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说为导向的本科二年级基础俄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04-20劳灵珊
劳灵珊
摘 要 基础俄语是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型课程,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言语技能。二年级是学生俄语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也是强化以听、说为基础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好时期。在充分认识二年级基础俄语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现存主要问题的分析,可以尝试进行以双主观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听、说能力 应用型人才 基础俄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53
Abstract Fundamental Russian is the core course of the basic stage of Russian major. It is a practical course. Its main teaching task is to develop students' basic speech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second grade is the stage in which the students' Russian proficiency is comprehensively upgraded, and it is also the best time to strengthen the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ond-grade fundamental Russian cour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we can try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co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ual subjective theory.
Keyword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applied talent; fundamental Russian; teaching reform
高校俄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双边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扩大,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俄语专业迎来了难得一遇的发展契机。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俄语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外语学习有着自己内在的独特规律,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培养需要分阶段逐渐推进,而其中听和说两项能力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在传统的外语课堂中教学通常会显得较为沉闷,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教师很难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很难被激发出来,课后的检测也都以笔头形式进行,这样就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口语练习。此外,目前国内基础阶段俄语课程的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即使在使用俄语的部分,教师一般也会放慢语速,这就使得学生在無法充分进行俄语口语练习的情况下,也无法很好地练习俄语听力,缺乏了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正确语言的模仿和记忆。而由此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学校培养的俄语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基础阶段俄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口语教学倾斜,进行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着重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培养真正为社会所需的实践型俄语专业人才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俄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基础俄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学校俄语专业的课程教学分为两大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三、四年级为提高阶段,而基础阶段在整个俄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俄语基本功,关系到学生整个本科阶段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俄语水平的发展。总体来说,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的俄罗斯国情知识,从而为提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完成为期四个学期的基础俄语系列课程教学工作来达成的。
“基础俄语”是俄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它集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听力、口语、国情文化为一体,是学生获得基础语言知识,提高言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俄语语音语调、语法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词汇句式,积累听、说、读、写、译方面的一些基本能力和技巧,并对俄罗斯地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更偏重实践,是该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征,它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语法和词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循语言内部的交际性原则,充分利用课堂环境,通过不同的言语活动组织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用俄语独立思考的能力。
“基础俄语”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逐步拓展和深入的过程。其中一年级为入门和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重在获取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简单的背诵性言语训练。而二年级则是转折和全面提升阶段,这一阶段重在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开展较为复杂的策略性言语交际,积累从事跨文化交流活动的知识和实践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是外语专业学习基础阶段的关键时期。根据《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将在第四学期以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为基础,将词汇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发展语篇交际能力,全面提升语言水平。[3]因此,二年级在整个俄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开展和强化以听、说为导向的“基础俄语”课程教学的最佳时机。
2 俄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基础俄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观察,目前俄语专业教师在开展本科二年级阶段“基础俄语”课程教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形式仍旧较为单一,且大部分口语练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应用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
在基础阶段的初期,受学生语言水平限制,教师采取讲授法就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后记忆背诵,固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本科二年级阶段,尤其是当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仍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和机械重复式教学方法为主,缺少符合生活实际的言语练习,那么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就很难真正得到培养。学生在平时课堂口语练习、期末口语测试和专业四级全国统一测试人机对话部分中,表现出来的背诵能力强、即兴应变能力弱的普遍特点,也反映了这种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陷。
