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班级群助推家园有效合作探析

2019-04-19黄锋美

成才之路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合作家园沟通

黄锋美

摘 要:幼儿园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也希望自己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中,教师要通过及时上传幼儿在园表现、与个别家长约谈、增设专栏等形式,实现家园沟通的快捷有效,建立相互真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班级群;有效合作;家园沟通;集体交流

中图分类号:G611;G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9-0013-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家长们都会熟练使用QQ、微信进行聊天,发表日志等。因此,教师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正好可弥补家长无法来园、无法及时了解情况、无法参与活动的遗憾,实现家园的有效沟通,合作共育。

一、及时上传,实时了解

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及参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用自己的言行获取家长的信任,以心换心。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也很少有机会和教师当面沟通,但这不等于他们不关心孩子,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家长们只是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困境中,而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及时上传一些孩子的资料,正好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他们看到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就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发展,这对他们来说是喜之又喜的事情。

如果一直拿着照相机拍摄,对教师来说费时费力,也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在每天清晨,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孩子的年龄等确定当天的拍摄个体、拍摄内容、活动现场、游戏环节等。例如,在小班,孩子刚入园的那段时间,家长对孩子在园的生活尤为关注,他们心中踌躇:孩子有没有吃饭?孩子睡着了吗?孩子喝水了没有?……他们牵挂孩子,但又没时间或者怕打扰老师的工作,一直纠结着。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多拍摄一些有关孩子生活场景的视频或照片,如孩子自己吃饭,孩子甜甜入睡,孩子玩玩具,等等。在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教师再调整内容。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揣摩家长所需,想家长当下所想,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

虽然现在的家长素质都很高,但他们对幼儿教育还比较陌生,如果仅凭一段视频或照片,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可能会以偏概全,甚至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在上传照片或视频时,教师要附上相应的文字介绍,便于家长理解。同时,教师要鼓励在本地工作的家长拍下孩子在家的言行,然后上传到班级群中。为了方便家长浏览,教师可将照片分类。这样,教师了解了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就能有选择地挑选一些照片作为晨间谈话的内容,组织孩子们一起评价和学习。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并且自己成为同伴学习的对象时,就会无比欢喜,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渐渐地,为孩子拍照、上传照片就会成为家长们生活的常态,看照片、聊表现就会成为孩子们的日常活动。

二、个别约谈,相互尊重

沟通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艺术,面对不同的家长,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但都需要真诚和尊重。虽然教师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服务,时刻关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但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或者与同伴发生争执、打闹等。每当发生类似事件时,如果家长不能来园,教师要第一时间和身在外地的家长通过班级群个别约谈,用换位思考的思想跟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事件的起因和经过,耐心听取家长的想法,针对家长的特点灵活沟通,让家长在沟通中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对孩子的关注。只要沟通充满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有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看到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时,他们就心生怨言,一味抱怨孩子的不足,却发现不了孩子的长处。对于这样的家长,如果在班级群中进行劝解,可能会引起误会。教师可以和相关家长约定好时间,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一起分析孩子的表现,发掘孩子的优点,并针对孩子的不足进行探讨,共同制定措施,以长补短。

在个别约谈中,家长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种沟通方式,从而化解心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三、增设专栏,优势互补

虽然说一些家长可能是行业里的精英,但对幼儿园教育理论还是普遍匮乏,当孩子上幼儿园后,他们急需学习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本着“家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原则,教师要从家长出发,从孩子的年龄段出发,开设专栏,并根据家长所需上传一些教育理论、亲子游戏、绘本推荐等,引导家长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和孩子共同游戏、共同阅读,在实践中将理论内化提升为新的教育理念。

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既可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又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在孩子入园时,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不同家长的特长及优势,并通过班级群的专栏发挥一些家长的职业专长,请一些有育儿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如做医生的家长,在季节变化时,可介绍一些注意事项等。这样,以家长拉动家长,家长影响家长,能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巧用班级群,家园以诚待心,坦诚相见,会使家园形成一股凝聚力,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參考文献:

[1]乌音嘎.重视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成才之路,2014(21).

[2]谢晓颖.“互联网+”背景下家园互动新模式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猜你喜欢

有效合作家园沟通
新常态下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初探
快乐家园,快乐沟通
“心”的实践,新的收获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