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无效互动的破解

2019-04-18王亦晨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合作学习现状

王亦晨

摘   要 合作学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学习过程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尽管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学生无效互动的行为,影响了合作学习模式的预期成效的取得。本文对学生无效互助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日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无效互动  现状  优化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优质教学辅助模式,注重从成员联结度、团队任务指向、合作技巧、成员职责分工及互动成效五方面出发,努力建构更为有效、有序、持续的新型教学体系。合作学习作为传统教学体系的补充与改进,主张充分发挥集体授课与小组分工的双重作用,以合作小组为活动主要参与形式,以教师引导为补充改进,努力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协同发展。然而,当前部分课堂在实施合作学习方面存在任务指向度低、无效互动明显、小组总体成绩低等问题,影响了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发挥。以此为基础,笔者提出以下革新路径。

一、注重课程前期准备工作

1.围绕教学焦点,创设交际情境

为有效提升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应对学生群体的心理诉求、学习进度及性格特征作简要的分析,通过优化合作小组的人员比例、知识构成来全面创建优质交际互动课堂。同时,应根据教材特点和新时期教学理念,合理平衡教学任务与合作探究焦点的协同发展关系,努力从基础简单、规律性强的知识点出发,逐渐增强合作学习任务难度,鼓励各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可独立解决、自行整理的学习内容。首先,教师应充分备课,根据教材内容与学期教学进度设置预习与讨论目标,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重难点、板块构建模式达到深层次认知,鼓励各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任务做好上网查询、资料规整及语言逻辑表述等前期工作,保证各成员充分参与到合作交流过程中来;其次,小组各成员应该对自己的职责及团队发展目标有更为明确的认知,采取“讨论式”“问答式”及“评估式”等多维模式来实现协作提升,各小组可根据板块任务与个人知识结构选出“中心试讲者”,反复模拟问答环境熟悉现有资料的核心内涵,通过建构此种虚拟交际环境对合作成员进行實时纠正与指导。

2.关注文化建设,拓展互动范围

应注重“共同体文化”与课程教学背景之间的互促关系,“共同体文化”作为有效提升小组成员凝聚力、协作力的重要支撑,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校园文化与个体价值追求以增强绩效的优化提升。此种文化底蕴的培养能够在实现合作理念、教学文化共建共享的同时,促进了受教群体和教学群体思想的共同发展与优化。与此同时,在建构“共同体文化”模式过程中会衍生出一定的“竞争”文化,此种衍生文化不以合作同伴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为基本联结关系,其所具有的“竞争性”与“绩效性”特点促使受教群体有效提升合作互动的高效性、完备性及持续性,应充分挖掘这两种“共同体文化”的优缺点,并对合作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指导与调控。

3.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合作培训

部分教师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与组织能力,难以对合作体系进行成效分析、任务预测,对分组策略进行综合分析与体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思考与资料收集。教师群体作为整个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者与调控者,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组织与规整。以新时期发展趋势与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教育发展潮流,不断汲取“科技元素”,力争实现课堂综合教学与社会实际、新型教育理念的优质对接。相关教学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成现有教学辅助资源,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多维性、广泛性及层次性,以此来提升受教群体的学科认知、合作学习能力及组内外互动成效。此外,为保证课堂小组合作指导的有效性与多维性,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立足于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积极参加多种类型的教师合作培训活动,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与学生群体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合作技能培训与理论实践知识学习。一般来看,在培训过程中,教师群体会吸收借鉴同伴指导意见并将其用于自身实际教学工作中。这种合作培训指导体系作为教师职后阶段专业提升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横向上根据培训模式与课程任务进行教学策略革新,并从纵向对不同阶段学生群体的学习指向与预期成果进行多维度预测与把控。

二、革新传统合作学习模式

1.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其思维理念的确立和角色定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学习模式的多维提升。教师应努力实现从“权威-服从型”到“尊重-指导型”合作管理模式的跨越,充分汲取学生群体的知识诉求与学习反馈意见,根据教学任务来适时调整合作学习进程,对各合作小组的讨论焦点、表述方式、成员分工及结果预测进行合理分析与外在控制,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参与主动性、合作意识与知识学习能力,避免出现部分学生“边缘化”现象。此外,教师群体应该在监管、审核评估合作过程的基础上,注重受教群体在以下两方面的机制完善。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设置特定的同伴评比制度与任务切割制度,使其根据自身内在发展诉求不断调整合作互促策略;另一方面,建构“师生互评-成员互评”教学模式,在保证教学过程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学习动力的转变,鼓励学生对教师管理制度与课程设置模式进行反馈评价,并增强自身对小组同伴价值理念与知识成果的督促、审核与评改能力。

2.建构“微格式”合作互动模式

微格教学也被称为小型教学或微观教学,主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课程指导,这种小范围教学形式为教师管理群体与受教群体提供一个更为集中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促进了“生-生”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建构微格培训模式过程中,根据合作互促模式的相关特点,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从理论层面着手,微格培训教学通过讲授、视频观摩等形式优化各小组成员对课程原理、操作技巧及课程焦点的认知;从实践层面着手,可通过教学设计、语言与合作指导来优化探究、合作与评议活动,以此实现“合作互促-技能培训”的双重目标。在合作学习模式发展完善过程中,此种“微格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练习、培训环境,促使原来的教学模式向精简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以此构建的“合作互动-微格”模式以合作互动为基准点,通过建构集体动力模式、互促互赖模式将新时期发展理念融入到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分配与焦点定位创建分工恰当、知识体系完善的学习小组,以合作互促作为微格培训提升的基础步骤,有效减少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无效互动现象。

