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形成机制:基于拓展的MOA模型
2019-04-20薛嘉欣刘满芝赵忠春李宗波
薛嘉欣 刘满芝 赵忠春 李宗波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州 221116)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一背景下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个体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Steg& Vlek,200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个体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Kalamas,Cleveland,& Laroche,2014; Schröder & Wolf,2017; Truelove,Carrico,Weber,Raimi,& Vandenbergh,2014; Werff,Steg,& Keizer,2013b),正因如此,才驱动了亲环境行为领域(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的相关研究得到长足发展。探讨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这对于引导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首先整理归纳众多研究中关于亲环境行为的定义及其解释,并从多个角度阐释其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地,本文拓展了MOA模型,从动机、能力、机会和环境四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明确各因素的涵义及其在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中发挥的作用,阐述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综合回顾亲环境行为研究现状之后,进行总体评价并且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 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
2.1 亲环境行为的内涵
不同学者从不同观测角度定义了亲环境行为。偏向于短期效应和个体层面的研究认为,亲环境行为的本质是通过有效减轻环境问题实现环境改善,并且分别从增强行为正外部性、降低负外部性界定亲环境行为。强调正外部性的研究认为,亲环境行为是指在个体获取环境物质能量的过程中,能够对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平衡产生积极溢出的行为(Lee,Kim,Kim,& Choi,2014)。而相应地,强调负外部性的研究则从缓解问题的角度认为,亲环境行为是减少或消除个体自身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行为(Catlin & Wang,2013)。
相比之下,另一些研究的视角则更加宏观,偏向在更长的一段时期中从社会层面界定亲环境行为(Bockarjova & Steg,2014; Kollmuss& Agyeman,2002)。此类定义的主要思想是,亲环境行为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最小化,是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并且认为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核心任务是构造环境稳态友好型的社会。由于其宏观视角,在个体与社会关系层面上,这种定义方式倡导为集体和环境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将社会环境诉求纳入到个体生活方式的抉择中(Klöckner,2015)。 综合来说,亲环境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范畴,是意图导致或已经导致个体、组织与社会环境福利增加,降低环境负面影响进而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2 亲环境行为的外延
相对于内涵,以往研究对亲环境行为外延的界定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不同视角下亲环境行为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依据亲环境行为的行为成本,可以划分为低成本亲环境行为 (回收节能,环境激进主义等)和高成本亲环境行为(亲环境购买行为,良好公民行为等)。而从行为方式角度,亲环境行为有直接、间接两种模式。直接亲环境行为旨在用具体举措直接改善环境,其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加凸显,往往是瞬时的区域内行为。如低碳饮食、节约行为、替代交通等 (Bamberg & Möser,2007; Moisander,2010)。间接亲环境行为则要借助社会资本等必要条件,通过鼓励他人或组织采取直接行为而实现亲环境的目的,其成本相对较高但影响深远,是长久的区域间行为,如环保变革领导模式的构建。
此外,从行为主体角度考虑,亲环境行为可分为私人行为与公共行为(Stern,2000)。私人行为包含个体(节能行为等)、家庭(家庭消费等)、社会组织(减耗减排,企业废料回收等)三个维度。需要注意的是,私人行为并非指的是私人领域下的个体行为,公共领域的某些亲环境行为也可以被称为私人行为。公共行为是社会组织甚至国家主导的社会性质的行为,如环保法律法规制定、社会环保行动等。公共行为间接产生环境效益,私人行为更为直接,有效的私人亲环境行为是公共行为作用发挥的基础,公共亲环境行为能够示范引导私人行为。
3 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
MOA (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模型是Ölander和Thφgersen在1995年提出的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他们认为个体行为相较于个体意识决策行为更像是一种习惯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他们指出将能力与机会因素纳入到模型中会提高模型的预测水平。至于MOA模型的动机组分,Ölander和Thφgersen建议将心理学中的相关变量整合到动机模型中。因此,根据MOA模型,可以将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三个变量因子,即动机因子、机会因子与能力因子同时整合到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的单一框架内。需要注意的是,MOA模型主要的研究角度还是从个体行为的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入手,也就是如动机、知识、价值观、态度、情感、责任意识、经济条件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Cottrell,2003;Kollmuss& Agyeman,2002;Liobikiene & Juknys,2016;Montano,Kasprzyk,Glanz,Rimer,& Viswanath,2008)。然而,个体的行为还会受到一般环境因子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文化、组织等(Bamberg& Möser,2007),这是MOA模型需要拓展和深化之处。
