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2019-04-19章文宜代玉玲

新闻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网络流行语教育引导

章文宜 代玉玲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网络流行语;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基金项目】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6YQ12)。

信息时代,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空间的交流用语,被大学生推广、创造和传播。这种新文化的萌芽与传统语言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和冲击。以网络流行语为突破口,了解青年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青年与网络流行语的交互影响,针对性地改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增强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权是新时代的要求。

一、网络流行语折射大学生心理需求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语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环境中表达特殊的含义,其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字母(中英文)、符号、标点、图片、文字等。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认为流行语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在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代替而悄然消失的词语。[1]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影视综艺作品或区域方言演化,经过大学生群体创造性传播和刷屏式使用得以流行。经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代大學生在展示个性、宣泄情绪、获得话语权等方面的心理需要。

(一)网络流行语满足展现个性心理

改革开放带来市场经济空前发展,人们自主意识充分彰显,在此环境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具有猎奇求新,不安现状的心理追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期待用一些新鲜的词汇达到出众的目的,凸显自己的个性,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网络流行语意味着“一个新的语言世界,一个新的生活方式”。[2]大学生在创造和使用网络词汇时不落俗套,求新求变。如运用缩略语“人艰不拆”,原句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了”。类似的还有“累觉不爱”、“城会玩”、“然并卵”等。这些与现代汉语组词规则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现象催生了青年学生群体独特的交流方式。巧用派生词,如“学生党”、“考研党”等,大学生们巧用这类传统词汇来标榜自己的身份特征。创造新词汇,如“蓝瘦,香菇”指的是“难受,想哭”;“伐木累”指的是“Family(家庭)”;“种草、拔草”是指被人推荐的商品激起强烈的购买欲并将商品买回。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汇满足了大学生求异心理,在使用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二)网络流行语满足情绪宣泄需求

转型期的社会经历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面临教育、医疗、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各种矛盾,社会环境也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土壤。在大环境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竞争等多重压力,对社会情绪的捕捉也尤为敏感。有些网络语言显示了青年学生的负面情绪。比如在课业压力大,学生常用“郁闷”一词。对于比赛失利、考试挂科,一些学生表现出无所谓,说自己是“佛系青年”。网络的匿名性使一些学生的网上发言更加随意和情绪化。有些人为了发泄对周围环境以及现实生活的不满,或者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枉顾他人的感受,单方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社会争议性事件、娱乐热门事件中,网络“键盘侠”们在微博、贴吧各处留言,滥用缩语,制造粗俗化流行语成为了一种现象。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年大学生发泄负面情绪的解压阀,透过这些话语可以了解和研读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表达。

(三)网络流行语满足青年话语权需求

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拥有了麦克风。青年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常客,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或者青年群体关注的事件,他们积极发声。“元芳,你怎么看?”成为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表达质疑和诉求的经典句式;“我爸是我爸”,是现实办事流程中需要证明父子关系的累赘证明,引发了青年对权力部门的吐槽。为了走向网络文化主流,求得更多群体身份认同,很多与校园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应运而生。如“我可能XX了假XX”最初来自于电竞游戏圈,而真正让其火起来的是期末备考的学生,衍生出的流行语为“我可能复习了假书”,随后还有“我可能上了个假大学”、“我可能吃了假减肥药”等。这些贴近青年大学生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增强了青年网络话语表达的积极性,极大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青年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和话语表达空间,但是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其良莠不齐的内容会对正在形成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一)抵抗和反感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教育

传统的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言传身教,将他们的知识、技能、经验传递给学生。互联网传播使青年学生非常便捷地从网络获取知识,他们不再专注于课堂教学。网络文化对于学校“教授-叫兽”“专家-砖家”等原本教育界权威名词的污名化渲染和媒体报道形成的议程设置给青少年所带来的“刻板印象”,[3]使得他们不乐于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甚至对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发起抵抗。学生通过恶搞与戏谑的方式对一些经典文化如诗词歌赋进行另类诠释,消解了经典文化本身深度的含义。例如“秀恩爱,死的快”是对“爱而不藏,自取其亡”的改造;“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是对“欲图大事,莫拘小节”的另类解读;而“三人行,必有奸情”是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传统名言的颠覆。网络上流传的图书馆不开空调表情包、恶搞老师的表情包等,是青年大学生对于现实权威的反讽和抵抗,对学校育人和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粗俗化、娱乐化影响正确观念形成

