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技术的乡村色彩优化研究
2019-04-18李牧航白丹
李牧航 白丹
摘 要:乡村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科学分析和定量研究乡村色彩的特征是进行乡村色彩规划设计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河南莫沟村为例,梳理其经过环境整治后所呈现的景观色彩特征,运用色彩采集设备及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色彩的采集与量化,分析其不同功能属性空间的色彩构成的HSB值,对如何营造适宜的乡村色彩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建设;色彩量化;莫沟村
人类的视觉系统对图像的认知是非均匀的和非线性的,人眼对观测中图像的变化存在较低的敏感度[1],故此在对色彩的运用中容易以感性认知来对所观测物进行设计。目前的研究形成了多套国际色彩量化系统,并以此衍生出了多种色彩描述模式,比较常用的色彩模式有HSB、RGB、LAB等[2]。
近年来,国内外对城市内部色彩量化的重视度均得到逐步提升。运用分光测色仪、色彩亮度计等实验仪器,都可以对目前现状的景观进行优化实验。此类对色彩的研究方法,均可将色彩配比进行定量、定性的设定与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色彩作为乡村风貌的展示媒介,对其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乡村形象。而由于受到人主观感知的影响,我国部分乡村在色彩景观规划中一味模仿城市建设,缺乏对乡村中不同功能属性空间的考虑。通过对色彩的客观描述,可以相对精准地把控乡村整体的色彩规划,定性又定量地总结乡村中色彩的规律。
一、基于量化技术的色彩研究方法
(一)确立色彩模式
为使色彩能进行客观有序的量化分析,本文选择HSB色彩模式。HSB模式是基于人的视觉对自然界光线颜色的一种感知模式,最接近人类大脑对色彩的辨认与思考,并以此来对图像中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进行调整[3]。
(二)制作电子色卡
本文依据“奥斯特瓦尔德色彩系统”,确立红、橙、黄、黄绿、海绿、青、蓝、紫8种基础色相的数值分布,将所有色相(H)按照每15°划分为24阶段,依据以上色相(H)、饱和度(S)、明度(B)色彩模式,将饱和度(S)、明度(B)分别按照每25°划分为4个阶段制作电子色卡(表1、表2),将本文出现的色彩均根据自身的HSB值来对应该色卡进行标识。
(三)提取基地样本
首先确定9:00—10:00的拍摄时间段,使用色彩照度计确定晴空D65的标准光照条件,拍摄时将照相机安装在同一个人眼高度的三脚架上,以确保照片在同一标准下摄制。其次采用佳能D52相机每季度拍摄一次,对环境单一景物进行多次取色以确定同一景物的色彩均值。最后,从拍摄的180张照片中选取成像效果较好的28张,使用Colorimpact软件从数码图像中提取色彩数据,依次量化分析该场地色彩的HSB值数据。
二、莫沟村现状色彩分析
莫沟村坐落于焦作孟州市,具有典型的丘陵地域特色,村内遍布窑洞式住宅,其中遗存有元末及明清窑洞183孔。村落色彩基调更趋向于大地色,整体偏厚重。我们借助采集仪器采集了莫沟村的色彩,并用软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色彩优化工作做准备。
乡村色彩景观主要由乡村中的植物、自然土质、乡土建筑、乡村道路等的色彩构成。其中,植物和自然土质是自然要素,乡土建筑和乡村道路为人文要素。
(一)莫沟村色彩构成中的自然要素
莫沟村为黄土母质,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不同程度残塬阶地。在自然肌底的构成中,莫沟村的基础色调主要由太行山南端颜色、黄土沙层颜色、村中遍植的乔木杨树、地被油菜花等颜色构成。
将莫沟村自然要素的色彩HSB值放入上述色卡中进行统计对比可知(表3),莫沟村山体色彩的色相始终维持在H6阶段,土质色相稳定在H2阶段,整体四季色彩稳定程度较高。
(二)莫沟村色彩构成中的人文要素
莫沟村中的乡土建筑主要由地面建筑和窑洞组成。其中地面建筑主要由砖、木等材料砌筑,窑洞多由黄土、砖、麦秸等材料砌筑。乡村道路及场地由黄土和石材组成。
莫沟村周边环境中自然要素的色彩相对稳定性,其色彩的多变性主要体现在人文要素方面。乡土建筑及乡村道路、场地组成的不同空间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可分為:标识性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商业服务空间以及居住空间。
1.标识性空间