研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是干预亲环境行为的先决条件。然而,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拓展MOA模型以更全面地解释亲环境行为十分必要,这对于个体、群体研究以及进一步考察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来说有很大的理论价值。本文基于MOA模型,进一步归纳影响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心理学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Gatersleben,Murtagh,& Abrahamse,2014;Werff,Steg,& Keizer,2014a,2014b;王建明 ,吴龙昌,2015),肯定情感、自我认同等在亲环境行为中发挥的作用,提炼出行为动机、价值观念、环境态度、道德规范、自我认同等七个因素共同构成动机因子的组分。此外,作为个体层面上的主观先决条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能力因子被总结为知识经验与依赖惯性两个因子。相较于动机因子,本文中的能力因子保留了MOA模型强调惯性行为的发生机制,并且在机会因子中肯定情境条件、成本收益等个体层面上的客观先决条件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 (Shen,Ochoa,Shah,&Zhang,2011; Wang,Liu,Hansson,Zhang,&Wang,2011)从宏观的角度展开,故本文基于MOA模型引入环境因子,进一步完善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提出E-MOA模型。
3.1 动机因子
3.1.1 行为动机
个体行为动机是直接或间接促成行为的激励因素,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执行亲环境行为中获得的自我满足感,是个体主观上积极自主的动机形式,并非是受到物质得失、外在奖惩的被动消极的外在动机形式。内在动机具有两个维度,分别是基于享受反映个体意愿的内在动机,与基于义务反映个体规范的两种内在动机类型(Lindenberg,2010);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基于趋奖避罚而实施行为的被动动机,外部动机较强的个体更加关注行为的成本收益,更愿意执行低成本高回报的亲环境行为(Gorozidis& Papaioannou,2014)。实际上,亲环境行为是内外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内部动机与亲环境行为显著相关并且更为稳健,而外部动机的激励作用以短期效应为主。但是,过于强调外部动机会损害内部动机对亲环境行为的机能。相反,内部动机则通过提高环境认同以及提高个体责任意识,进而促进亲环境行为持续稳定地实施(Truelove et al.,2014)。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者按照内部动机的强弱建立了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实施亲环境的自我决定越强的时候,即内部动机效应越大时,个体会更加频繁地实施种类更加丰富的亲环境行为 (Deci& Ryan,1985;Deci& Ryan,1987)。
3.1.2 价值观念
环境价值观是个体环境行为的最稳定的且长期的指导准则。价值观来源于自我构念,反映个体所重视的成分与理想人格,是解释个体、群组之间异同点的有效工具 (Werff et al.,2013b; Zhang,Zhang,Zhang,& Cheng,2014)。亲环境行为研究常常将价值观分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生态价值观等三种。利己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的态度、行为会有消极影响,利他主义、生态价值观则能够激励亲环境行为,且生态价值观与亲环境意图有更强的相关性(Hurst,Dittmar,Bond,& Kasser,2013)。相较于其它变量,价值观是亲环境行为较好的预测变量,拥有正向价值观的个体或群组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价值观还会通过态度、自我认同等中介变量最大程度上影响行为。此外,环境价值观能够强化环境知识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在较强的生态价值信念下,环境知识与购买亲环境产品的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更加明显。然而,价值观不能完全解释亲环境行为,其它制约因素也会影响行为。但是相较于一些外在因素,内在生态价值观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会更深远(Gadenne,Sharma,Kerr,& Smith,2011)。
3.1.3 环境态度
环境态度是个体对环境偏好的反映,是一种通过喜好评判环境的心理倾向。环境态度来源于环境价值观,会产出动机、承诺、行为意图等,是实现环境保护与改善的复杂感知体 (Milfont& Duckitt,2010)。 环境态度对动机和行为有显著影响。有研究认为,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之间正相关(Straughan& Roberts,1999);但是,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呈负相关状态(Cottrell,2003)。多数研究认为态度通过和意识、信念、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影响亲环境行为的复合机制。如通过干预意图、设立预期情绪等产生与控制个体行为(Fishbein& Ajzen,2011; Schröder & Wolf,2017)。 综合来看,单独用态度来预测亲环境行为是贫乏的,态度与行为意愿之间的高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意愿与行为之间的高相关性。资源等客观条件在其发挥作用机制中起调节作用,社会期望与社会规范等也会造成影响,故积极的环境态度并不是激发行为的充分条件(Montano et al.,2008)。