然而,“基础俄语”课程最大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遵循了精讲多练的原则,安排了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却为何效果欠佳?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安排值日生报告、对话、转述等形式的口语练习。但是为了提高练习效率不影响教学进度,往往是教师提前布置好任务,课下同学独立或自由结对完成文字材料的书写并背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口语能力无法真正得到提高的原因正是在于练习的形式出了问题。这种传统的口语操练法使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现成或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实质上是在培养学生语法方面的能力,而对开展真实言语交际所要求的语篇组织和应变策略能力的提升却几乎没有帮助。[4]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准备,都能较好地完成背诵任务,但是一旦讲述被教师的某个问题打断,或者在对话过程中其中一个学生突然忘词,或者临时改变练习任务,学生则会表现得慌乱无章,无法随机应变继续合理组织语言完成话题讲述或情景交际,与之前表现出来的熟练流利大相径庭。因此,这样的课堂口语练习太过流于形式,更多地是在考验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记忆力,却没有实现将俄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完成实际交际任务的最终目的,而且还会误导教师对学生真实口语水平的判断,极不利于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以听、说为导向的俄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基础俄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堂是教学活动最为集中和最易开展的场所,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使教学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双主观”教学理论中的主导作用,并将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讲多练,并增强练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之更为有效地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服务,而不仅仅流于形式。具体可以在以下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改革:
3.1 值日生报告
在進行这一课堂练习环节时,以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选取与正在教授课程相关的话题进行讲述,但是二年级的课程内容难度较高,学生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书面稿并进行脱稿讲述,往往会变成背诵课文内容或者读稿,练习目的难以达到,而且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建议教师可以将值日生报告的练习和专业四级测试中的人机对话部分结合起来,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中逐步进行练习,既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锻炼,又为考试做准备。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提前将历年专四考试人机对话部分中最后一个口语表述题摘录出来,在二年级上学期时每周就一个话题进行集中练习。如2003-2018年16次考试共涉及15个话题(其中06年和11年题目相同),教师每周指定一个题目让全体学生提前准备2分钟左右的书面稿,在课堂上每天随机抽取2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脱稿展示。[5]学生完成讲述后,教师就其内容提出1-2个简单问题,由该学生指定其他学生进行回答并负责判断正误。所有话题练习完毕后,再对学生掌握较差的话题进行重复练习。这样的形式既可以避免内容太难导致练习无法顺利进行,从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可以扩大练习的覆盖面,使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有效地锻炼其听、说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一个学期的练习作为基础,到二年级下学期,教师可以参照四级考试的难度,每天在课堂上给全体学生即兴出题,准备时间结束后随机抽取1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2分钟的讲述,之后进行简单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这样的练习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考试场景,能够使学生的应变策略能力和即兴语篇组织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3.2 对话演练
改变以往课前分组编写好对话、课堂上按既定小组进行演练的形式,调整为课前只布置对话主题而不进行分组、课堂上随机结对当场完成对话演练、请学生进行互评指出对话中的不合理之处。为了较好地完成此项课堂练习任务,所有学生都必须在课前熟练掌握与考察主题相关的所有语言材料,进行课堂演练时,不仅参与对话的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听力、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听对话的学生也同样需要仔细聆听和思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死板地凭记忆背诵已知内容,而是主动地去完成开放式的交际任务,其创造性可以得到激发,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以提高。可以说,这种形式富有挑战性,也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场景,能实现训练重点由培养语言能力向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转变。
虽然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但是课前课后的配合也不容忽视,只有环环相扣、紧密配合,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电脑、移动网络设施在学生和教师中都非常普及,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使其为教学服务。如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应加强对对话、课文朗读情况的检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语音软件或电子邮件上交朗读音频,这样不仅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练习,也能督促学生进行预习,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课堂练习时间,因此课后的补充练习非常重要。如教师可以要求当周没有进行值日生报告的学生在周末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完成练习并上交。
4 结语
俄语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外语,要让学生在四年时间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应努力抓住二年级的关键性转折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输入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输出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基础俄语”课程为依托,在巩固学生已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集中推进以提高学生俄语听、说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真正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起来,为其顺利进入高年级做好准备。而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这项改革也将切实提高俄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教学指导分委会.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第2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7.
[2] 郁文静.俄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29(6):72-75.
[3] 张朝意.东方大学俄语(新版)学生用书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
[4] 徐东辉.俄语专业基础阶段口语教学改革初探——应重视对学生策略能力、语篇能力的培养[J].首都外语论坛,2006(1):406-410.
[5] 赵国栋.俄语专业四级考试2003-2016年真题解析.听说读写(第2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