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粤语广播的发展与受众特点分析

2019-04-20彭雨晴

出版广角 2019年5期
关键词:呼声粤语华语

【摘要】 从1938年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开设粤语讲古节目算起,粤语广播在马来西亚已走过80余年。粤语广播是马来西亚中文电台中最主要的方言广播。文章分析了马来西亚粤语广播的基本情况,论述了粤语广播在创始阶段从粤语讲古到粤语新闻节目,从国营电台到丽的呼声的发展历程,解读了粤语广播成为马来西亚中文电台中方言广播一枝独秀的传播背景,阐释了粤语广播的受众特点。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马来西亚粤语广播可与广东各大媒体合作,共同讲好中华故事,传播粤语文化,实现内容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在传承方言与延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建构海外华人想象的共同体。

【关  键  词】马来西亚;粤语广播;粤语讲古;丽的呼声

【作者单位】彭雨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语海外传播与族群认同研究”(GD17XXW0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2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5.018

马来西亚中文传媒事业景象繁荣,根据彭伟步的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华文媒体数量众多,其中就有20家华语广播”[1]。马来西亚中文电台呈现了开设早、数量多和受众多的基本特点,马来西亚粤语广播更是海外中文方言广播的典范。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在马来西亚近3205万人口中,华人有666万,华族人数占马来西亚人口总数的20.8%。华族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马来西亚是海外国家中除新加坡以外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中国不同地区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方言群是华人结合的宽泛纽带。“到18世纪中期以后, 华人社会大体已分为福建(闽南)、潮州、广府(广肇)、客家、海南等五大方言群(帮)”[2] ,这些方言群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族群的各个次族群。马来西亚是海外华人的聚居地,也是“一带一路”中文广播媒体的聚集地,更是海外华人社区语言生态多样性的典型地。马来西亚粤语广播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是窥探海外中文方言广播的窗口。

一、马来西亚粤语广播的基本情况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群中,‘华语一词,广义可泛指普通话及各类仍在广泛使用的原乡区域性语言,比如,粤语、闽南语、客家话、潮州话和福州话等方言;狭义则单指普通话这一规范性共通语。”[3]国内学者对“华语广播”的界定一般包含普通话及汉语方言广播,而在马来西亚的广播界,“华语广播”专指普通话广播,“中文广播”则泛指普通话广播和各种汉语方言广播。本文的研究对象“华语广播”和“中文广播”均采用马来西亚广播界的所指。

马来西亚目前至少有30个私营电台频道和44个国营电台频道,其中,有7个面向全国广播的中文电台频道,除了Cense Media在2016年创办的City Plus FM和Astro在2017年创办的Go Xuan FM这两家中文电台是以华语(普通话)播音(仅在部分清谈节目中偶尔使用粤语),其余5家中文电台都设有粤语广播节目。这5家电台中有1家为国营电台,即马来西亚广播电视(RTM)中文广播电台爱FM(Ai FM),该台目前仅有一档粤语新闻节目。这档原本每日播出10分钟的粤语新闻节目自2017年4月1日起将播出时长缩短为5分钟,该台现每晚23:00—23:05播出华语新闻,23:06—23:10播出粤语新闻。另4家为私营电台,这4家私营电台是目前马来西亚收听率最高的中文电台,即988、My FM、One FM、Melody FM,其粤语节目和华语节目的比例相当。

