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初探
2019-04-20沈明
沈明
摘 要:县级公共图书馆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图书馆而言,基础管理环节相对薄弱,受众群体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因此,发展进程也受到严重制约。面对这一形势,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对策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尚未完善,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尤其针对图书馆经营发展受限的局面而运用了总分馆制的建设思路,旨在引领县级公共图书馆步入快速的发展轨道。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
1.1 基础条件差,欠缺专业人才
西部县级城市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县级城市的经济建设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此影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举步维艰。图书馆基础条件差、资金欠缺,在承担总馆职责方面力量薄弱。图书馆馆舍建筑年限长,缺乏基础必备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严重缺失,使得书籍的馆藏量与规定标准相差甚远。尤其是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队伍严重匮乏,能力参差不齐,在总分馆制建设中无法胜任相关的培训、指导工作,因此,总分馆制建设也受到影响,进程缓慢[1]。
1.2 所辖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专业性不强
县级公共图书馆所辖的大多数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的图书配置较少,没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馆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思想守旧,绝大部分由村委会干部兼任,未经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导致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差,缺乏专业管理视角,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阅读要求。加之基层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的薪资水平低甚至无薪水,无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分馆的发展。
1.3 上下联通机制欠缺,资源共享效果欠佳
各级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一般遵循横向管理原则,即乡镇级别的图书馆由所在乡镇的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而乡镇文化主管部门由于经费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在管理过程中与总馆的管理权限出现脱节现象,县级图书馆的管理权限无法辐射到基层图书馆,这也加大了总分馆制的建设难度。总分馆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总馆的管理人员只能在业务上进行一些培训和指导,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2 总分馆制建设对策
2.1 发挥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作用
县级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与政策扶持是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县级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应以国家的文化建设方针为纲,大力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确保图书馆正常运营的情况,加快总分馆制的建设进程,使各级乡镇、村的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阅览图书、获取知识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人、财、物应统一进行调配与规划,以《关于推进县级文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出发点,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推行上下联动机制,调动各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总分馆制建设根基。
2.2 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县级图书馆能够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对外窗口,它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基于此,县级图书馆应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对现有的馆舍进行改建和扩建,增大馆舍容量,增加阅览坐席,引进先进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总馆的综合实力,在总分馆建设当中发挥重要的标杆统领作用[2]。
2.3 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人才体系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总馆,其管理职责涉及面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繁琐,随着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图书馆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操作管理设备,对设备的正确使用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管理与技术人才。因此,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大人才体系的建设力度,对一些年龄大、资格老、观念旧的员工,采取安抚政策,在保障其基本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让其退居二级,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等载体,向社会广泛招聘一些能力突出,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卓越的年轻人,以充实图书馆人才队伍。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共同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进程,切实体现县级图书馆优越的管理条件与人才优势。
2.4 加大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力度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乡镇及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的文化惠民政策,使农民有机会走进图书馆,接受文化的熏陶。总分馆制的确立,可以实现总馆对分馆的直接监管,在管理过程中,总馆可以将一些下架的期刊、读物、图书,送达各分馆,这样可以确保图书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农民也因此而受益匪浅。
2.5 同商共谋,相互协作
西部县级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仅仅依靠于地方政府的力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实现美好愿景。比如地方企业,为了丰富员工的日常文化生活,内部图书室会选择一些比报纸、刊物、图书提供给员工阅览,但是由于重视力度欠缺,一些图书过于陈旧,员工无法获取新知识,与时代发展相脱节,这就需要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源。而地方政府在中间必须起到协调沟通的作用,与企业、图书馆达成一致意见,企业为图书馆提供场所,图书馆为企业提供图书资源以及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企业负责物业费用的缴纳,县级总馆负责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通过采取这种总分馆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图书馆也发挥了总馆的作用,实现了地方政府、企业、图书馆的三方共赢。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借助于地方学校、社会团体的力量,设立图书分馆,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可以营造整个县级地区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地方文化建设增添了生机与活力[3]。
2.6 加强管理,增加业务与技术沟通频次
县级总馆的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准与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与分馆的各级人员建立长期的沟通往来关系,对分馆所需,应及时予以满足,尤其是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方面,总馆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和完善培训机制,针对业务知识、管理知识、设备操作技能等内容对其进行培训,同时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验证。定期下到基层分馆,对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等内容进行监督考核,如果发现个别人员无法胜任岗位工作,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调换管理人员或者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以促进各级分馆能够健康稳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精神文化所需。此外,总馆应以县级分馆为核心,对馆藏图书进行统一购买、统一编号,以确保所有图书处于受控状态,避免图书遭受到人为破坏或者丢失。
3 结束语
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方法,尤其对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更应该以专业化视角、开阔的视野审视总分馆制模式,跟上時代发展脚步,切实推进总分馆制的建设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开辟一个新时代、新背景下全新的社会公共服务格局。
参考文献
[1]李子峰.城乡公共文化协同发展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研究 ——以山西省永济市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0):69-72,86.
[2]郭艳红,贺小燕,胡洁秋,等.试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概念[J].才智,2018(22):242-243.
[3]范建萍.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现途径阐释[J].中文信息,201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