3.1.4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指个体对行为道德正确性的感知判断,它反映了行为主体的自我期望,强调了行为主体参与亲环境行为的道德责任(Schwartz,1977)。道德规范对于亲环境行为的作用在于,个体或集体对亲环境行为的道德规范感知越强烈,行为主体就越倾向于实施这样的亲环境行为。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道德规范是行为的充分预测变量,却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它需要通过意图、动机、情感作用引起亲环境行为变化 (Bamberg & Möser,2007; Stets &Carter,2012)。作为中介变量,道德规范在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这一因素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同时,又会反过来强化环境态度(Werff,Steg,& Keizer,2013a)。总体上,随着道德规范的强化,个体会将道德规范进一步内化为道德义务与责任归属感。这种内化作用驱使个体会更加关注行为结果及其影响,进而促进亲环境行为。在这样的效应下,一个具有高道徳规范的个体,即便是面临更高的行为成本投入,也会参与亲环境行为。但要注意的是,在较长的时期中,道德规范所发挥的作用会因为不断适应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得弱化,甚至在某些状态下会消除道德规范的影响。
3.1.5 自我认同
环境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自己的亲环境行为,反映个体所认同的人生追求和重视的事物。自我认同与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价值观反映的是个体理想中的自我,而环境自我认同是依据过去行为判断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环境自我认同更可能反馈真实自我(Werff et al.,2013b,2014b)。自我认同不仅仅受个人价值观、信念、环境偏好的影响,还由社会期望、社会规范等社会因素共同决定,自我认同会促使个体形成与之相符合的自我期望(Cornelissen,Dewitte,Warlop,& Yzerbyt,2007)。因此,环境自我认同是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可以通过增强个人主观规范、亲环境动机、环境态度、自我效能等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实施,高环境自我认同感会驱动个体实施更加积极的亲环境行为(Gatersleben et al.,2014; Lacasse,2016)。 这种效应甚至是在没有外在激励下,拥有高环境认同的个体也会倾向于实施亲环境行为(Werff et al.,2013a)。但是,也有研究 (Dunlap,Liere,Mertig,& Jones,2000)表明,当把自我认同纳入到回归模型后,并不能更好地预测亲环境行为。
3.1.6 意识感知
环境意识是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包括环境行为感知与环境问题感知两个维度。行为感知是指个体对行为实施的难易程度、行为影响大小的感知,后者是对环境现状、环境问题严重性的判断 (Hurst et al.,2013)。环境问题感知与环境行为感知受到空间距离感知与心理距离感知的影响。相对于边远地区环境问题,个体认为当地问题更为严重;个体对行为的心理距离感知比实际距离要遥远得多。但是心理距离越近,环境感知越强,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的感知距离就越低,从而个体就越有可能采取亲环境行为。总体上,当感知到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可能性越大,环境问题越严重,则越会推动个体调整行为动机,从而促进实施亲环境行为(Uzzell,2000)。当然,也有研究(Truelove et al.,2014)发现,行为感知会受到其它抑制因素的制约,往往不会转变为积极的行动。但是综合来看,环境意识是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体的主观规范、环境关心是环境意识的结果。通过激发个体实施行为的道德规范、个体责任感等,环境意识进而影响亲环境行为。当这种影响力足够大,乃至超越成本收益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时,会导致个体逐渐形成亲环境行为习惯,更加偏好实施亲环境的行为 (Hines,Hungerford,& Tomera,1987; Schwartz,1977)。
3.1.7 情感特质
情感研究主要是针对较为稳定、持久的情感,而不是利用波动、瞬时的情绪对亲环境行为预测(王建明 & 吴龙昌,2015)。情感作用来源于认知,也反作用于认知。行为的内在归因往往会引起个体情绪的反馈,从而会影响行为主体对环境问题、成本收益等的认知评估,因此个体主要受个人的情感偏好影响采取亲环境行为(Bamberg& Möser,2007;Steg& Vlek,2009)。作为中介变量,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特质、社会规范等因素会通过影响个体对行为的情感,进而影响意图、个人规范、习惯等抑制或促进亲环境行为 (Onwezen,Antonides,& Bartels,2013; Barrick,Mount,& Li,2013; Hirsh,2010; Baumeister,Vohs,DeWall,& Zhang,2007;Kollmuss& Agyeman,2002)。此外,情感是个人规范对亲环境行为的调节角色,在个人负面情感较弱时,态度、道德规范等变量会更明显地预测亲环境行为意愿(Han,2015)。但是,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并不完全。这是因为部分情感因素作用只是瞬时的,所以在研究中需要将情感结合到其它变量的预测模型中,这会增加情感对亲环境行为的预测能力 (Koenig-Lewis,Palmer,Dermody,&Urbye,2014)。
3.2 能力因子
3.2.1 知识经验
