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2019-04-18姚美菱吴蓬勃张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同理心利他行为

姚美菱 吴蓬勃 张星

摘   要 利他这种使他人获益的情感与行为,能提升幸福感;而缺乏利他行为,则会带来成长成才的障碍。为了教育小学生学会利他,从个人对情境的感受、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促进利他的因素;然后探讨可能会抑制利他行为产生的因素;最后提出培养策略:强调他人与自我的关联,创造利他的机会,以规范促成利他的认知,判断需要助人的情境,在学习与评价中习惯利他等。

关键词 利他行为  同理心  旁观者效应  内在动机

利他是意图使他人获益的自觉自愿的情感与行为,助人者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不图回报,这类情感与行为有时可能会牺牲自身利益,甚至带来危险[1]。利他行为,不仅让受助者心存谢意,还让助人者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心生自豪,提升个人的幸福指数[2],促进个人身心健康,这在公益行为和志愿者行为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验证。反之,缺乏利他行为可能会导致同伴关系不良、缺乏友谊,进而产生社会适应困难,甚至产生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3]。利他行为是道德发展的较高阶段,是道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促进利他行为的可能因素

影响人类心智与行为发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质与经验,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以下就个人对情境的感受、环境影响两方面,来解释人为什么会有利他的认知与行为。

1.个人对情境的感受

(1)感同身受

对他人困境感同身受的体验,能激发利他的认知。富有同理心的人能对他人的痛苦有感同身受的理解[4]。同理的想像让人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充分了解他人的感受,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同理心对于利他的认知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理解他人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判断他人是否需要帮助,进而产生利他的认知与行为[5]。看到他人发生不幸的事,会将他人的痛苦与自身经验做连结,从而产生助人的意愿,以此舒缓紧张、消除沮丧。别人的痛苦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呢?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看到他人遭遇不幸时,会担心自己也会碰到类似情形;二是人本来就容易被他人的痛苦情绪感染。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同理心在婴儿时期就开始发展,小孩愿意安慰其他小孩,但他们的同理心是自我中心的,学龄前就能渐渐了解他人的情绪,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利他行为也越来越多。

(2)自我评估

人倾向于对情境做理性评估,分析自己的能力、行为的原则和行为可能的结果,从而采取最适当的行为。当个体认定自己是有能力的,就会有信心挺身而出帮助他人。我们都希望自己身陷困境时能得到帮助,因此,看到别人受困,我们也会愿意伸出援手,这是一种“互惠”的原则,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秉持互惠原则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讲究“有来有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心境

积极的心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6]。被求助时,如果被求助者心境好,会更愿意给予帮助。好心境可能源自刚刚得到某种奖励、某种成功激发了自信、刚看过一部喜剧、刚听到一个好消息、对幸福往事的回忆等等。幸运的人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原因就在于幸运感带来好心境。身处舒适温馨、没有压迫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乐于助人的心理。

英雄主义会激发小学生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和魂魄。当下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能激发小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

内疚感也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内疚感是一个人做了自认为错误的事情后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会选择助人以弥补过错或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以免尴尬。故小学生犯错误心生内疚感时,是引导利他行为的绝佳时机。

2.环境影响

环境对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给个体提供态度和行为指导信息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利他的环境能够催化利他行为。

(1)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正确观念以及父母正向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做出利他行为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那么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利他的心理倾向。

(2)朋友

每个小学生几乎都会有几个朋友,组成一个亲密的小团体。随着小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权威会减退,朋友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处于成长中,很多事情会去无意识模仿,尤其是几个朋友在一起时,如果有人带头去做利他行为,整个小团体都会去做。

(3)集体

集体的利他氛围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个体感知到集体利他氛围的存在或者周围的成员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利他行为可以效仿学习时,个体就会将利他作为日常指导方针[7]。当同伴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陷入学习或工作困境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主动提供帮助或指导,传授其经验帮助其改善;当同伴不努力时,会通过提醒和鼓励帮助个体提高效率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利他的集体造就利他的成员。

(4)社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良好的社会规范对利他行为有引领作用。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人应该遵守社会责任规范、社会个人规范和人道主义规范,按照社会所赞许、提倡的准则行事,个体接受、遵守和服从这些社会规范,则自身的社会存在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5]。利他行为则是个体对这些社会规范学习并内化的结果。

二、抑制利他行为的可能因素

利他反映了人性中的善良,為了利他所做出的牺牲,往往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激情。尽管利他是被公众认可的价值观,但现实中却存在若干抑制利他认知产生的因素。

1.自我中心

要同理他人的感受,必须要能想像对方的处境,才能知道他人真的需要帮助。但是自我中心特质的儿童只注意自身的感受,以为大家都和他一样,难以产生同理心,更不要说出现利他的认知。

