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账本研发的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
2019-04-20乔鹏程孙海荣
乔鹏程,孙海荣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2018年2月美国众议院召开第二次听证会,认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 “变革性技术”,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商业、金融、政府、会计审计效率的提升,厘清了关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真伪的质疑和发展方向。2017年以来分布式账本的研发与应用在中国持续爆发,在 “企查查”数据平台检索 “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或 “分布式总账”关键词可知,2017年中国新注册成立分布式账本相关业务公司3546家,占近5年(2014年1月—2018年3月)总和4325家的75%。当前分布式账本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在经济社会中公众通俗地将区块链技术与分布式账本等同起来,甚至与比特币这一具体应用混同起来,很多公众对 “比特币、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三个概念存在混用或模糊等同,事实上三者并不相同。
分布式账本作为引发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新技术之一,尽管目前的发展路径并不明晰,也困难重重,但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引发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社会变革[1]。分布式账本的启动并不困难,大量分布式账本相关公司的背后是资本的激烈竞争,在推动创新项目不断涌现。分布式账本的巨大前景吸引和加剧了项目之间、公司之间、行业之间、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找到了内在创新因素就找到了分布式账本研究的内在机理,所以有必要对分布式账本研发的创新驱动因素和实践路径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计量研究。
工信部认为,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发展路线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分析和平台技术体系研究阶段、分布式账本关键技术方案选型和平台具体建设阶段、分布式账本技术开源与平台运行优化阶段、技术实践应用试点与技术推广阶段[2]。中国分布式账本技术研究应当遵从国际研发规律,目前的经济管理实践发展正在加速促进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落地,未来全球经济扁平化和管理决策民主化及市场经济充分化,都为分布式账本发展成为经济的信息和信任基础铺平了发展路径[3-4]。另外,只要分布式账本在技术上做好研发,程序设计做到能保障账本记录共识的高效达到,且每个会计主体 (节点)能同步备份和更新完整的会计信息与数据,会计主体共同监督交易和会计记录的合法性,那么,分布式账本的巨大技术前景就能激发出相关研发公司的创新活力。具体在经济信息传递、网上数字资产转移、会计处理过程、会计资料网上传播、会计记录、业务认证、会计核算能力、大数据存储、运营管理等实践方面,能促使研发公司从内因和外因视角探索更优化的技术创新研发路径。现有研究更多是对分布式账本的技术特点、优势、应用前景进行介绍,深入研究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科技创新的较少。目前针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直接针对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展开[5-7],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对分布式账本的专利成果和研发主体进行计量与分析,应用QCA法对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的管理透明度、人才强度、资金支持、财务风险、技术话题性及其它影响因素等进行质性研究,进一步确定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的创新发展路径。
1 分布式账本专利成果统计与七大联盟研发主体现状
由于绝大多数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因此缺乏公开的统计数据。拥有分布式账本专利的公司相对是分布式账本研发较为稳定的公司,所以公司拥有分布式账本专利的情况是探寻研发主体和技术创新绩效的最佳线索之一。
分析分布式账本创新研发的核心主体、公司、联盟的现状情况,为分布式账本创新绩效和发展路径的计量中确定样本公司提供参考。为了分布式账本的研发与实践,全球成立了一系列技术联盟,这些联盟的成员单位名录的重叠部分即是分布式账本研发的核心公司与组织。据统计,比较知名的有: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 Ledger)、 “交易后分布式账本联盟PTDL(The Post-Trade Distributed Ledger)” “超级账本(Hyper Ledger)” “R3 CEV联盟”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CBRA)” “中国区块链基础保障联盟” “金链盟”等。本文根据这些联盟及其成员介绍的公开信息,整理出核心成员和参与其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情况(数据截至2018年2月20日),见图1。