网络平台的抽象化、虚拟化削弱了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监督功能,使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自由的语言环境。各种粗俗、不雅、反经典、反传统的言论野蛮生长。在年轻人群体聚集的QQ空间、贴吧、论坛等平台,充斥着自我发泄的污言秽语。一些荒诞、粗俗、不雅的词汇,不仅不利于传统汉语言的文明传播,反而会严重影响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导致他们价值取向和语言审美的退化,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快餐化、表面化干扰人格健全和完善

青年大學生容易沉浸在网络世界,有关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上网时间已经远超学习时间,外出时间。[4]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青年大学生网络社交中创造、复制、传播网络流行语,且为了追求新潮和快感容易出现不问根源和内涵只追求文字游戏的集体无意识现象,这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快餐化倾向和表面化特征。如果盲目效仿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空有饱满的情绪,却缺乏深刻的思想,会使交流过程中的情感互动、信息传递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沟通过程中不断使用表情包、颜文字,提高了交流成本,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交互动。口舌之快带来的娱乐狂欢,消解了理性思考的习惯养成,阻碍健全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长此以往,青年容易在虚幻的网络文化中迷失自我,丧失对正确思想观念的学习,且崇尚恶搞、戏谑文化,盲目跟风,这是马尔库塞所言“单向度的人”的典型特征。

三、高校教师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要求。透过网络流行语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趋势,引导青年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抵御网络流行语中消极社会心态和污化汉语言的负面影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改革和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应具备的能力。

(一)理念创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主战场,与传统思政课堂不同,网络的交互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在互联网空间开展工作,消解学生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抵触情绪。理念创新需要话语表达形式上的改变,即贴近学生需要和阅读习惯来传递教育内容。“南航徐川”、“琪人琪语”是高校辅导员开设的公众号,他们的很多文章在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思想教育内容上做了很好的结合,能以通俗化、趣味化、柔性化的语言来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分析他们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入党》《你说马克思主义没用,我就呵呵了》《想逃思政课的请举手》等,能发现他们将网络语言融在文中,让学生愿意接受;将整句改成散句,让学生读着不累;让道理含在故事中,让学生自己领悟;让情感散在叙事中,让学生能够有所触动。接地气的语言文化作品,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理念和思想价值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我情感。

(二)理论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理性发声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使得大学生的情绪表达更加及时和直观,他们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情绪性发言容易形成消极的社会舆论,很多学生轻信谣言,甚至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容易造成网络空间发言的失序,而对他人的肆意谩骂则更增加了网络暴力和戾气。在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为青年解疑答惑、疏导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关注国情大事,理智参与社会治理,在遵守法律,不传谣不信谣;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引导学生合理参与和表达情感。

(三)内容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选择能力

很多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照单全收,其中包含的污化汉语言的词汇,也成了学生的日常用语。这不仅不利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播,还会干扰学生文化继承和选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6]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是青年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的文化基因。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人格修养论、价值论、道德论、教化论、知行论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网络流行语是新时代语言文化的创新,反映着青年学生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但缺乏对优秀传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选择,会使青年在传承优秀语言文化时造成缺位。因此,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青年规范化使用语言文字,提升个人文化选择能力。

网络时代,潮流迅速更迭,网络流行语也是新旧更替。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不断更新的网络流行语中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特征,及时针对青年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反映的思想情绪做出回应和引导,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凝聚广大青年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注释:

[1] 胡明扬,张莹.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J].语文建设,1990(01):36-40.

[2]王佳鹏.在狂欢感受与僵化结构之间——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青年的社会境遇与社会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6(04):83-89.

[3][4]谷学强,刘鹏飞.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响与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2017(06):41-4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6]习近平.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2017-02-13)[2017-02-13].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213/c385476

-29075643.html

(作者:章文宜,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代玉玲,安徽工程大学2015级学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网络流行语教育引导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