3.注重互动过程与认知结果的对接

小组内成员互动是语言交流、知识传递及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能够对参与人群产生直接的交互影响。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群体与课程设置的差异性,此种合作互动模式表现出不同的开展形式、作用程度和覆盖面,并通过建构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保持学生主体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常见的互动类型主要有“个体-个体互动”“个体-组内成员互动”及“组-组互动”等形式,受教群体通过这些互动模式进行思维价值交流交换过程,以此来指导自身的学习理念与行为方式。因各小组成员的学科认知与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合作互促式教学模式应该优化课程提纲,增强反馈训练阶段的实效性、完备性及多维性,从基础理论、核心实践模块及拓展革新等方面完善学生探讨互动环节。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模式的选择及认知过程需要受教群体对现有信息或资源进行加工与交换,对有益资源中的重要理念、研究成果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此来调整小组内的合作方式及个人的认知结构。

三、优化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流程

1.明确目标,提纲导学

从定义内涵层面来看,提纲导学是对教学任务进行宏观把握,并通过对受教群体学习状态的把握,深入挖掘课程价值理念与教学焦点,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区分。提纲导学作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奠基性阶段,主要通过问题积累、前期提要、课程预习及资料查阅使学生对当前课程内容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并通过与其他学生的资源交换、交流互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在合作学习模式背景下,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通过编写适合特定课程的提纲,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模式革新与深层探究。同时,提纲导学中的内容设计与任务设置板块能够指导学生对现有学习情况进行调节监控、成果自测及总结评估,优化常规教学活动。提纲导学的编写应该注意教学理念、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三方面的融合,优质的提纲导学作为特定学科体系的教学指导,承载了教师的管理理念与教材重难点,兼具教材教案与习题训练的综合特点,努力通过“导”来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热情、主观能动性及组织交流能力,通过“学”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成果与学科问题,以此来指导后续教学活动。

2.课堂测试,过程监管

为及时获取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与课程反馈意见,授课教师可选取代表性强、思路完善的习题或文字内容进行强化训练,给各个合作小组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各小组学习任务中的训练项目应呈现一定的阶梯性、差异性及连贯性,合理控制训练力度与训练时长,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各小组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讨论作为常见的课堂教学互动类型,需要在充分挖掘受教群体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引领者与监管者的重要作用。在小组讨论阶段,小组内各成员应积极表述自身对课程大纲的理解,阐述课程疑惑并做好重难点标注,推荐小组代表进行综合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介入小组讨论,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适当解答并收集反馈信息,以此来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

3.导学归纳,拓展训练

导学归纳作为整个教学设计活动的后期审核与内容总结,需要教师通过信息筛选和整合来优化教学过程。教师作为“导”的主体,可借助精简高效的表述方法对特定课程板块内容进行系统性描述,板书重难点并及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作为“学”的主体,需要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结合自身特点与外界学习环境重新调整知识结构。同时,学科的有效教学需要受教群体积极参与到授课过程中来,加强学科素养和理论实践知识认知,通过建构合作互动模式拓展训练环节,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的认知迁移与深化。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加强当前课程内容与临近章节、不同学科、外界资源的知识联系更好地建构多维知识结构。此外,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加强个体学习培养的独立性与体系性,适当添加课程拓展训练活动。常见的拓展训练主要有编题互动、学科自测及实践转化等模式,这些拓展训练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合作教学的综合发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应注重合作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组内各成员需要根据任务目标、个体特点及预期成效进行高效组织、归类、技能培养与表述规整,使小组内学生个体的语言表述能力、思维价值理念与学科素养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更符合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需要。

4.成效评价,教学反思

为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扎实推进,相关教学人员应该秉承综合提升、吸收借鉴的态度,不断汲取合作小组参与主体的评价意见,深入调研当前教学中的不足并以此构建反馈评价机制,明确学生实践成果计分规则、教师教案设计方向等教学机制,鼓励师生之间采用师生互评、自评及阶段性双方考核等方式对合作实践成果进行巩固与完善,并对合作互促模式进行实时监管与调整,避免出现课程焦点内容空洞、现实应用价值差及体系设置盲目等现象。

参考文献

[1] 管会娟.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关于无效师生互动现象的几点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3(07).

[2] 王鹏祥,王金红.剔除低效无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新课程(上),2012(06).

[3] 卞英芳.从师生无效互动现象反思有效互动[J].新课程(下),2011(01).

[4] 储君,和学新.“互联网+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有效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7(18).

[5] 侯丽娜.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伦理失衡及其矫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4).

[6] 唐为萍,陈树思,陈佳润.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现状及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2).

[7] 向园园,李经天.缄默知识视域下中小學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6).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合作学习现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