环境知识是辅助个体识别与环境相关概念的资源、信息与能力的总称,包含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客观知识是描述行为主体实际掌握的知识,而主观知识是个体主观上所认可的知识(Raju,Lonial,&Mangold,1995)。掌握环境知识是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亲环境行为能够反映个体的环境知识(Kollmuss& Agyeman,2002)。如果个体掌握越多的环境知识,则会加大其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可能性。相反地,如果缺乏环境知识,甚至是掌握逆向信息,个体的亲环境行为会受到影响(María Azucena Vicente-Molina,Fernández-Sáinz,& Izagirre-Olaizola,2013)。另外,环境知识使行为主体更加清楚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和环保动机,从而会驱动亲环境行为的实施(Zsóka,Szerényi,Széchy,& Kocsis,2013)。 但是 ,研 究 (Diamantopoulos,Schlegelmilch,Sinkovics,& Bohlen,2003; Kaiser & Fuhrer,2003)表明,掌握环境知识与实施亲环境行为有时候并不一致,丰富的环境知识可能会导致环境意识、亲环境行为意愿的增加,但不一定能够最终导致亲环境 行 为 的 产 生 (Diamantopoulos et al.,2003;Kaiser & Fuhrer,2003; Martin & Simintiras,1995)。尽管如此,环境知识仍是关键变量,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没有环境知识就不可能实现亲环境行为。接受更高教育水平的个体能够更好地意识到潜在危害,也会伴随着责任意识、知识水平、价值观的改变,是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AdomBent,2013)。
3.2.2 依赖惯性
依赖包含路径依赖与场所依赖两个维度,路径依赖是指个体进入某一行为路径就会对此产生依赖的现象。路径依赖由过去的行为所形成,并通常以此为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是指在类似的情形下,个体会选择重复实施某一行为,体现了个体品质与动机等更深层次的心理变化 (Wood,Quinn,& Kashy,2002)。场所依赖包括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表现了个体对所在场所的认可(Scannell& Gifford,2010)。 依赖与亲环境行为显著相关(Thφgersen & Ölander,2003; Verplanken,Aarts,Knippenberg,& Knippenberg,2010)。路径依赖会通过影响自我认同、道德规范等影响亲环境行为,有很强的导向机制。尤其是个体在实施不同种类的亲环境行为组合,或者某种独特且较为困难的亲环境行为时,路径依赖的解释效力更为明显 (Werff et al.,2013a,2013b)。 但是,路径依赖也会存在反作用,当过去所实施的亲环境行为产生反效果时,个体可能会降低对自己的行为期望、自我效能等,进而逃避继续实施亲环境行为 (Klöckner,Nayum,&Mehmetoglu,2013)。同样地,场所依赖对亲环境行为也有显著性影响,较高场所依赖的个体更倾向实施亲环境行为。研究(Vaske& Kobrin,2001)表明,个体的场所依赖比环境行为感知对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假定价值观、态度等一致的条件下,有较高环境认同、场所认同的个体会更加重视实施亲环境行为。
3.3 机会因子
3.3.1 成本收益
成本收益基于经济人假设发挥作用,资源稀缺致使个体关注成本收益。成本收益是个体决定实施亲环境行为的考虑因素,通过经济刺激的方式会驱动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Chan,1998)。经济刺激对于亲环境行为来说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实现,即便是临时微妙的成本变动或资源变动,个体的亲环境行为也会受到影响。相应地,个体的收入提高也会驱动亲环境行为,因为其变相地降低了行为实施成本。同样的道理,社会奖励与引导机制相结合也会进一步导致亲环境行为的产出。除了直接影响外,个体对行为的成本收益的评估也会影响自我认同。当参与成本较高的亲环境行为时,个体的环境自我认同会被有效增强(Gneezy& Norton,2012)。然而,成本激励作用也有两面性。在激励发挥到位的前提下,行为主体会坚持实施亲环境行为。但是一旦这种激励被停止或者撤销,个体的环境动机、环境自我效能感等就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萎缩亲环境行为的实施。
3.3.2 情境条件
情境条件指个体在实施行为中所遇到的特定情形与环境,是对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最关键的外界因素。某些意义上,增加机会的可得性与便利性等情境因素相比于个人规范、社会规范等更容易推动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情境条件有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客观情境是客观存在的情境,会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主观情境是由个体主观感知的情境,会受到个体偏好、价值观的影响而有所不同(Ajzen& Fishbein,1996)。情境变量在塑造亲环境行为中有重要的作用,有利情境会降低亲环境行为实施门槛,不利情境会约束其它影响变量在促进亲环境行为中发挥的效用。 研究(Derksen& Gartrell,1993)发现,在那些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区域,亲环境行为会比那些没有该类服务设施的区域更加容易实施。另外,情境条件往往通过与动机、价值观等交互作用影响行为。在有利情境条件的调解下,行为主体一旦被激发起环保动机与生态价值观等,就更可能会实施更高水平的亲环境行为(Barr,2007)。
3.4 环境因子
3.4.1 自然条件
与个体成长或现居环境相关的一切自然条件因素被视为自然条件。正向的自然条件可能会从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等方面激发亲环境行为 (Ryan et al.,2010),过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会增加个体的亲环境意识。处于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下,环境体验会更好地帮助个体感知环境与实施亲环境行为。同样,居住在城市和工业地区的个体因为面对更严峻的环境问题更容易接受亲环境行为。随着城市面临环境风险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居民会感受到健康威胁,从而会更加意识到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必要性(Shen et al.,2011)。
3.4.2 经济发展
