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对观众情感体验的作用机理分析
2019-04-19
电影音乐是专为电影而创作的原创音乐,它在电影中的特定时刻开始和结束,其目的为了增强故事戏剧性与场景的情感表达。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电影音乐不仅能够以音乐的形式独立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还通过不同的蒙太奇技巧与画面共同作用。电影音乐和普通音乐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表现电影的故事氛围和戏剧情节,内容的可解释性和方向性,结构的灵活性成为了电影配乐最为显著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会引起观众同理心,当与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时,音乐的使用将使观众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情感能指,连续性,叙事和统一是电影配乐中最重要的功能。正由于电影音乐匹配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烘托剧情,并达到使观众共情的目的,研究分析电影音乐如何利用心理声学、音乐心理学作用于观众的情感体验便显得非常重要。
一、从无声到有声——电影音乐的发展与变革
图一:电影音乐发展的分期(引自Olajide Paris FILM INDEPENDENT mon 1.22.2018)
在有声电影的早期发展阶段,电影音乐的物理功能远远超过其艺术功能。那是因为早期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巨大的噪音扰乱了观众的视觉享受,于是电影从业者本能地求助于音乐。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声音来中和一种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声音是放映现场寻找解决噪音问题的必然选择。1895年,卢米埃兄弟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将钢琴作为伴奏。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和音乐的结合。
然而,这种形式的“声画”结合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看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爱迪生专利公司在1909年专门挑选了一些适合电影情节的音乐进行分类。它主要是以情感为线索,把音乐的类型与类似的电影结合起来。从此,电影配乐进入了标签时代。1914年,奥兹电影制造公司(Oz Film Manufacturing Company)将路易斯·F·戈特沙尔克(Louis F.Gottschalk)的电影完整配乐发给了他们。标签时代过后,电影配乐的创作逐渐出现在电影中,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相继出现。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出现在1927年。这部电影宣告了“默片”时代的彻底终结。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受经济影响,1930-1939年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曙光”。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技术发展都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0-1949年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动荡。电影配乐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世纪70年代的新好莱坞时代,电影音乐随着合成器的融合和经典配乐方式的回归,同时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蓬勃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成为这一时期电影配乐的发展新趋势。于此同时,多元音乐在大量的商业电影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影配乐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配乐也融合了各种传统音乐元素和新型流行音乐元素,逐渐进入一个完美时期。
二、电影音乐对观众音乐情绪的刺激与诱发
“音乐情绪”的定义以观众为主体,从广义上继承了情绪的概念,具体是指由音乐的刺激效应引起的情绪反应,包括主观感受,心理生理学,大脑激活,情绪表达,行为倾向和情绪调节。音乐的情绪唤起可能涉及三个因:首先是音乐作品中传达的线索特征,其中最具决定性的部分包括调式,音高,旋律轮廓和节奏;其次是音乐表演,所呈现的效果包括速度、响度、音强、连续性和音色;第三是观众的特征,通常包括观众的年龄,性别,音乐体验,个性和文化背景。
音乐情绪的产生实际上是听众和作曲家产生共鸣和共情的过程。它与语言认知和共情的发生具有相似的原理。英国美学家Cooke认为,调式对音乐情绪表达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大调听起来很明亮开阔,小调则更柔和曲折。音乐作品的其他元素也被广泛讨论。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已被证实与音乐情绪有重要联系。声音具有物理属性,作为客观刺激物,不同的声音刺激人类的生理感受,进而引出相应的审美知觉。根据人类的听阈与痛阈,人们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常见声强、时长、频率对人主观感受的影响,好莱坞动作片或灾难片中对此应用最为广泛:选择合适的声强与频率对观众进行刺激,塑造大片中诸如爆炸、轰鸣等大声量级音响。增加声音响度以表现重大事件是最直接有力的表达方式,通过心理学中的“对比效应”,人们受到的生理刺激会自然引起心理感受,从而被影片深深感染。音量的改变很容易影响人们的情绪,影片中几乎所有的“惊吓”前必定给足充分的寂静,然后突然爆发,屡试不爽。
图二:旋律的结构特征(Omar,2009)
奥玛的研究(图二)表明:音色、速率节奏也同样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心理反应,低沉的音色往往给人压抑之感,尖锐的音色使人不适,而柔和的音色往往令人放松;轻快节奏往往表现活跃轻松的场面,而沉稳的节奏往往与庄严、压抑的画面相互配合,急促的节奏会使得观众感同身受的心情急迫起来,这点在影视配乐对情绪的影响上尤为明显。
以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帝国进行曲”(The Imperial March)为例。该作品由音乐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首次出现于电影《星球大战IV:帝国反击战》。音乐的创作来源是弗里德里克·肖邦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2号《葬礼进行曲》,以及古斯塔夫·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使者》。“帝国进行曲”是代表威权银河帝国的主题音乐。对于银河帝国来说,“帝国进行曲”代表着力量、秩序和控制。然而,对于反叛联盟而言,它是暴政、压迫和仇恨的象征。
