梅译注 1982.6)
《孝经译注》(胡平生、汪受宽译注 1996.8)
2.3 出现“评”这一新的训诂内容
“评”就是评论,建国后整理出版的古籍有很多都涉及“评”这一训诂内容及其对它的发展,如(二)中提到的评注,除此之外,还有集评、笺评等。
集评:对文章、诗词注释、评价的收集汇总。
如:《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高海夫主编 1998.9)
《集评校注西厢记》(张人和集评 1987.4)
笺评:《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1988.9)
2.4 重视标点工作
笔者发现建国后古籍整理重视标点工作,甚至为此专门成立标点小组,可见对其标点工作的重视。
《诗经 楚辞》(孔一标点 1998.11) 《初唐四杰》(谌东飚标点 2002)
(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60页)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张式铭标点 1989.5)
《射鹰楼诗话》(王镇远、林虞生标点)
2.5 对“释”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发现建国后出版的古籍整理已不仅仅停留在“释”,更发展出了通释、考释、集释、笺释等新内容。
通释:《文言小说词语通释》(段观宋著 1994.1)
考释:《诗书成词考释》(姜昆武著 1989.11)
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编注 1955.3)
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 1993.12)
2.6 除上述训诂内容的新发展外,还出现了“补”、“疏证”、“汇考”、“汇通”、“笺证”、“笺疏”、“平议”、“直解”等更多新内容
补:《说文古籀补》(丁佛言辑 1988.2) 《说文古籀三补》(强运开辑 1986)
疏证:《说文解字六书疏证》(马叙伦著 1957.5) 《昭通方言疏证》(姜亮夫著 1988.10)
《声类疏证》(郭晋稀著 1993.12)
汇考:《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辑校 2002.4)
汇通:《诗义汇通》(吴闿生编 1996.1)
笺证:《开庵詩话笺证》(王伯镛笺证 1987.12)
笺疏:《韩诗外传笺疏》(屈守元笺疏 1996.3)
平议:《毛诗郑笺平议》(黄焯著 1985.6)
直解:《诗经直解》(陈子展著 1983.1)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国后训诂内容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国后整理出版的古籍极大地丰富了训诂内容,但是训诂内容的发展不应该止于此,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前辈留下的重任,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为传承古典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7——116.
[2]周大璞主编;黄孝德,罗邦柱分撰.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7:20-58.
[3]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木舌.古籍整理四十年大事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5.
[5]杨牧之主编.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
作者简介
杨惠超(1996-),女,汉族,山东青岛,青岛大学(在读),2018级汉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