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干预 在肝癌病人TAI治疗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价值分析

2019-04-19陈晓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肝癌化疗动脉

陈晓梅,李 思,吴 钿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脏外科,广东 广州 510060)

肝癌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在得到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展为中晚期肝癌,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肝动脉灌注术(TAI)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1]。虽然这一治疗方法有良好效果,但因为治疗中使用了化疗药物,所以治疗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很高,必须在患者治疗后做好有效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护理中应用较多且有良好效果的一类护理方式[2],本研究具体分析该护理方式对TAI 术后肝癌患者护理的效果。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中的60例肝癌患者,据护理方式分组。观察组30例,17例男,13例女;年龄47-68岁,平均(57.49±7.63)岁,;病程0.3-3年,平均(1.56±0.37)年。对照组3 0 例,1 6 例男,1 4 例女;年龄4 7-6 9 岁,平均(61.59±8.14)岁;病程0.4-3年,平均(1.59±0.38)年。2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肝癌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2)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3)符合TAI治疗适应症。排除标准:(1)合并腹积水、消化道出血、黄疸、心肺脾肾系统疾病;(2)依从度过低;(3)中途主动退出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TAI 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向患者介绍治疗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基本的生活指导,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惑给予详细答疑。

观察组TAI 术后接受集束化护理:

1.2.1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肝动脉灌注术治疗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治疗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讲解各类并发症出现的征兆以及预防处理的方法,使患者有更高的自我监测能力及自我护理水平。

1.2.2 心理干预:因为肝动脉灌注术治疗整个周期较长,进程缓慢,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注重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负面情绪。向患者介绍治疗的优势,医院该治疗技术的水平及经验,以往在医院接受治疗后成功的同类型病例,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赢取患者的信任,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指导患者掌握转移注意力、减轻负面情绪的方法。

1.2.3 疼痛干预:患者在接受肝动脉灌注术治疗后,肝脏组织会出现水肿,组织体积增加,肝包膜牵引会加重肝区疼痛感。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疼痛干预,对患者疼痛出现部位以及程度进行监测评估,指导患者保持胸式呼吸,休息时保持侧卧位,叮嘱患者不要进行腹部大力拉升动作,可适当对疼痛部位进行轻微按摩,或通过止痛药帮助减轻疼痛。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确保大便通畅,防止出现便秘导致腹胀进而引起腹痛。

1.2.4 并发症护理:(1)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TAI 术根据化疗方案时间长短不一,卧床时间一般在13-46 h,在患者身体状况稍微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踝泵运动,如果是老年患者活动能力较低,则可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2)发热:发热明显的患者体温会超过38.5℃,护理人员在治疗后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指导患者温水擦浴或冰敷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3)压疮:护理人员要协助做好患者清洁工作,定期更换床单位用品,定时帮助患者变化体位,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条件及有必要时在受压处应用减压敷料。

1.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术后当天、2天、3天利用疼痛可视化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明显。

睡眠质量:通过PSQI量表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3天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睡眠持续时间、白天功能失调、睡眠失调、入睡等待时间、总体睡眠质量、习惯性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使用等内容,每项分0-3等级,相应记为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疼痛程度

术后2、3 天两组疼痛VA S 评分均较术后当天下降,P<0.05,术后2、3天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术后当天 术后2天 术后3天观察组 30 5.23±1.06 3.58±0.97 2.42±0.51对照组 30 5.36±1.10 4.26±0.87 3.02±0.59 t 0.4661 2.8584 4.2139 P 0.6429 0.0059 0.0001

2.2 睡眠质量

术后1、2、3天睡眠质量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天、2天、3天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当前临床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肝癌的发病机制,但认同是由不同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化学致癌物、过量饮酒、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3-4]。肝癌早期多没有典型不良反应,仅当病情进展到中晚期后才会有明显症状表现,如上消化道出血、消瘦、黄疸、腹泻、肝区疼痛等,以肝区疼痛最明显[5]。中晚期肝癌患者会同时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情况,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必须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表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术前 术后1天 术后2天 术后3天观察组 30 10.23±1.28 8.54±1.06 7.55±1.30 5.66±1.07对照组 30 10.36±1.34 9.57±1.12 9.02±1.35 6.87±1.14 t 0.3842 3.6584 4.2961 4.2389 P 0.7022 0.0005 0.0001 0.0001

TAI术是经肝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的灌注,迅速升高肝组织中化疗药物水平,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应,不过因为化疗药物的应用会有明显副反应,且患者对治疗缺乏足够认识,可能无法保证良好依从度,所以在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非常重要[6]。本研究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认为护理措施单一实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集合多种措施共同实施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观察组通过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开展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并发症护理多项护理措施,满足患者治疗后身心各方面的需求,使患者舒适度得到明显提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术后1、2、3天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对接受TAI 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更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肝癌化疗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跟踪导练(二)(3)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