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探究

2019-04-20孔卉

卷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新时期

孔卉

摘 要:信息技术正常发展,读者需求越来越多,不断进行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面对馆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需要加强的弊端现状,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应该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努力进行新时期内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改进办法,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才更利于图书馆良性发展格局的建立,长远规划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究;思考

提升读者服务水平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也是图书馆数字化、现代化建设价值的体现。要知道,各类文献的收藏、整理、开发都围绕着读者服务工作在进行,发挥它的纽带作用,属于新时期内公共图书馆其他工作有序推进的必要前提。因此,笔者就对如何搞好公共图书馆内读者服务工作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业内人士管理思路的多元化转变起到促进的作用,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员是工作主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很强的业务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平时工作中就能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优质完成规定任务。然而读者服务又是默默无闻、十分辛苦的工作,如果岗位人员做事不积极,态度不够好,那么肯定会影响整体的服务效果,造成更多的服务问题[1]。读者服务工作岗位是图书馆的重要窗口,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就是图书馆的形象体现。现阶段,流通在阅览服务窗口上的人员基本都是中级职称以下的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知识层次也不够高,具体的工作任务全靠平时经验去实现,所以即使是长期坚守在了一线岗位上,技术水平也比较低,培训机会非常少,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得不到及时更新,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因此变得越来越差。另外,读者服务岗位又是用户交流的主要渠道,工作人员属于用户延伸,了解用户需求,读者们的文化层次不同,决定着图书馆流通、阅览服务的相关事务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层面或者某个方面上,开展学术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另外,还要兼顾阅读指导,满足读者学习、科研、开拓知识等环节所提出的不同需求。鉴于此,就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轮训,深层次、全方位的进行专业知识宣传,鼓励相关人员去补充读者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建设了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管理队伍,认真搞好了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就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真正成为集文化教育、文化传播、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全能机构。

2 充分保证馆藏数量和质量

馆藏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图书拒借率就会下降,读者的满意度就会上升。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购图书时除了考虑经费外,还要全面考虑学校的所有专业,图书种类要多,复本要适量,保证图书能满足各类型读者的需要[2]。为了保证藏书质量,采访人员要和重点读者保持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确保图书质量。图书分编人员在分编图书时要尽量把同学科的图书分编在一起,保持学科的完整性。因此,如何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和展示藏书是进行藏书布局的首要任务。放弃按语种集中文献的布局,采取按学科主题集中文献的做法,按文献内容的学科类别布置藏书,将同学科的中外文书刊及各种资料都集合于一室,合理地、系统地组织排序,展示和管理藏书,充分考虑馆藏文献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统一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以此推進读者服务工作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这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设,全方面满足读者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

3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有了重大的变化。公共图书馆更是信息中心,为读者提供信息情报服务,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相辅助,就会寸步难行。现在新建的图书馆,都是智能图书馆,也就是图书馆大楼内安装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形成高度集成化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要求图书馆在设备自动化、网络化的同时,采用全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构筑一套整体的图书馆管理新模式,为信息服务提供新的资源环境,积极调整读者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丰富读者工作的内涵,拓展读者工作的外延,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4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内容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正在向着多元化、电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代替了传统的印刷型馆藏服务,有了新的内涵体现,涉及知识领域较广[3]。图书馆内部的网络化建设,让资源共建共享,要求打破原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封闭格局,以多功能服务为核心,让读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信息资源的补充得到良好的保障。在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但读者想获取所需的信息却更为困难,因此承担起信息导航的工作,全面、快捷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图书馆员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应摆脱以往被动接受读者咨询的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现代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5 不断扩大及补充读者群体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是读者服务工作的主体。因此,必须扩大读者群体,才能增加客流量,促使自我提升局面顺势形成,并给后续工作计划的高效实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方法的优化,需要馆员们提出更多创意,他们主动参与市场调研,大力发展读者群体,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服务的形式,提升管理的水平,最终,达到一举数得的目的。所以说,读者服务管理优化服务方法是关键,培养馆员创新意识是保障,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定期稳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接下来,再去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不仅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参与读书活动,还提供了馆员们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提升服务水平的条件。

6 绿色通道开展多元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很难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构建绿色的服务通道[4]。比如,构建特殊人读书通道,主要满足残疾人的阅读需求,而馆员或者义工则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人性化服务;向军事化管理机构提供专业书籍,从而丰富基层的文化生活,激发更多人的阅读欲望,求知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从新的角度出发,体现出读者服务工作的存在价值;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也需要读书,公共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赠送活动,通过提供爱心书籍,体现服务的最优化,进一步扩大了知识层面,有利于贫困地区儿童们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迅速的提升读者服务水平,不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系统,专门增设预约这一项目,一定范围内提供送书上门的活动。馆员负责管理数字图书馆系统,读者们注册账号,获得大量图书资源,通过检索电力书籍,达到实时上网、实时阅读的目的,这样就减少了阅读的时间,更体现了读者服务的人文性、特殊性、先进性特征。

7 结束语

总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为了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计划,就要重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树立创新意识,不断优化服务模式,给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工作、科学研究都带去积极的影响,体现出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静.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6)274-275.

[2]何彦菁.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J].才智,2017(01)267-268.

[3]赵随应.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15(32)183-184.

[4]郑爱兰.新时期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读者工作[J].考试周刊,2014(40)24-25.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新时期
如何做好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管理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