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提升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

2019-04-19林赟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

内容摘要:经典名著是阅读教学的最好材料,其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对于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呢?1.对名著经典语段的仿写——通过模仿以汲取语言营养;2.对经典名著诗歌的改写——借助感悟让语言富于个性;3.对经典名著片段的提炼——通过概括使语言简洁明了;4.对经典名著片段的补白——还原思维以提升语言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语言构建与运用 语文核心素养 整本书

“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语言素养是人在与社会环境的接触过程中以学习的方式获得、提升的,所以,一个人接触、学习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素养。从学校教育角度讲,如果让学生多接触“削平了‘深度的”[1]像“一杯白开水”的[2]语言材料,或者说多读“通俗”档次[3]的、“流行”层面[4]的作品,那么,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就不可能有长足的提高;而如果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那些语言大师的作品,那么,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升就会大不一样。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名著历经岁月的考验[5],被证明是人类语言的最佳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阅读教学成了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在内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的基石”[6]。也因为这样,我们才进行了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7]。

传统阅读教学,学生是在“听讲>阅读>分析>总结>作业”的模式下進行学习的,这种学习的特点往往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其知识的增长和语言素养的提升都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在名著阅读教学实验时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学生能快速增长知识和提升语言素养的目的。这里,仅以高一级、高二级学生阅读的几部名著为例,谈谈如何在作为“整本书”的名著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

一.对名著经典语段的仿写——通过模仿以汲取语言营养

对于名著中的经典语段,需要咀嚼涵咏,反复体味。然而,要让学生真正品出“奥妙”、“精髓”[8],并从中获得语言养料,就要有实践性的仿写。

例如讨论《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学生对于曹操的深谋远虑与刘备的圆滑应变惊叹不已。于是教师提出要求: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个场景。开始时,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对人物对话进行翻译。这时经过课堂上的反复诵读品味,对比原文进行讨论,学生发现了这一经典文段的妙处——背景叙述上不动声色的铺垫,突显人物心理的神态、动作描写,对答句式统一带来的内容气氛上的层层递进,等等。此时,学生若再次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就会有不一样的“仿写”成果,即汲取了原作的语言营养之后的成果。

二.对经典名著诗歌的改写——借助感悟让语言富于个性

许多名著不仅有许多经典的场景,还有与之相衬的诗歌。诗歌的解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说难是因为理解诗歌需要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去,而单独一首诗提供的线索较少,较难让学生快速又深入地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这种困难在名著中却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因为名著情节环环相扣,诗歌往往随主人公“有感而发”,因此对于情节的掌握促进了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如果能及时地写下来,那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哈姆雷特》中王子“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就是一段特别精彩的诗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含义,我们布置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歌词,要求“歌词”琅琅上口。学生在阅读后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试着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改写了诗歌——“不是他不愿意结束无止境的旅途/而是已经忘了身在何处/谁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谁了解生存比命运还残酷/或睡或死后的梦让他踟蹰/鞭挞讥讽凌辱令他不忍回顾/顾虑使他都成了懦夫/盼望他没有忘记赶路”。在这首改编的歌词中,既有学生对于林夕《无间道》歌词的化用,又有对哈姆雷特独白的改编——化用歌词巧妙地解释了王子的彷徨,改编独白无缝对接了诗歌的内容。学生调动了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在改写中理解了人物,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三.对经典名著片段的提炼——通过概括使语言简洁明了

浓缩的往往是精华。这个道理对于名著阅读却不一定适用。因为名著的精彩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情节的生动和人物的丰满。一旦将名著片段进行概括,名著就可能变了味。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笔者还是进行了尝试。在布置任务之前,为提高学生兴趣,笔者举了B站“三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的热播视频作为例子,鼓励学生做最好的“剪辑师”,在概括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保留情节的精华。以概括《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例,关羽的故事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城斩车胄、屯山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攻拨襄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等等。限于篇幅,概括时无法一一细说,如何取舍就成了学生们讨论的重点。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决定将关羽的形象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来选取情节进行概括,例如,忠义——屯山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勇武——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在对比几位同学的“人物简历”后,学生学会了“相似情节找共同点概括,相同特点分析人物心里变化”的概括方法,语言表达也更为简洁明了。

四.对经典名著片段的补白——还原思维以提升语言素养

在日常的写作与口头训练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面临着无话可说或者表达困难的窘境。究其原因,是思维能力的不足所导致。或者说,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语言的运用,故要解决语言表达能力得先解决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名著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被视为重要教学方法的问题“讨论”上[9]着力。于是在名著阅读的讨论课上,常常有“你最感兴趣的是主人公的哪件事?为什么?”“你最欣赏主人公的哪方面的性格?为什么?”“你是否赞成主人公这么做?为什么?”这一类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的问题。不论是“感兴趣”还是“肯定或者否定”,学生做出判断的背后都是思维的过程。而对于“原因”的探究,可以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提升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其语言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阅读《富兰克林自传》时,有学生对于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如饥似渴地读书这件事印象深刻,有学生欣赏他“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还有学生谈起了自己“少时读书后来荒废”的遗憾,学生在讨论人物形象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而与书中人物相似的经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人物命运的感同身受也促进了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当笔者要求学生以“补白”的方式在书的空白处写下感悟时,学生的语言表达也显得更加真挚、流畅。

五.结语

总之,经典名著由于其“感性美与理性美”的高度统一[10]而成为阅读教学的最好材料,其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跟“杰出思想者亲密接触”,能让学生“用伟人的经验和思想看世界、看时代、看自我”[11],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12],而且对于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們必须有“榜样”意识[13],切实解决好自身“读书少”的问题[14],并积极“创设条件”[15],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去感受名著的语言,并让他们在掌握名著的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唯有如此,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了的语言瑰宝,才能化为年轻的读者们的血肉,融入他们的灵魂,指引着他们在人生路上从容前进。

参考文献

[1]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41.

[2]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2.

[3]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12.

[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2):24.

[5]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81.

[6]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

[7]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1-75.

[8]郑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3.

[9] (加拿大)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M].王威,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17:2.

[10]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04):8.

[11]姚佩琅.例谈学校读书节的功用、运作及局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33):11.

[12]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3):27.

[13]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5.

[14]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

[15]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8-12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重点项目《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ZQJK023,项目负责人:姚佩琅)

(作者介绍:林赟,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名著有效阅读教学的模式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