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西兰梅西大学经管类专业教学方法及启示

2019-04-20李祝平欧阳强何昊

科教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李祝平 欧阳强 何昊

摘 要 通过借鉴新西兰梅西大学多样化的知识建构形式、现代化的知识建构平台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从转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搭建完善的学习平台、改善教师的教学投入等方面改进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范式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方法 新西兰梅西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03

Abstract By learning from the divers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forms, moder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platform and diversified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Massey University in New Zealand, it propose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instillation mode, guarante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need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cooperation. The strategies and path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paradigm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terms of learning, setting up a perfect learning platform and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input.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methods; Massey University in New Zealand

0 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并不像往容器中装东西,只要往里装,学习者就能学得进。每个学习者本身存在着一套认知结构,外部的知识也有结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必须和外部的知识结构相一致,才能够接受外源性的新知识。[1]根据这一理论国外不少大学已开始将建构主义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从2015年开始国家留学基金委以组团方式派出经管类专业的一线青年教师前往新西兰梅西大学就高等教育教学法进行研修。笔者发现梅西大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构建主义的理念充分运用到日常教与学中。

1 新西兰梅西大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新西兰梅西大学以综合学术研究水平位居亚太地区百强名校之列,拥有在籍学生3600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只有15000多人,该校是新西兰学生人数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2]梅西大学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践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

1.1 多样化知识建构形式

梅西大学经管类的大部分课程都安排了多种学习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讲授课,还有讨论课、辅导课、练习课和实践课等多种形式。

讲授课(Lecture)教师大多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讲授关键概念和知识点,只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后详讲,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E-learning系统,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授课老师根据答题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西方大学普遍鼓励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学生可以自由课堂提问、质疑、发表评论,讨论课(Seminar)便成为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教学楼和图书馆有单独的Seminar Room,讨论室中电脑、投影仪和白板等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楼的小教室中的课桌通常是活动的,可以自由组合,打破老师必须站在讲台上的成规。教师通常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外查阅资料,准备讲稿,下次讨论课时再由小组派代表陈述。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升了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还形成了包容的心态,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辅导课(Tutorial)一般会针对重点章节安排在几个单元的讲授课后。通常辅导课教师不进行知识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上课前阅读过阅读单上的相关资料,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的表现并解答问题。学生在书本和资料中,在辅导课上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情境工作坊(Workshop)是专门训练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际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和任务,制定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凭借个人和团队的力量动手完成规定的任务,教师首先通过一些测试评价个人解决问题的表现,然后让各小组进行沟通、合作解决同一个问题或完成同一任务,学生通过独立和合作解决问题,会主动修正原有知识架构中错误或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培养了學生的团队精神。

1.2 现代化知识建构平台

2009年,该校投资400万新元开发的基于MOODLE的学习平台,取代之前使用的WebCT平台,该学习平台每周有超过140个国家的22000名学生登陆系统进行学习。该平台结合了多种交互学习的软件,学生在登陆后可以找到与所选课程相关的课堂同步教学视频、课件、相关案例资料、辅导课资料、课程大纲。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视频由安装在教室后方的摄像头拍摄,并自动导入到系统中,而且几乎每节课都有随堂测验,没有通过测验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每节课后还有课后讨论和参考文献共享,教师可以从教师端的界面审阅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系统自上线以来鼓励教师设置丰富的课后讨论答疑与测验,教师在系统中可看到学生的答案,并可直观地看到统计测试的分数分布,及时了解班级的学习动态。

正因为梅西大学有强大的在线学习和远程学习平台,保证了学生可以靈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使学生不再受制于固定课堂的时空条件,更好的体现出教与学的柔性特征。同时,通过虚拟系统,使每个学生能利用其帐号获得独有的指导信息、管理服务与资源服务,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准确获得个体信息的问题,也缓解了学生缺少个性化指导的问题。

1.3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

国内的教学评价基本依靠最终的期末考试或考查,而梅西大学的课程考核重在平时和知识建构的过程。课程评价考核的形式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主题测验、多选测验、问题解决作业、口头提问、观测、分组作业、基于情景作业、简答、口头陈述、论文、报告和考试等。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依靠期末的考核,也非常注重平时的小测试;不仅测试学生的个人学习效果,也考核学习小组的成绩。

该校大多数课程每单元讲完后基本都有相应的测试,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平时在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深化,而不是在期末突击式的强记硬背,考完还给老师。有的课程会先给一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测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刚做过的题目讨论后再给出答案,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给的参考答案不对,可以当场提出,如果老师觉得学生的理由充分,还可获得额外加分,而小组的成绩也会按比例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这样考试不仅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在老师搭建的支架下建构新知识的手段。

2 启示与借鉴

乔纳森等人提出有意义的学习包括五种属性:主动性、建构性、合作性、真实性和意图性。[3]为了让学生实现更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在借鉴国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转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

教师的教学观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根据不同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设计与分配课堂授课的内容与形式,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依新布鲁姆分类法的观点来看,即,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应用能力,向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新的能力转变。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范式下,教师在课堂授课时间少,更多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应该是一门课程和一个课程的编导,引导学生通过课后学习和作业完成来理解和应用知识。

2.2 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在这个能轻易获得信息的年代,很多知识不需要重复和赘述,学生们具有自我探索知识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学生们即可以完成自我发现的过程。当老师面面俱到地讲解所有知识点时,因学生只有被动接受信息,新信息进一步加工时间过短,学习效果未必好。如果让学生自己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潜能。但是,在建构式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既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探索,也不能过多地牵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2.3 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

Workshop课程的设置也是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来建构知识,合作学习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教学与学习策略,它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通过创建合作结构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高层次的思考,以及刺激学生在小团体工作中积极的相互依赖和个体责任。[4]因此,教师要主动由传统的“教”转向以活动为媒介的认知学习,鼓励学生由传统的“个人刻苦用功”转向“与他人对话交流”的合作学习,由“背诵、积累”式学习转向“表达、共享”式学习,通过相互启发、支持、帮助,认知和解决问题,促进全体成员共同进步。

2.4 搭建完善的学习平台

从梅西大学教学平台推广的经验来看,教学信息化的实施难度不仅在于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师生的配合。虽然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新的学习模式。学习平台的使用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一方面需要鼓励全体教师探索使用新数字媒体,教师对在线和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送拥有话语权;另一方面需要有专人在学生入学之初辅导如何使用学习平台,强调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化素养。当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一旦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又会自下而上推动教师和校方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

2.5 改善教师的教学投入

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已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我国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也不低,然而,很多老师较少将社会媒体和APP等应用工具运用到教学中。这一方面归因于目前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重科研,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强,从而缺乏对学生培养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管理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导致部分教师信息化意识薄弱。因此,不仅要求从学校层面为老师们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更需要老师们打破老师们个人自我学习的固有模式,克服内心对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惰性和不适应,不断从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源头帮助学生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信息世界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5]

虽然各国历史、文化、经济和技术条件存在差异,但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软硬件的改善,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更加努力钻研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M Scardamalia. A Brief History of Knowledge Building[J].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 Technology,2010.36(1):16.

[2] http://www.massey.ac.nz/massey/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_home.cfm[EB/OL]

[3] [美]戴维·乔纳森,简·豪兰,乔伊·摩尔,罗斯·马尔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RE Slavin.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What We Know, What We Need to Know [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21(1):43-69.

[5] 何克抗.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对“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认识的深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10.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