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的效果及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研究

2019-04-20韦献萍林玉贞黄晓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康复

韦献萍,林玉贞,黄晓丹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但约有8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偏瘫是主要后遗症,会对患者的劳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2]。早期康复护理符合患者康复的需求,同时也可帮助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本次研究将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从45岁到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46±2.15)岁;偏瘫部位:右侧12例,左侧28例;病程为1~10个月,平均(5.02±1.23)月。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从44岁到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48±2.23)岁;偏瘫部位:右侧13例,左侧27例;病程为1~11个月,平均(5.08±1.26)月。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1)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综合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脑梗死偏瘫;(2)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完整,护理依从性良好;(3)本着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研究;(4)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符合医学研究的伦理要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进行常规训练指导。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先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脑梗死偏瘫患者多伴有生理性的损害,导致其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甚至完全需要照顾者的帮助,故而会产生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积极的疏导,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多给予其理解和鼓励,并让家属参与到心理护理中,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更加积极的配合完成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早期肢体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训练方案,从左立到站立再到行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20分钟,上肢锻炼采用使筷子、穿衣服、写字的方式,下肢锻炼采用被动或主动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方式。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指导其进行洗漱、如厕、淋浴等活动训练,让其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1.3 评价标准

(1)运用Fugl—Meyer量表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上肢总分为66分,下肢总分为3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越好,反之则表示越差[4]。

(2)运用 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5]。

(3)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越好[6]。

(4)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满意度问卷中共包括5个项目1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评估等级分为三级,1分表示非常满意,2分表示一般满意,3分表示不满意,计算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7]。

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若统计值P小于0.05,则说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Fugl—Meyer评分 BI指数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n=40)护理前 24.15±2.16 28.69±4.35 42.85±4.36护理后 64.28±2.49 62.52±4.47 65.74±5.48 t值 76.996 34.303 20.672 P值 0.000 0.000 0.000对照组(n=40)护理前 24.22±2.36 28.74±4.16 42.84±4.47护理后 38.74±2.45 45.16±4.18 53.26±5.28 t值 26.995 17.609 9.526 P值 0.000 0.000 0.000 t护理前组间比较值 0.138 0.052 0.010 P护理前组间比较值 0.890 0.958 0.992 t护理后组间比较值 46.241 17.941 10.372 P护理后组间比较值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3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8例,患者满意度为80.0%。经统计学处理,x2=4.114,P=0.043<0.05,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脑梗死的病患比例不断增加,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而中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特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

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干预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提高;第二,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本研究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体现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护理,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旨在加速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能够让脑梗死偏瘫患者意识到情绪对身体康复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8]。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可以在术后早期恢复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加速患者术后身体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康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