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

2019-04-19

剧影月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剧作家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句英国谚语。每一个人看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觉,也就是每一个人读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理解。虽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心里绝对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经久不衰的莎翁传奇

在公元2016年,戏剧史上出现有趣的一页。中英两国共同纪念两大伟人——“汤翁”和“莎翁”,这次纪念活动是戏剧界的大事件。西有莎士比亚,东有汤显祖,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成为一次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盛会。《牡丹亭》和《哈姆雷特》,再次成为舞台的宠儿,据此改编的一系列戏剧集中上演。这两部作品常被人比较一二,众说纷纭,中国戏曲讲究“意境”,西方戏剧追求“深刻”,这是两个体系,互为独立又互为影响;单就普及性而言,无疑是《哈姆雷特》传播的范围更广,全球主要国家都搬演过这出剧目,搬演的次数更是戏剧史上的第一。

威廉·莎士比亚为什么伟大?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莎士比亚已经逝世了400年,但他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著作仍然影响着我们。没有一个作家能像他那样,通过一系列故事和鲜活的角色,涉及如此广泛的人类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什么是悲伤、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血与肉、什么是生与死。他是一个伟大的讲故事的人。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说:“借鉴伟大的莎士比亚,才能帮助德国诗人建立自己的民族戏剧。”莎士比亚之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各个国家、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都希望拿莎士比亚作为标杆,好像不拿莎士比亚作为参照,这个流派就没有意义。莎士比亚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一辈又一辈剧作家心中的追求。

“不正常”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本是一个复仇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是北欧的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早在莎士比亚写下这一杰作的十几年前,伦敦的舞台上已经有过一个复仇剧搬演丹麦王子的事迹了。复仇剧在当时很受观众欢迎。可是对于莎翁的这一杰作,却不能仅仅用复仇剧来衡量来概括它巨大的情感容量和生命容量。在中国,《哈姆雷特》一度被翻译成《王子复仇记》,从情节上看,这的确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而这部剧作真正的意义却是超越现实的,探索永恒内在的人性善恶。

无论这个世界的舞台上曾经出现过多少个“哈姆雷特”和它衍生的多少种艺术形式的呈现。要想知道莎士比亚心里的哈姆雷特就要仔细研读剧本,并熟知剧作家的工作方法。找到剧本中哈姆雷特最不合常理的行动,而哈姆雷特最不正常的行为就是,在我们认为最容易复仇的时候——从背后可以杀死祈祷中的叔父,他没有这样做。这发生在剧作的第三幕。

经典独白的“潜台词”

《哈姆莱特》第三幕中,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独白为例来说明。这段独白是哈姆雷特困惑的心声,同时也是整个剧本的主题思想所在,即莎士比亚想要表达的思想所在。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剧本无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也就是以人为本,思索人性的解放,人性怎样才会脱离苦海,获得永恒的自由和幸福。

剧中的哈姆雷特不是在思索如何复仇的问题,而是一直在思索是自杀还是活下来复仇的问题。也就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雷特的心早就死了。父亲的惨死给了他惨痛的打击,而母亲迫不及待的“钻进了淫乱的衾被”更使他的信仰完全崩溃。仿佛一夜之间他的世界来了一个乾坤倒转。原先自己引以为荣的父亲不明不白的死了;引以为荣的母亲却如同一个动物一样忍受不住淫乱的诱惑,在本应该为父亲的死而悲痛的时刻却嫁给了自己的叔父。他面对的世界由幸福转向了悲痛;由圣洁转向了丑陋。所以他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他留恋了,从他第一次登场的时候,他就有了自杀的念头。等到从鬼魂哪里知道了父亲死亡的真相后,他是无比的愤怒,本能促使他和普通人一样想到了复仇。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两种考虑:复仇或不复仇。而哈姆雷特面对的是第三种考虑:怎样才会消除痛苦。

大幕拉开时,哈姆雷特想要自杀。一个想自杀的人是不会惧怕复仇的风险的,阻碍他复仇行动速度的是:复仇之后痛苦依然存在。那样的话复仇有什么意义?不复仇,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为了摆脱痛苦自杀而死。也许死后的世界里他还会痛苦,而且还会因为没给父亲复仇而更加的痛苦。正如他的独白里说的,“死了,睡去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去了;睡去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里: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一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俊杰人才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得势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由此可见,他思考的不是如何复仇的问题,也不是惧怕复仇会付出什么代价。而是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高贵的灵魂脱离痛苦。

剧作家的心里只住着一个“哈姆雷特”

如果能消除人类的痛苦,死又算得了什么?这不仅是哈姆莱特的思考,也是莎士比亚的思考。怀着这样思考的人,复仇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哪?因为哈姆莱特思考的是如何消除痛苦,而不是如何复仇,所以复仇的行动才会变得迟缓,甚至是停止。《哈姆雷特》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复仇剧,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甚至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杰出代表,是因为剧作家思考的不是A或B(复仇还是不复仇),而是思考的C(怎样才能消除人类灵魂的痛苦)。上述的独白场面直接关系到对哈姆雷特的理解,关系到对剧本主题的理解。如果上述独白场面删掉的话,哈姆雷特的行为就会很难理解,对于莎士比亚想要表达的思想更是难以理解。所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是难以让人信服的。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只有一个,任何作家都不会塑造出一个让一千个人读,就有一千种解释的人物。除非这个剧作家故意迷惑愚弄他的读者。如果有更多的理解那就是没有读懂这个剧本,那些人需要认真地读读这个独白的场面。

第三幕是一个剧本的关键所在。剧作家的意图,作品的思想都寄托在这样场面里。要想深刻地了解一出戏的思想,必须依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场面来展现。而观众所关心的主人公的命运到底如何,也将依靠场面来最终实现。而且剧本的思想和主人公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剧作家要表达的思想往往是寄托在主人公身上的,而主人公的命运之所以是剧本所呈现的那样,也是因为他(她)行为的指导思想就是剧作家的思想。所以,无论是剧作家的剧本呈现,还是观众的欣赏解读都离不开这种重要的场面的,这类重要场面我们可以叫它为必需场面。

结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面对如此深刻的莎士比亚经典著作,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是什么人,眼前就能遇到什么人。你是什么人,书中就能看到什么人。如果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比做一个圆心,误读的人在圆之外,读懂的人在圆之中。我们自以为读懂了莎士比亚,排演了各式各样的“哈姆雷特”,甚至是创新的解构,又或是普及性推广他的戏剧作品。殊不知莎士比亚的作品如果只是读懂了情节,而没有触及人物的内心波澜,是很难与之思想共鸣的。那就要再次阅读经典剧作,只为接近那一点的圆心。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剧作家哈姆雷特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剧作家王辉
SCENE CHANGE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哈姆雷特(中)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