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瓶颈与对策

2019-04-19马文新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高效课堂

马文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影响到阅读教学效果,对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瓶颈及对策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应以读为主,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将分别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高校课堂背景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等方面,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基于这种情况下对语文阅读假性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自主性,无法体会到阅读教学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语文阅读教学丧失兴趣。

(二)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味采取理论灌输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基于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难以真正消化学习内容,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尽管一些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但由于使用不当,致使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提高。

二、高效课堂背景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理念影响,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教授更多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详情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难以集中,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据此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对阅读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对《桂林山水》这篇文章进行讲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其中,将桂林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师还应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先利用播放软件播放与草原相关的歌曲,并利用课件来创设教学情景,通过这一手段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对第一段内容进行阅读,从词汇语句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作品的全面理解,通过这一手段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奇心来组织相关教学活动,从而对真实情境进行设置,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鼓励,通过活动来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进行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可对表演活动进行组织,通过编排课本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内容,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之上,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无味。所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在语文课堂之上,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过程也应该由浅到深,在完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再将教学难点。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即在教学过程之中插入一些小故事或者其他的一些新闻之类的,调节教学节奏的同时,也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一些小故事、小插曲,加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尺寸,教学还是要根据自己课前备课情况进行,跟着教学目标走,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不能够舍本逐末,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不然就是一次失败的教学。

(四)教授更多阅读方法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仅仅依靠书本阅读无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看课外阅读书,采取多种阅读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中,不能仅仅注意阅读速度,应对优秀作品细细品味,对于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查阅资料来掌握,通过这一手段可提高阅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是有益的,教师应对课外书籍进行筛选,吸收更多营养。

(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还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对于学生而言想象力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创新人才的主要特点,据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时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实施中可利用插图、挂图来开展教学,使学生想象力得以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学习与发展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加以了解,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加以保护,对学生进取精神及主动意识充分激发,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倡导。据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加以重视,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对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加以鼓励,从而使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激发,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综上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许多问题,对语文教学效果造成极大影响。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还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掌握更多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21.

[2]戴艳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49-150.

[3]苏碧霞.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瓶颈与对策[J].学周刊,2013(21):166.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高效课堂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