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估
2019-04-20赵静,李丽
赵 静,李 丽
(新疆吐鲁番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吐鲁番 838000)
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都存在恐惧、焦虑、不安的心理,这种心理既影响了手术效果,也不利于预后恢复[1]。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作用理想,现作以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06例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106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纳入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研究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32:21,年龄33~75(62.6±5.3)岁,急性心肌梗死20例,心绞痛26例,冠心病7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9:24,年龄35~78(63.3±5.6)岁,急性心肌梗死16例,心绞痛30例,冠心病7例。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应用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重视依据治疗特征,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 心理特点分析
身体的不适和疼痛,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种种因素造成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加上对术中发生意外和术后后遗症的担心,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希望通过手术达到长期药物治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患者对手术期待过高及理想化。
1.2.2 护理方法概括
①在患者入院后和患者进行沟通,主要介绍医院环境、医护团队及技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疑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详细讲解手术的过程,通过创伤小、出血少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手术的优点肯定手术的可行性。②手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项,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团队及团队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进行手术时,手术室护士应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主动同患者交流,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在整个围手术期,根据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SDS和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分数值与心理状况成反比。采用问卷法测验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大于85分为非常满意,介于60-85分之间,为一般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于SPSS22.0中输入展开统计,患者心理状况评分采用(±s)表示,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理想。
表1 组间心理评分干预前后对比情况(±s,分)
表1 组间心理评分干预前后对比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3 67.65±2.84 54.66±3.05 67.84±3.86 52.71±3.04观察组 53 67.94±3.02 47.33±2.95 67.37±3.08 49.48±3.21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积极医护,护理满意度测验示为100%,对照组经测验为83.02%,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n(%)]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但是大多数患者出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长期服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对这种治疗方法的不了解,造成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既影响了治疗效果,也不利于预后恢复[2]。因此对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好的心情不但可以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同时有利于增进患者和医生的交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确定治疗的方向。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患者的满意实现自我价值,更加积极主动自我提升[3]。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100%。
综上,针对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促进护患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