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无边界
2019-04-18王伟凯罗欢欢
南方周末记者 王伟凯 罗欢欢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拥有世界最大城市群的大湾区建设自此拉开帷幕。
大湾区城市群如何同气连枝、发挥协同效应?城市之间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如何消除,以实现人财物的自由流动?在金融、科技领域,大湾区将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本报今起推出大湾区系列报道,逐一为你解读。
大湾区连接粤港澳三地,使更多的人才在此聚集。它带给这个地区的不仅是交通数字的变化,而是一种“大湾区人”的共识。
“未来,跨境生活应该成为大湾区新常态。”在方舟想象中,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应该像纽约湾区的年轻人那样,白天在曼哈顿工作,下班后就可以回到对岸新泽西的家。
南方周末记者 王伟凯 罗欢欢
发自深圳、香港、澳门
南方周末实习生 周小玲 李皓
林芯芯
香港立法会议员卢伟国有一个愿望,就是珠江东西两岸,可以建成一小时生活圈,香港市民可以在一小时内来到珠三角的任何城市,珠三角的市民也可以在一小时内来到香港。
30年前,卢伟国就开始在内地办厂,见证了珠三角的崛起。他清楚记得,当时没有铁路,如果要去广州办事,就需要在深圳租一辆黑车,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颠簸五六个小时。
“人类在以前是逐水草而居,今天是跟着机会迁移。”卢伟国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大湾区连接粤港澳三地,使更多的人才在此聚集。它带给这个地区的不仅是交通数字的变化,而是一种“大湾区人”的共识。
“大湾区”指的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而成的三角洲地区,这片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孕育了世界最大的城市群。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后,如何拆除大湾区城市群之间无形的藩篱,实现人财物的自由流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一小时生活圈
从深圳到香港,虽然仅仅隔着一条深圳河,但每次通关,深圳女孩陈晨都要排两次队,过两次安检。过完关,至少要走4000步,然后再坐50分钟的地铁,到了中环,就已经走了6000步,逛街的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很多。
在2018年7月27日的全国政协双周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化集团主席蔡冠深提出了11点建议,其中一点是“研究发放大湾区绿卡”。
他的设想是,绿卡一开始可以只针对大湾区内长期跨境工作、生活的高端人群。用以支持大湾区高校学科带头人、高层次技术人员以及企业高端流通,提供通关、居住、医疗、出行等方面的便利。
如今,一小时生活圈的愿景正在实现。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香港进入高铁时代,从九龙到福田只需14分钟。
广深港高铁正式通车那天,香港立法会议员卢伟国体验了一把首趟车,“清晨从香港出发,八点能喝上广州早茶”。
全国将有44个站点可以出售直达香港的高铁票,香港迪士尼乐园已经预见到汹涌的旅行大军,抢先一步在九龙站开设了服务中心。
一个月后,港珠澳大桥也正式通车运营。这项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落地,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高铁、城铁、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再加上港口群、国际机场群,大湾区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已经形成。
“未来的大湾区建设,是否可以取消湾区内的出入境检查,形成无边界的生活、经济圈,这是值得期待的。”一位退休的深圳前副市长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高铁还可以与一带一路的其他地区建立联系,对于香港来说,那是更大的发展空间。”卢伟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1世纪的国际市场竞争,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湾区人”
201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观澜集团主席朱鼎健曾呼吁,从四个方面来促进大湾区人才的自由流动。他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提案显示,这四方面分别为全面取消港澳人才就业许可、减轻大湾区港澳人才税负水平、促进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直接就业、建设港澳青年人才公寓。
不到半年,他的这些建议就已经在逐步落实。2018年3月15日,深圳前海首先试点取消台港澳人才的就业许可证;2018年8月3日,国务院宣布全面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的就业许可。
根据《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在内地就业的香港居民,应当申请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就业证取消之前,台港澳人士要来内地就业,需要由雇主向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交多项文件进行审批。
不少内地企业因为程序繁琐而不愿意聘用台港澳人,而台港澳人也因此不愿意来内地工作,就业证曾经是两岸人才交流的一个拦路虎。
在税负的问题上,深圳前海、珠海横琴都在试点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的政策。
全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发现,他身边有不少老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深圳,目的不在于赚钱糊口,就是让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磨砺,而不是像在澳门“随便做个荷官也能月入两万”。
据他了解,澳门青年虽然有进入湾区生活的意愿,但是很多环节仍是脱节,比如想要安家落户买不了房子,要做生意没办法贷款等,医疗、教育、社保都存在问题。
“我连微信红包也收不了。”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拿出手机一脸无奈,“没有内地实名账户就不能,但等到我去办账户,说必须提供长期居住的证明。”
“大湾区不应该算小账。”吴志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税收、社保、通关等具体问题,只要大方向正确,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他表示,在未来,大湾区会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无论你在哪里工作生活,都会有相同的身份——湾区人。
跨境生活
“未来,跨境生活应该成为大湾区新常态。”在方舟想象中,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应该像纽约湾区的年轻人那样,白天在曼哈顿工作,下班后就可以回到对岸新泽西的家。
对于港澳人士来说,内地生活成本低、机会多,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港澳创业者、企业高管、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来内地寻找机会。
2018年7月2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来到深圳大运软件城参观。出生于1994年的余海涛作为香港创业青年代表,向特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四年前,他联考失败,继续留在香港“要不进入商场当售货员。或者更幸运一些,进银行做柜员”。他决定去内地读书,对内地不了解的亲友还在质疑。
毕业后,他和三个同学凑了十几万开始创业,生产小型3D打印机。
如今,他的企业规模还不到40人,但清一色都是90后,年纪最小的员工是1998年出生的。2017年公司销售过百万,他奖了自己一辆宝马车,还把父母接到了深圳,“我住的房子有一百多平米,在香港绝对是豪宅了”。
类似余海涛这样的创业者在珠三角不算少数,大运软件小镇的运营经理张辉也感觉到,“2017年是个爆发点,港籍青年突然多了起来”。大湾区概念号召下,深圳、珠海、广州等地都相继建立了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这些创业基地都对港澳青年提供了专门的服务,之前,余海涛还参加了园区的意见征集会。张辉了解的情况是包括深圳龙华区在内,各地都在出台针对港澳青年的专项创业扶植政策。
“香港赖以成功的原因,不是一两百个能请得起人的企业,而是全球的精英在这里自由汇聚。”蔡冠深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人才的全面流通,需要市场的那个无形之手。”
其实,“营商环境”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一个高频词,这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整个大湾区来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也被写入了规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