从乡村建设的整体结构出发,认知程度越高的区域,墙面和屋顶使用独特色彩来区分周边景色的可能性越大。村落的入口、公交站台更是村落对外进行风貌展示的主要场所。村中公交站台应运用指向性的主调色进行视觉引导,而目前其整体墙面与铺装色彩融为一体,作为标识性空间的指向性较弱。
2.公共服务空间
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可以分为生活型公共空间和行政型公共空间。作为与窑洞不同的地面建筑,老戏台使用与公交站台同样的蓝砖进行构建,在铺装方面也选取了比墙面更加跳跃的色彩进行铺设,使得整个空间的主次关系较弱。在选取的样本中,公共服务空间依据自身服务类型的不同分别选用了不同的建筑材料,其中莫沟村村部建筑本体的醒目程度,削弱了整体乡村色彩景观的协调感,以此对其需要进一步的色彩调控与优化。
3.商业服务空间
目前新兴产业作为推广的主力也影响着乡村景观的认知度。以莫沟村照相馆为例可知其在建设时有意引入了更明亮鲜艳的颜色作为小品的主要填充色,以引导人们消费视线,充实其原有的使用价值。在村淘店的空间构造中,村淘店作为新产业的一种,需要随着新兴产业的更新与发展来逐渐提升其场地的认知度与关注度,而如今莫沟村村淘店很难与周边的居住空间区分。
4.居住空间
民居是村庄形成的基础,莫沟村内传统民居建造依托环境,与自然相容的同时保证居住空间所需的私密性,给予人宜居的氛围。而在新建民居的颜色选择上,其整体颜色风格与原有民居的选择不尽相同。改造后的白墙在整体村庄的建设中视线引导性强烈,与空间本身所需的隐蔽性不符。
三、莫沟村色彩优化策略
为使村庄获得较强的空间引导性,不同功能属性的空间应具有清晰的色彩特征和层次分明的图底关系。在相同定量的自然肌底上,人文要素中色彩之间的差值关系更能引导人们快捷有效地对乡村形象进行自我构建。
(一)标识性空间
莫沟村在村口的颜色选择上从建筑到铺装多选取了分布于H2阶段的色彩。色相H值决定了整体色彩的构成关系,为突出其标识性空间的视线引导作用,建议墙面的颜色选择和周边环境原有H值相异的色彩。公交站台的内外铺装色彩分布于同一阶段的暧昧区间,以此应置换铺装色彩,在调整公交站台色彩图底关系的同时也能使标识性空间进一步得到统一。
(二)公共服务空间
莫沟村老戏台中画面的主要矛盾在于铺装与墙面选取了色卡中同一编码的颜色,缺乏层次感。亮度B值对画面的色彩的分布可达到起到修饰平衡的作用,莫沟村老戏台现有铺装的颜色B值高于B3阶段,因此建议其铺装选择B值低于B4阶段的色彩,进一步凸显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
在以莫沟村老戏台和莫沟村村部为样本的HSB值制作的色卡中,可清晰看出两地色相H值与整体村庄的H2分布差异较大。由此建议将莫沟村村部分布于的H1阶段的墙面色彩调整为与原有传统公共空间相符的色彩阶段。
(三)商业服务空间
莫沟村内增添的新兴发展产业多具有一定的色彩引导性。通过样本色卡后可知,推荐莫沟村照相馆选择在小品中使用饱和度S值高于S3阶段的色彩来进行画面的点缀与调配,以此加强空间的引导性。此外,莫沟村村淘店墙面的S值低于S3阶段,与整个空间所要求的生产活力不符。因此建议将其墙面立柱中的色彩改换为高于S2阶段的色彩,强化商业空间的特征。
(四)居住空间
莫沟村传统建筑运用的为乡土材料,而村庄建设中对传统民居的改造使用的门窗新材料使其色彩出现了色相H值大跨度的跳跃,宜选用与传统建筑同一建筑材料或与传统材料色彩相近的新材料来进行门窗的改造与搭配。
由村中新建民居的样本色卡可以看到,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的墙面H值相差可达5个阶段,致使新建民居成为了整个莫沟村最有颜色视觉冲击力的构筑物。因此,在优化方案中可将新建民居的墙面色彩进行部分调整,联系更近的乡土色彩,以确保居住空间应有的私密性。
四、结语
色彩量化技術将持续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涉及范围也必然由城市扩展到乡村甚至更广泛的区域。通过仪器与设备的色彩量化数据分析,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进行乡村建设中色彩的筛选与优化,提高色彩在选择与营造中的可操控性,强化村庄建设中不同空间的空间导向作用,因地制宜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朱自兰,万静华,李章兵.基于视觉特性的地毯图案色彩量化方法[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4):368-371.
[2]秦一心.长三角地区生态景观林色彩量化与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3]于福洋.HSB色彩模式的数字化定义[J].电脑学习,2009,(3):2-3.
作者简介
李牧航,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与理论。
白丹,博士,郑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