2.缺乏信心

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儿童,尽管知道对方有困难,却不认为自己能帮上忙,只好袖手旁观,诸如此类的无力感受,也会抑制利他的认知。

3.缺少爱与理解

缺少爱与理解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攻击性,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会表现出漠视,因为他们自己在需要时没有得到应有的爱和帮助。

4.不当的奖赏

尽管人有追求奖励的倾向,但是不当的奖赏却会破坏人类的内在动机[8]。超过适度的奖励,助人者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于奖励这一外部反馈而非内部动机,如果在表现利他行为后给予物质性奖赏,接下来表现出利他行为概率会降低。

5.旁观者效应

抑制利他的因素中,最常被讨论的就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在场不作为的人愈多,旁观者出面提供援助的可能性就愈低,提供帮助前的延迟时间愈长,甚至产生集体冷漠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恶劣。

即使有旁观者意识到事态紧急,但由于其他人在场,产生责任分散的效果,“不差我一个”的认知打消了助人的念头,救助他人的责任感降低甚至消失[9]。责任感抑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行为指示和从众心理。其他人都镇静自若,会造成没有危险事件发生的错觉,即别人的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认知;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贸然行动,担心会丢脸,只好附和众人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的培养策略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开展利他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利他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更要重视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

1.强调他人与自我的关联

当小学生察觉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联,感觉“跟我有关系”,将心比心,设想他人的痛苦,便容易产生关怀的情感,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理心,进而对他人的痛苦做出回应,产生利他的情感与行为。小学生同理回应的能力,仰赖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就身边发生的事加以引导,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思考:他人跟自己的处境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人有哪些烦恼与自己类似?他人遭遇的困境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感受或问题是他人没有明确表达的?等等。

2.创造利他的机会

当小学生展现利他的认知或行为时,可以及时询问为什么会这么想或者这么做。当小学生将自己利他的表现向内归因,认定自己本来就有能力伸出援手,而且自己是个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未来再次出现利他表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除了要让小学生认定自己有同情心,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列举自己可以做出的利他行为,并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利他的过程,如帮助身边的同学、给山区孩子捐压岁钱或旧书本等。当小学生看到自己帮助的同学开心了,或受捐助人获得了幸福感,就会慢慢形成利他的价值观、信念,形成积极自我概念。

3.以规范促成利他的认知

利他的认知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为了建立利他的认知,应该提供利他的行为规范。当小学生表现出利他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既让助人者保持这一行为,又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榜样。但表扬和鼓励要适度,以免破坏内在动机。在榜样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把榜样所代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以内化,而不局限于简单的模仿。

为小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情境,也是利他教育重要的一环。当小学生感觉环境是安全、没有压力的,便能够轻松地表现出利他行为。教师可引导阅读助人的故事或播放利他内容的歌曲或影片,提高小学生对利他行为的正向认知。

小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不让内疚感影响其心理健康,而是助其转化为利他行为。

4.判断需要助人的情境

导致旁观者效应的重要原因是旁观者无法判断他人是否需要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有哪些反应;假如需要帮忙,怎么表达才能使他人了解。教导小学生解读情绪反应和情境线索,以便在关键时刻识别出他人真的需要帮助。

播放反映旁观者效应的视频,让小学生体验集体冷漠导致悲剧发生的震撼,也是不错的方法。观看视频过程中指导小学生注意情境线索,教导他们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以便旁观者能够清楚地解读现场情形,增加被救助的概率。视频播放后,及时讲解造成旁观者效应的原因,让其了解“从众”的危害,努力克服旁观者效应的心理和行为误区。

5.在学习与评价中习惯利他

利他不只是偶然的壮烈,更是日常的实践。为了让小学生习惯利他,教师可以设计挑战性较高、需全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与他人合作比赛、参与表演等,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并在活动过程中享受互惠的乐趣。学习评价也是让小学生学习利他的重要渠道,在评价同学的成果表现时,可以引导他们给予受评同学建设性的意见,肯定他人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同学改善学习表现。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国家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端正对利他行为的认识,形成培养小学生利他的意识,并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社会通过舆论宣传和导向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促进利他行为;国家完善法律法规,营造适合道德成长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韩恺.利己性、利他性及其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3] 刘巍巍.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4] 陈锐.“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1).

[5] 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07).

[6] 蔡蓁.进化论与心理利他主义[J].道德與文明,2016(05).

[7] 王宏姣.工作场所的助人行为:群体氛围与沟通开放性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学,2016.

[8] 杨玲.不当外部奖赏会降低学习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25(006).

[9] 刘抒雅,雷陈珊.旁观者效应心理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

猜你喜欢

同理心利他行为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同理心的培养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推己及人,事半功倍
中庸实践思维视角下的网络及现实利他行为比较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关于校园利他行为培养的实验报告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