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

2019-04-20刘譞

卷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优化管理

摘 要:互联网作为二十一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在各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依托于互联网也渗透到了不同社会领域,一方面,为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对信息资源利用的专业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图书馆作为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其图书资源的管理、信息服务整体水平都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息息相关,将大数据技术合理的引进到图书管理系统中,也成为了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优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图书资源

相较于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大数据在图书资源开发方面具有管理功能更具体、服务更专业、信息容量更大、指令反应时间更短、数据存储形式更丰富等优势。因此,图书馆应该建立以大数据为技术基础、信息服务更加精准的服务平台,在优化图书资源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保证图书馆供应链的完整性,缩减管理成本,制定精准的用户服务计划,依托多媒体平台推广图书馆服务项目,扩大阅读群体,从而发挥出图书资源的教育、娱乐等服务功能。

1 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影响

1.1 扩大了馆内图书资源的容量

图书馆通常拥有大量的书籍、期刊、杂志等图书资源,因此,在图书存储、记录、借阅管理等方面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本,才能满足图书服务的实际需求。大数据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图书资料的入库、分类、排序、存储、调用等一些列流程通过不同的管理模块进行细化管理。与此同时,大数据将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库中,能够容纳巨大的数据量,保证馆内图书资源的完整性。利用多样化的数据表现形态,可以在保存原始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拓展图书资源的存储量。由于大数据资源管理形式的多元化与便利性,已经成为当前阶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技术选择。

1.2 提升图书资源的管理效率

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操作,对引进的图书进行分类排序、存储,为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等,不仅管理成本高,还需要严格地管理规范与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信息服务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这种依靠人力的图书管理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图书馆数据处理难度,出现了信息服务滞后、图书资源更新慢等问题。大数据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弥补过去图书馆信息处理机制漏洞的同时,遵循一秒定律,能够完成短时间内分析、调用数据的管理任务,简化了原有图书馆的信息处理流程,利用简洁、便利的服务程序,增强用户查询、借阅等服务的整体质量。

1.3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服务

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信息的准确抓取、关键词筛选等功能,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用户的图书服务体验。数据信息的规模化、精细化管理,使得图书馆能够利用数据快速传递、检索、存储、信息提取与关联数据推送等服务,缩短用户信息查找的时间,提升图书服务质量,在深入开发数据资源的同时,运用模块化的管理对信息服务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服务管理机制,不仅是当前图书管理产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也为图书馆的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用户基础。

2 大数据时代提升图书管理系统实践性的有效途径

2.1 优化信息服务的管理流程,完善图书信息查询资料

将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引进到图书馆管理流程中是一项长效、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导入馆内图书信息与用户信息,还需要对出版单位、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完善,以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为进一步提升图书资源管理的灵敏性与可靠性,需要建立起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图书馆、供应方、出版商为一体的管理流程,在优化信息服务流程的同时,完善图书信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图书馆应建立三方联系平台,对图书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及时掌握最新的图书出版信息,为用户图书检索提供更加全面、具体的信息。

与此同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图书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事先与供应商签订协议,对图书数据的信息提供流程进行规范,建立起与大数据库联通的信息传输途径。通过数据多方传输,简化冗杂的采购程序,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失真等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工作量,建设出一体化、系统化的业务管理形式。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建立,不仅强化了图书管理业务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工作量,实现多方共赢,还能够降低图书管理的运营成本,是图书馆完善管理系统的首要选择。

2.2 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增加用户粘性

大数据管理模式下的数据平台与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在降低管理人员实际工作量的同時,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捷的图书服务。互联网在生产、生活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应用,使得不同社会群体将网络作为信息汲取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大数据将用户与图书馆的网络平台联系在一起,可以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图书信息,增强了用户群体的粘性。

具体来讲,图书馆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对用户的用书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将用户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图书信息,并及时进行满意度分析,结合意见反馈,增强用户的阅读体验。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将数据库与用户端连接起来,让用户了解自身的阅读情况,如借书期限、借阅记录、阅读比重等。通过数据平台推广图书馆信息,如建立微信公众号,为关注的用户提供最新的图书资料,利用点对点的服务特性,完善服务项目管理,扩大用户群体。

2.3 注重管理服务的衔接,合理利用业务处理程序

图书管理的基本工作是收集、图书整理、分类、编码、存储和借还等环节,在计算机和大数据时代还可以增加自动检索和自主借还系统,这些环节如果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容易产生纰漏和差错,这就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全程控制和检测。把图书馆的资源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理变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而图书馆管理工作就像是在数据库中收集、检索和查找数据,把复杂多样的工作流程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

比如,收集图书就可以用到大数据技术的模块功能,把图书的分类编码和序列编号录入系统当中,再运用客户端进行收集处理,使海量的图书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系统中,吸纳更多的关于图书的详细信息。在图书的整理归类和存储工作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的H.X技术,把图书分类信息、统计资料信息和存储信息都传到服务器当中,有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去检索,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海量存储和安全存储,在存取一体化的同时,实现了“随时用随时取”的功能。在使用和借阅图书方面,可以运用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功能,建立图书馆数据库的数据变化动态模型,随时监控图书的利用情况,并进行有效分析和统计,反映图书借阅状态的实时变化趋势。

3 结语

数据化、网络化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使得引进大数据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成为建设智慧图书馆的重要途径。大数据管理系统下的图书资源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开发,由于大数据的信息容量极大,还可以为图书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支持。图书管理单位应该立足自身发展情况,合理引进大数据应用技术,在优化数据管理流程的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户服务项目,为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全面开发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艳.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2);

[2]马林山,叶潮流.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深入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2);

[3]柳益君,何胜,熊太纯,等.大数据挖掘视角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技术和服务[J].现代情报,2017(11).

作者简介

刘譞(1981-),女,辽宁兴城人,太原学院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图书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个性化服务优化管理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