由图1可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布式研究联盟的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国内事务所参与。说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感知到了分布式账本对会计相关领域的重大影响,并积极参与其中,以期获得技术主动和竞争先机。这值得中国会计实务界集体反思,没有会计信息的国际化与社会化,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与社会化。金融机构是全球七大分布式账本联盟中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一类,这与分布式账本率先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引发革命相关。分布式账本正在从1.0 “货币阶段”过渡到2.0 “合约阶段”,金融机构是分布式账本研发的主力。这启示会计领域的分布式账本研发和实践要向金融领域学习,并与其加强合作。从分析金融的分布式账本产品中寻找研究灵感。
全球七大分布式账本联盟中重叠的中国成员,即是国内分布式账本的核心机构。经统计发现是平安银行、万达网络、微众银行、乐视金融、万向控股、蚂蚁金融这6家公司及其下属部门。6家公司成为中国分布式账本研发和实践的领导者,也参与了工信部的中国首个 《中国区块链应用技术的发展白皮书(2016)》[2]和首个分布式账本标准 《区块链技术参考架构》的编写工作。
2 理论模型构建与QCA研究设计
2.1 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根据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中国分布式账本创新实践受诸多因素影响,分布式账本的理念是去中心化、运行自主、信息共享、主体平等、共识协商的互联网思维。根据主权分布式账本理论,分布式账本的创新驱动是在国家领导下,具体的研发和实践工作将由科技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它相关公司以市场自发的形式完成[9]。
分布式账本的创新和研究路径需要经过不断循环,这一长期循环过程需要公司拥有巨大资金投入、良好透明的运营管理、风险控制能力、技术话题性的营销、人力的大量聚集等才能实现公司的创新绩效[10],即研发公司需要更多资源投入[11]。调查发现分布式账本研发的主力是科技信息公司,这类研发公司的创新绩效结果是专利和著作权的拥有数量。所以通过专利和著作权的拥有数量衡量公司的 “创新绩效”是直接有效的手段[12]。另外,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极少是成熟的上市公司,难以获得公开的信息与数据,只能通过其它工具变量去测定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因素和实践路径的要素组合。
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需要对研究的新技术产品制造社会关注度和信息舆论,进行营销宣传[13],特别是对于分布式账本这全新的和难以理解的技术。新开发的产品能否在营销中获得 “技术话题性”,将会对公司与组织的 “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公司需要通过高效透明的运营管理手段保障新技术的研发[14],有效的管理将拓展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空间[8]。另外,大部分公司是创业型公司,只有透明的管理制度才能方便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所以,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会对 “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15]。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很难测量,需要通过检索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的经营管理信息数量,来判断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的 “管理透明度”。
根据技术迭代创新理论,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要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最终胜出,必是能将分布式账本底层技术与应用场景完美结合的研究团队[16],创新人才是关键。分布式账本研发团队可分为底层技术团队、底层技术团队+应用团队、纯粹的应用团队三大类[2]。分布式账本不同研究项目的核心差异是底层算法和设计理念的竞争[17],这都需要人的创新性劳动。由于分布式账本在国内是全新的技术理念,研究人才的招聘数量和力度决定着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结果[10],所以 “人才强度”是公司 “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分布式账本的研发与实践需要很长时间面对争议和讨论才能被公众接受,分布式账本的落地必将是一次持久战。根据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技术积累较弱的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的技术创新的盈利前景不明朗、资本回收慢[18],所以,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融资能力将决定公司的持续时间[19]。分布式账本技术从开发者和设计者视角,创新研究成本 “是很高昂的,甚至是很浪费的”,因为开发平台和维护系统需要巨额资本投入。 “资金支持”对公司的 “创新绩效”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如果存在 “财务风险”也将会对公司的持续和创新绩效产生致命影响。
2.2 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的理论模型构建
由理论分析可知,分布式账本 “创新绩效”和公司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10]主要是管理透明度、人才强度、资金支持、财务风险、技术话题性及其它影响因素[16]。根据系统论的观点[20],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构建成理论模型,见图2。