Wang等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在发达的经济体中,人们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感知在过去的十年急速增长(Wang et al.,2011)。 而在新兴的经济体中情况则不同,在一些像巴西和墨西哥这样仍处于工业化增长进程的经济体里,人们的态度、对环境的评判标准往往与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环境压力并不匹配,因而会导致人们忽略环境,片面追求工业化增长,而工业化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又会逐年上升。高经济环境下的行为主体会更注重环境问题与亲环境行为的实施,这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观点相吻合。
3.4.3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社会连带的综合,源于连带的建立、维持与资源交换,有社会认知与社会结构两个维度:认知性维度包括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等;结构性维度是指刺激集体行动实施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制度等 (Adler,2002;Harpham,Grant,& Thomas,2002)。社会资本在塑造个体亲环境行为中有关键作用,高层次社会资本的人因为有高社会共识、社会原则、社会关系而能够更好地管理环境资源(Jones,2005)。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个体价值观、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大量研究(Liu et al.,2014; Ballantyne,Connell,& Fien,1998;Chan,1998;Cialdini,Kallgren,& Reno,1991)聚焦于社会规范影响亲环境行为的机理,社会规范往往被作为中介变量影响行为,主要通过内化为个人规范、环境意识等改变亲环境行为。相对地,结构性社会资本也会影响个体实施亲环境行为。正式关系下,制定好环境目标,参与亲环境行为会更加积极(Catlin& Wang,2013),而非正式关系会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偏好等预测亲环境行为。不少研究关注这一变量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通过代际影响,父母亲的环境价值观、态度、行为等会不断传递给下一代(John,1999; Whitbeck & Gecas,1988)。 并且这种传递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学习相关知识的青少年也会反过来促进家庭亲环境行为的实施(GrodzinskaJurczak,Bartosiewicz,Twardowska,&Ballantyne,2003)。
3.4.4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于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并不常见。事实上,文化环境影响环境价值观、行为偏好、社会规范等,从而会影响亲环境行为的实施(Kalamas et al.,2014)。Diamantopoulos指出,法律、文化环境等不同国家的特定因素,在解释这些国家消费者亲环境行为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中有很好的作用(Diamantopoulos et al.,2003)。张庆鹏等认为行为,主体对环境问题的反馈,会折射出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内在的知识、信念与动机系统(张庆鹏,康凯,2016)。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亲环境行为领域的研究颇丰,本文基于前人丰硕的科研成果,引入环境因子拓展了MOA模型,就亲环境行为的理论研究进行更为系统、整体地论述。
从研究主客体来看,不同研究对亲环境行为的界定各有标准,通常将亲环境行为具化为回收行为、环保组织公民行为、绿色购买行为、节能行为等,往往不能全面反映亲环境行为。研究主体往往也受到人口统计变量、地理区域变量的限制,研究结论往往在特定范围内有较强的代表性,比较集中在对组织成员与学生群体的研究上。
从研究范围来讲,需要进一步挖掘心理变量,增强模型对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力。对于环境因子(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的研究较少,缺乏深入讨论,这也是MOA模型所疏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融合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学科的理论成果,应用其思想、方法、结论研究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增强研究结论的综合性与普适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多以静态的方式对亲环境行为展开研究,缺乏运用追踪性纵向数据,动态地分析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有待于向更为真实的现场研究转变,并开发更客观实际的评判方法;理论研究更多从定性角度进行总结,缺乏定量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借助Meta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亲环境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
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来看,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时发展。大多数研究着重于进行理论研究与机制探讨,未来需要将理论研究的成果逐步向政策制定、教育等应用领域拓展,将理论研究应用于指导环境政策,提高人民环境素养,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最后需要注意,成熟的理论是在西方国家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研究人员要注重本土化研究,结合中国实际的文化背景,如中庸思想、面子观念、文化混搭心理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将测量工具进行本土化修订,增强在中国的实操价值,得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与实际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