二、起源:從粤语讲古到粤语新闻,从国营电台到丽的呼声

1920年,世界首个无线广播电台于美国诞生。海外华侨、华人开办的广播电台则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1933年4月30日,美国檀香山华人播音局开始用粤语播报方言广播,开启了海外华人广播电台的先锋[4]。而在东南亚地区,创办中文电台较早的国家是马来西亚,它早在1935年就开始试办,1937年开播[5]。粤语讲古节目在1938年拉开了马来西亚中文广播中汉语方言广播的序幕。根据冼星航在《丽的呼声旧事》一书中的记载,“1938年,李大傻开始于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开讲《谈天说地》,一项每星期一次之十五分钟的节目”,这是目前可以查阅到的马来西亚最早的粤语广播节目。国营媒体马来西亚广播电台于1946年启播汉语方言新闻,“在那个年代,很多老人家不会听,也不会说普通话,这时方言新闻播报员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听不懂普通话的听众播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5]。马来西亚广播电台播出的方言新闻包括闽南语新闻、粤语新闻、潮州话新闻和客家话新闻。私营媒体马来西亚丽的呼声(Rediffusion)电台于1949年8月4日在吉隆坡广播室启播,丽的呼声源自英国克勒顿(Claton)小镇,英文“Rediffusion”,本义指转播。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英资丽的呼声机构相继在中国香港(1949年)、新加坡(1949年)、马来西亚(1949年)和泰国(1956年)等地设立丽的呼声有线广播,马来西亚丽的呼声中文部自开播起便播出粤方言和闽方言新闻广播[5]。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仅有国营马来西亚广播电台中文广播频道和私营电台丽的呼声中文部播出中文广播,节目从粤语讲古和粤语新闻开始逐步丰富。马来西亚丽的呼声电台开播后,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在华人社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在电视媒体尚未普及的年代,粤语广播一度成为除华文报刊外,马来西亚华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平台。

根据史料记载,马来西亚在英殖民地时代及独立初期,民众主要的视觉娱乐不外乎看电影(尤其以粤语片为多)以及观戏剧(以粤剧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批香港艺人(以粤剧表演者居多)赴马来西亚献艺,粤剧、粤曲甚受听众追捧。马来西亚丽的呼声粤语广播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现场直播粤剧,大量播放粤曲,同时邀请各个社团的粤剧粤曲组至吉隆坡的彭亨路黄屋录音。马来西亚丽的呼声成为粤语娱乐文化的重要大众传播平台。

马来西亚的粤语广播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前文所提及的个人讲古式的粤语讲古,另一类是群体演绎式的粤语广播剧。从1949年起,马来西亚丽的呼声开始播放从香港丽的呼声购买的群体演绎式的粤语广播剧。1973年以前,马来西亚丽的呼声播放的粤语广播剧主要由香港丽的呼声提供录音带。香港丽的呼声于1973年停播。考虑到粤语广播剧有极大的受众群,马来西亚丽的呼声于1973年7月1日开始招收本土广播剧演员,在吉隆坡成立粤语话剧组,专门录制粤语广播剧。马来西亚本土创作的粤语广播剧剧本更加贴近本土民情,贴近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实际,在华人社群中引发了极大共鸣。“继粤语话剧组之后,马来西亚丽的呼声于1975年和1976年又分别建立了夏语话剧组和潮语话剧组。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推行‘多讲华语,少说方言政策,方言慢慢变成弱势语言,厦语和潮语话剧组相继关闭,只保留粤语话剧组。”自1997年12月31日马来西亚丽的呼声停播后,粤语话剧组转入988无线电台旗下,易名为988广播剧团。即使在娱乐生活丰富的网络时代,988电台中午12点的广播剧始终是各电台同时段的收听率冠军。

三、发展:在方言广播中一枝独秀,占据中文电台半壁江山

粤语是众多方言里最受马来西亚广播界青睐的汉语方言,除国营电台每天仅各播出5分钟的福建新闻、客语新闻和潮语新闻这几档方言新闻节目外,粤语广播已成为马来西亚中文电台中唯一保留的方言广播。闽籍华人虽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主要的构成,闽南语广播却未与闽籍华人的人数形成正比。One FM曾于2011年12月推出闽南语广播节目《快乐点》,节目开播半年随即夭折;Melody FM也曾于2014年1月推出闽南语节目《欢喜和气啦》,节目只持续播出一年。粤语广播从1938年发展至今,走过80余年历程,其顺利发展可归结为两点原因。第一,粤语广播繁荣景象的语言基础应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说起,当时马来西亚本土中文广播节目内容匮乏,中国香港正占据亚洲中文娱乐之鳌头。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马来西亚大量转播香港的粤语广播节目,加之此后香港电影、TVB电视剧的合力影响,马来西亚其他籍贯的华人也大多能听懂简单的粤语,这既影响了马来西亚中文电台语言选择的偏向,也为粤语广播奠定了受众基础。第二,马来西亚主要中文广播电台的总部皆设于吉隆坡,吉隆坡是广府人移民的聚居地,吉隆坡的华人社会长期通用粤语。从商业角度来说,粤语作为吉隆坡这一经济中心的华人通用语,逐渐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主要的商业语言,因而备受广告商青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文广播语言的使用。