图三:约翰·威廉姆斯“帝国进行曲”(1980)
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来看,第一主题旋律的走向通过主音到属音再到高八度主音的两次连续大跳,完成了其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递进。在第一主题旋律的展现过程中,配器部分是由引子延伸过来的节奏式背景,这种做法不仅起到了统一乐思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一主题的呈现凭添了几分喑色调的紧张感。在节奏背景的持续状态下,配器的其它部分采用了逐步加厚的方式来烘托旋律,由木管组仅为强调重拍的点缀作用,再到叠加旋律的辅助作用,乐曲的情绪也在随着配器的不断变化而层层递进。进行曲常为军队所用,这独特的节奏与配器使得观众们立刻联想到了军队,士兵与战争。此进行曲展现了强大,自信和具有前瞻性的基调,它强调了铜管乐器的低音域,侧重于小三和弦的黑暗色彩,利用不和谐音来塑造令人恐惧的情感色彩,使得观众完全沉浸于剧情之中。此外,主题不断向下移动,表明帝国的沉重之手实际上压低了反叛者。
三、从生理到心理——电影音乐的情感传导机制
电影音乐首先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其作用的起点首先是生理反应。罗马尼亚巴比什·波雅依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研究了自愿同情音乐表演者(即认知移情)对音乐引起的情绪及其潜在生理活动的影响。他们选择了56名参与者观看了歌剧表演的视频片段,这些片段具有低或高的同理心指示,然后他们记录了他们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皮肤电导水平(SCL)和呼吸率(RR)。经过比较分析,他们声称认知移情在音乐聆听中影响情绪心理生理学。2009年,Yulia Lerner和她的团队让人们在fMRI扫描仪内部听取来自恐怖电影音乐曲目的音乐片段。按照说明睁眼或闭眼听每一个。闭着眼睛听音乐时,大脑成像数据和情绪评级显示出更强烈的反应。这个结果类似于恐怖电影制作:几乎所有恐怖电影都使用黑暗场景来营造氛围。黑暗的画面让人们更容易受到电影配乐的影响。音乐与画面共同协作,确保人们沉浸在可怕的氛围中。
其次,在电影配乐的创作中,如何激发和引导观众的个人审美经验和集体记忆,需要作曲家考虑所选材料是否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唤起集体无意识理论与情感体验。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反映了人类在过去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有两个层面的无意识:表面只与个体有关,即个体无意识;无意识的,天生的,被称为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今天人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1)人类共性;(2)种族差异;(3)国家(或国家)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差异。这意味着电影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需要考虑时代,地区和国家的特征。不同的声音形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与某些时代和地区的典型乐器叠加,引起观众的“集体无意识”,使观众与电影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民族乐器的选择允许观众立即想到相应的国家和地区。
土耳其电影《三只猴子》中则时不时传来远处伊斯兰教堂的诵经声,既凸显了国家地域的典型宗教特征,又同时起到反衬片中罪恶行径的作用。影片《蓝》中,葬礼现场的音乐伴随着神父的祭词伴不断响起,有源音乐响起的同时伴随着躺在病床上女人空洞悲伤的表情。葬礼特有的哀乐最能够使观众心情随之低落,观众更能够体会到出主人公内心的悲痛。西方与中国的葬礼不尽相同,但无论中外,皆为悲肃庄严之感,哀乐给人的心理感受也十分相似,所用中外观众在听到不同国家葬礼场面声音时依旧可以根据其生活经验联想出画面,可谓殊途同归。
四、音乐音响化、音响音乐化与联觉效果的实现
视听联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联觉,是一种感知现象,其中听觉刺激(又称诱导物)的感知会同时引起视觉感知(又名并发)。借助声音构成的意象往往是模糊的联觉意象。当任何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觉器官时,不管主体的意志如何,不仅能引起该器官所特有的感觉,而且还能同时引起可作为另一感觉器官特征的附加感觉或意象。视听联觉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对影视行业影响最重要联觉反应,此外,听觉与触觉、听觉与味觉、甚至听觉与痛觉,都可以形成联觉反应。人类的感觉是相通的,通过不同知觉心理力的异质同构,便可以获得相似的感觉。
音乐的再现功能是通过联觉获得意象的,作曲家抽取素材的典型特征,运用纯熟的作曲技巧将其用音符表达出来。例如: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此曲为活泼的快板,速度非常快,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力度为f,非常强,其节奏速度与音阶的流动模拟出蜜蜂振翅飞舞的画面。乐曲本身并没有给出画面,但“野蜂飞舞”这一标题与乐曲内容却使得听众产生联觉反应,仿佛看到了群蜂而至的画面。
如今音乐音响化与音响音乐化在影视配乐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音乐音响化与音响音乐化指的是音乐在影视的整体视听系统中,既体现音乐的功能,又在特定情况下体现音响的功能,而经过特殊编排的音响同样可以具有音乐的功能。这都是依赖声音的联觉效应实现的。动作片中音乐的重音往往与影片的客观声音重叠,乐曲中的鼓点和锣声还可以替代客观音响进行使用。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校长用雨伞打男主人公的拍击声正好替代音乐中的鼓点,使配乐与影片画面更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凸显事情的严肃与急迫。而在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则有着更加令人叫绝的典例:犯人们正在紧张的用小工具偷挖地道准备越狱,此时工具与碎石节奏规律的敲打碾磨声音响音乐化,与节奏紧张的配乐相融合,突然画外传来狱警隐约的脚步声,此时打 击乐使用了与军人行进脚步相似的节奏型,音乐音响化,与呆立不敢动弹的犯人们形成 鲜明的对比,画面共同作用突出一片屏息以待的紧张氛围,令人叫绝。随着合成器和MIDI音乐的普及,电影配乐的创作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与多样化。将来也一定会出现更具加具有创意的音乐元素。
人类有着世界上最为活跃于丰富的思维,电影艺术可以利用短短100分钟将碎片般的镜头、音响与音乐重新排列组合,讲述出具有宏大主题背景的故事。每个观众个体迥然相异的成长背景与知识体系,使得他们对电影画面中的理解存在共情差异性。电影音乐的优势是它可以打破文化差异、种族、年龄和社会阶层的障碍,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优秀的电影音乐与视觉画面共同作用,增加观众对电影的情感解读,为电影艺术赋予更加丰富而立体的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