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的影响评价

2019-04-20李育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医护出院下肢

李育芳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山西 晋城 048000)

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胃癌以及直肠癌等,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治疗、内镜下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且应用最多的方法。不过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患者需要行消化道重建,术后会出现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以及营养不良等;同时,由于术中血管壁受损,术后卧床使得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癌细胞激活了凝血系统等原因,使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风险显著增高,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处理,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并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安全[1]。文献报道[2],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在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病情详细了解,而且多是被动性的执行医生医嘱,难以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医护一体化为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一种共同合作且可靠的过程,在整个就诊过程当中医护双方全面合作,通过合理分工实现相互促进,进而促进患者疾病转归[3]。本研究分析了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对下肢DVT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肠镜或者胃镜取活检明确诊断,并行直肠癌、结肠癌或者胃癌根治术。排除术前存在下肢DVT、下肢活动受限或者存在沟通障碍者。120例患者中,将2017年1月收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于围术期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术前1天责任护士进行访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告知术后下肢DVT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在床上学会下肢抬高运动以及踝泵运动。术后,责任护士通过Autar评分标准[4]对患者下肢DVT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参照Autar评分结果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抬高运动、穿弹力袜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研究组给予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主要由管床医生、责任护士以及顾问护士组成,其中顾问护士为小组组长,负责参与本组患者的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方案更改等,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指导责任护士制定护理措施,出现共性问题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组织本组护士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等。责任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并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顾问护士对健康教育宣教的落实及效果进行监督,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以及床边查房,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管床医生则负责患者的全部诊疗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1.2.2 术前 顾问护士在与管床医生查房前要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各项检查结果,包括D-2 聚体以及凝血功能4项等;在与管床医生查房时,向患者讲解下肢DVT的临床表现、危害以及主要预防措施,并发放床上下肢抬高运动及踝泵运动的分解图例宣传册;同时,顾问护士要督促指导责任护士的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及示范,让患者亲自演示,以确保患者完全掌握各项活动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1.2.3 术后 在手术回房后,责任护士通过Autar评分量表对患者DVT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如果Autar评分在15分及以上,则需要每3天评估1次;如果Autar评分在15分以下,则每周评估1次;根据患者术后情况,术后6 h内指导患者开始进行床上活动,并发放健康教育记录单,主要包括活动时间、内容以及完成情况等;顾问护士每天要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督导检查患者完成下肢抬高运动及踝泵运动的质量,随时辅导纠正;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出院前1天,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出院指导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定期复诊、适宜运动以及饮食、卫生等知识。

1.2.4 出院后 在患者出院2周内,由顾问护士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了表浅静脉曲张或者存在麻木、肿胀、疼痛等,及时告知医生并安排患者及时复诊,并随访患者的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1)DVT形成:术后每天定期测量患者的下肢周径,仔细观察有无静脉曲张或者红肿等DVT特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如果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实质性低回声等则提示DVT形成[5];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周内DVT发生情况。(2)DVT认知程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均为多项选择题,患者在所有答案中打“√”即可,答案错误计为1分,答案正确但不全计为3分,答案完全正确计为5分,该问卷满分在8~4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DVT认知程度越高。(3)护理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及早下床活动、定期开展床上活动等,患者自主完成所有要求为完全依从,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督促完成为部分依从,拒绝进行治疗及护理则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Autar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Aut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Autar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周内DVT发生率比较

住院期间及出院2周内,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周内DVT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2.4 两组患者DVT认知情况比较

研究组DVT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DVT认知情况比较( ,分)

3 讨 论

临床中,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准确了解自身疾病,进而达到更好地治疗及护理效果。传统健康宣教一般是由责任护士进行,不过由于专业知识等的影响,健康宣教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如果涉及到较深层次问题时,往往难以让患者获得满意答案。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指出[6],在预防以及护理DVT形成等方面,护理人员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了满意效果[7]。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中,顾问护士可以与管床医生共同查房,可以详细了解患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制定护理措施,确保了患者治疗护理的连续性、合理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通过实行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患者不仅可以接受到管床医生以及顾问护士共同传递的专业、全程的健康宣教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责任护士关于DVT的专业知识,更加了解患者治疗方案以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准确专业的DVT健康教育。本研究中,研究组DVT问卷评分为(34.17±4.2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提示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DVT认知程度。

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从患者入院之后即开始,由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方案,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解除疑惑,让患者及家属了解DVT的危害以及配合各项护理的重要意义等相关内容,从而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提示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主动进行踝泵运动等,从而有助于提高DVT的预防效果。

临床研究显示[8],血管内皮受损、下肢血流缓慢以及血液高凝为D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由于伤口疼痛、手术创伤大、麻醉等原因,在术后肢体活动减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逐渐减慢,从而提高了下肢DVT发生风险[9],本组患者中,术后第1天下肢DVT发生风险均为中度或者重度。于静等[10]的研究指出,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DVT发生率。相较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健康教育中,医护双方可以密切配合,通过共同查房等积极沟通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从而以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合理的健康指导,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从而增强了患者依从性,通过功能锻炼以及及早下床活动等,消除术后下肢DVT的风险。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2周内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DVT,显著高于常规组,提示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减少了DVT的发生。

综上所述,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减少下肢DVT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对下肢DVT的认知程度以及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医护出院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