粤语广播发展到今天,已经占据了马来西亚中文广播事业的半壁江山。马来西亚中文电台的节目在时长设置上,每个节目时长约为3至4小时,节目又下设若干单元,每个节目单元时长约1小时。笔者以节目单元为单位(个别节目未设单元,则以节目为单位),以2018年8月13日至8月19日这一周的节目单为例,统计了5家播出粤语广播的中文电台的节目单元总数、粤语节目单元总数、粤语和华语混合使用的节目单元总数、粤语节目(含粤语华语混合使用的节目)单元占比(见表1)。需要指出的是,马来西亚粤语广播中很多节目并非纯粹使用粤语进行播音、主持,而是根据节目嘉宾、节目主题的差异,在华语和粤语之间进行转换穿插。这种语言混合使用的情况在清谈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的数据统计将华语、粤语混合使用的节目纳入粤语节目单元占比的统计范畴。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马来西亚收听率最高的4家私营台中,粤语广播单元与华语、粤语混合使用的节目单元在所有节目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45%、60%、77%和82%的比值,这说明粤语广播在马来西亚中文广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四、受众:打通方言群边界,听众粤语水平不一

籍贯为广东且母语为粤语的广府人是马来西亚粤语广播最稳定的受众群。如前所述,受到中国香港娱乐文化的影响,早期的马来西亚中文广播以粤语广播为主,客家话方言群、闽南语方言群等华人各个次族群不受母语限制,也愿意收听粤语广播。因而,粤语广播的繁荣景象不单依托粤语方言群的听众基础,早已打破了马来西亚各个华人方言群的边界。

笔者于2018年8月10日至8月20日期间,借助马来西亚华人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对One FM電台的受众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随机抽取的100位听众中,有72位经常收听粤语广播节目,其中,仅30位(约合42%)是以粤语为母语的粤籍(广府人)华人,有21位(约合29%)是以闽南语为母语的闽籍华人,还有21位(约合29%)是以客家话、海南话等中文方言为母语的其他籍贯的华人。粤语广播的听众粤语水平参差不齐,并非都能流利使用粤语。在72位经常收听粤语广播的听众中,仅34位(约合47%)可以流利使用粤语,25位(约合35%)会说一点粤语,其余13位(18%)则识听,不识讲。作为族裔媒体中的方言广播,马来西亚粤语广播并未局限在粤语方言群中传播,其传播力已覆盖各个华人的次族群,吸引着不同粤语水平的华人听众。

马来西亚粤语广播虽有较稳定的受众群,但随着马来西亚华人所面临的多语困局的不断演化,新生代华人群体在普通话、汉语方言、英语和马来语中的选择困难加剧。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而言,马来西亚华人的母语已经出现由汉语方言转向英语和普通话的趋势,马来西亚粤语广播也面临受众流失的危机。

五、结语

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话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海外华文媒体也是中华文化“展形象”的重要平台。在马来西亚中文广播产业中,粤语广播是方言广播中的一枝独秀,是马来西亚珍贵的多元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尤其是广府文化重要的传播平台。粤语广播的发展受到中国香港广播内容和娱乐产业的影响,得益于粤语作为吉隆坡大都市中华人通行语的语言地位优势,折射出马来西亚华人对粤语乃至粤文化的认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马来西亚粤语广播或许可大力开启与广东省的合作,共同讲好中华故事,传播粤语文化,实现内容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在传承方言与延续文化过程中建构海外华人想象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彭伟步. 海外华文媒体构建“一带一路”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及其实施路径[J]. 国际传播,2017(1).

[2]庄国土. 论早期东亚华人社团形成的主要纽带[J]. 南洋问题研究,2010(3).

[3]王国璋. 马来西亚的多语现实和马华地语言困局[J]. 思想,2018(28).

[4]郭彦,陈宏昌,彭伟步. 传承与超越: 海外华文传媒历史与现状分析[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

[5]彭美君. 方言广播:消失的方言,消失的年代,不变的情怀[N]. 星洲日报,2018-05-27.

猜你喜欢

呼声粤语华语
粤语学堂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植树节里小鸟的呼声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倾听人民呼声 回应群众期待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