图2 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2.3 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的QCA研究设计
根据系统架构理论和整体理论的基本原理,Charles提出的QCA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能同时集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点,其原理是通过将多个分组的案例视为条件的 “组态”,用条件组态作为一个整体取代过去单一条记录的自变量、应用组态思想代替传统计量的净效应思想、通过案例的集合关系代替回归的数量相关关系[21]。QCA组态法使得多样本案例的因果复杂性关系分析在计量方法上得到实现,在数据上得到可信的有效计量支撑[22]。Tosmana软件是QCA案例组态定性比较常用的工具,Tosmana可用于清晰集的csQCA(Crisp-Set定性比较分析)和mvQCA(多值QCA)的计量分析[23]。本文对QCA方法研究的变量进行定义,见表1。
表1 QCA变量定义
3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3.1 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上文对分布式账本专利、研发主体、联盟情况进行了基本统计和分析,接下来的QCA研究以这些公司为研究案例样本。数据来源思路及处理过程如下:
第一步,2018年2月20日在Patent Cloud专利数据库检索 “Distributed Ledger”或者 “Block chain”,共获得1456条记录。
第二步,在1456条专利记录中手工统计专利拥有主体的中国公司或组织名称,删除外国公司的信息,并增加上文中分析的核心公司,共获得公司或组织名称157家。这157家公司或组织代表了目前中国分布式账本研发的中坚力量(涉及分布式账本经营的公司中拥有分布式账本专利的是极少数)。
第三步,通过 “企查查”网站、百度搜索等逐一查询收集QCA变量定义表中的信息,过程中剔除了大学、个人等非公司组织及信息严重不全及无法获得主要变量信息的公司,最终统计到100家案例公司的相关信息。
第四步,对100家案例公司数据进行审查、个别进行访谈、其他信息印证等方式的稽核。对案例公司进行编号,并对不同指标的统计值进行计算,归纳出变量所需数值。
3.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目前中国分布式账本技术研究的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这三大城市,它们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中心。
表2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统计值存在较大波动性,由中位数和平均值的对比可知,不同研发公司之间的指标值存在较大差异,初步说明分布式账本的研发公司存在明显的强弱之分,一个均衡稳定的研发群体尚未形成。
表2 100家案例公司的变量描述性统计
4 事实表的构建与矛盾项处理
4.1 构建事实表
将100家公司或组织的创新绩效(1个因变量)及管理透明度、技术话题性、人才强度、资金支持、经营管理风险 (5个自变量)这6个变量以中位数为分界点进行0,1赋值,具体过程如下:
(1)因变量 “创新绩效”,公司研发的专利和著作权之和的加权后数值,排序中位数是18件,大于18件的赋值为1,小于18件的赋值为0。
(2)自变量 “管理透明度”,公司经营管理信息条数排序中位数是9条,大于9条的赋值为1,小于9条 (含9条)的赋值为0。
(3)自变量 “技术话题性”,公司研发出的新产品引发的社会舆论信息条数除以产品数量,排序中位数是5.3条,大于5.3条的赋值为1,小于5.3条的赋值为0。
(4)自变量 “人才强度”,公司招聘技术人才的数量,排序中位数是6人,大于6人的赋值为1,小于6人的赋值为0。
(5)自变量 “资金支持”,公司成立以来融资的次数,1次以上的赋值为1,0次的赋值为0。
(6)自变量 “财务风险”,公司财务风险的信息记录条数,排序中位数是2条,2条以上(含2条)的赋值为1,2条以下的赋值为0。
事实表包含的变量共6个(26=64),64>100,所以5个自变量的个数在100的案例数量下是可以接收的。事实表采用布尔方程式原理进行赋值,赋值为1,意为该变量曾经出现;赋值为0,意为该变量没有出现。特别要强调的是 “财务风险”变量,0表示公司未统计发现财务风险,1表示公司发现有财务风险。由Tosmana软件对原始数据生成的事实表见表3。
表3 事实表(一)
4.2 事实表矛盾案例的进一步确认与处理
从事实表3中发现,存在三个案例的事实矛盾案例组合(C),即同一组自变量条件下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分布式账本的创新绩效结果,见表4。
经检查后发现,编号为82的案例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分布式账本专利研发数据还较少,但是发展趋势较强,于是将创新绩效重新归类为创新绩效较好。编号为19的案例公司因为信息披露较少,导致创新绩效被确定为较差,通过与公司访谈后,将公司绩效重新确定为较好。编号为42的公司经进一步确认,发现该公司已被其他公司收购,前期查询信息获得的创新绩效较好的判断是将收购其的母公司创新绩效纳入其中的,故将42号公司重新确定为创新绩效较差的公司。
事实表矛盾案例处理完毕后,由Tosmana软件重新生成事实表5。
表4 事实表矛盾案例情况汇总
5 Tosmana软件的QCA实证结果分析
应用Tosmana软件(Tosmana Version 1.54)的清楚集比较分析程序,设定创新绩效的输出值为1,进行软件计量。
5.1 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的必要性分析
Tosmana软件可以通过逐一计算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一致性数值 (Consistency)和覆盖率数值(Coverage),QCA分析下的变量必要性和充分性分析。
一致性是指所有案例在多大概率上共同承担,导致因变量结果发生的某个自变量。一致性数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是:
Consistency(Tj≤Sj)=∑[min(Tj,Sj)]∑Tj
(1)
覆盖率是指给定的自变量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出现,覆盖率数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是:
Coverage(Mj≤Nj)=∑[min(Mj,Nj)]∑Mj
(2)
单一自变量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见表6),所有自变量的一致性都小于0.9,即所有自变量都无法通过单一自身对因变量 “创新绩效”形成必要性的影响,任何单一自变量都不是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的创新绩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进行多自变量的结合分析。
5.2 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的组合条件分析
将应用Tosmana软件的QCA计量分析结果整理成表7。
表6 单一自变量必要性分析结果
表7 自变量条件组合分析结果(结果变量取值为1)
注:*表示 “和”的意思;~表示该自变量不出现时的组合情况;条件组合中没有提及某个变量,表示这个自变量出现或不出现都不会导致因变量的结果发生。
QCA分析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的结果表明,7个分析结果中覆盖率较高的有以下三种组合:
(1) “技术话题性*人才强度*资金支持”,即高技术话题性、高人才强度、高资金支持,这三个自变量的组合条件会导致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更高的创新绩效。技术舆论营销、技术人才招聘补充和公司融资能力是分布式账本研究公司的重要影响因素。
(2) “技术话题性*资金支持* ~财务风险”,即高技术话题性、高资金支持、低财务风险三个自变量会组合起来对公司创新绩效和发展路径产生影响。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应当对新技术产品能否制造社会舆论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十分关心。另外,技术话题性和财务风险存在自变量的组合关系,财务风险在原始数据中主要指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和抵押贷款等行为,这一迹象说明公司资金紧张。存在财务风险取值为1,不存在风险取值为0,所以公司应当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并进行技术话题性营销,这是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比较好的发展路径。
(3) “管理透明度*技术话题性*人才强度*资金支持*~财务风险”,即分布式账本创新研究公司的高管理透明度、高技术话题性、高人才强度、高资金支持、低财务风险,这些组合条件的同创建过程即是分布式账本研究公司的发展路径。当然这些条件要同时创造满足是十分困难的,组合条件的覆盖率低,也证实了这一点。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分布式账本的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发现:①中国分布式账本的研发从2016年开始井喷式发展;②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布式研究联盟的是普华永道、安永会、德勤,没有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金融机构是全球七大分布式账本联盟的主要参与者;③七大分布式账本联盟的中国核心成员是阿里的蚂蚁金融、万达网络集团、乐视金融控股、万向控股、平安银行集团、微众银行六家公司及其下属部门;④目前中国分布式账本创新的中心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⑤分布式账本研发公司存在明显的强弱之分,一个均衡稳定的研发群体尚未形成;⑥分布式账本研究公司的创新绩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⑦分布式账本研发创新驱动有三种重点因素组合方式,这也是分布式账本实践路径的备选方案。
研究结果证明,中国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中国特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平衡不同目标后做出判断。根据CAP理论,分布式账本研发的三个目标(可用性目标 、一致性目标、分区容错性目标)最终结果最多只能实现两个,所以中国分布式账本创新驱动和发展路径是这三个目标导向下公司的不断取舍过程。
政策建设如下:①参考 “监管沙盒模式”,政府应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引导,先期为创新划出边界和红线。 “分布式账本的沙盒机制”应包括为分布式账本服务的体制机制、市场公平、内部控制、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基础平台、技术支持、人才服务、会计准则、政策法规、应用场景、联盟匹配等。②根据产业经济理论,良好的投资机制形成基于科学合理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地区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引导等。分布式账本发展初期的投资风险较大,主要投资力量是风险投资机构,目前分布式账本并不适合全民参与投资,要防止过度投资的经济泡沫和部分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形成经济泛滥。③根据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分布式账本研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政府引导、资本投入、社会参与、科技创新、高校与科研机构入股的多源智力支持,最终促进与政府主管机关、商业应用界、学术科研界三方的密切合作。④解决目前制约分布式账本发展的瓶颈,如技术瓶颈、分布式账本的未来可扩展性、分布式账本平台高性能数据交换、解决共识机制延迟问题、系统的高能效自主运行、解决应用场景受限问题、化解数据安全性担忧、提升分布式账本的应用性能表现等。⑤在技术发展的硬件基础方面,强化建设会计大数据中心、通信基本网络、海量存储空间、高速宽带、高性能云计算等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