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牧吉自然保护区五种鹤类春季迁徙停歇动态初步分析

2019-04-18王子健夏媛媛黄华智高忠斯吴庆明韩莫日根周景英邹红菲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丹顶鹤白鹤核心区

王子健 杨 渺 夏媛媛 黄华智 高忠斯 吴庆明*韩莫日根 周景英 宝 桩 邹红菲*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2.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兴安盟,137400)

鸟类每年在一定的季节由分布区的一个区域向另一区域的迁移现象是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1],每年迁徙期许多鸟类都会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长距离的万里迁徙[2]。鸟类迁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因素(风、雨等)、温度、人类活动(放牧、侵占其他生物栖息地以及能量转移[3])等。鹤类(Gruidae)每年春天和秋天进行的迁徙活动,是鹤类为了适应大自然环境的一种本能反应[4]。鸟类在迁徙停歇地恢复体力,觅食储存能量、换羽或等待有利的风力继续迁移,并把迁徙停歇地作为应对不良天气或突发状况的避难所[5],因此,中途停留的程度对于确定鸟类迁徙策略至关重要[6]。

图牧吉保护区具有典型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众多珍贵鸟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场所[7],是鹤类在东北地区迁徙路线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在鹤类迁徙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鹤类资源,分布在图牧吉保护区的鹤类有6种,但是对该保护区鹤类的研究却是很少。主要涉及的都是保护区内鹤类觅食生境的研究[8-12]以及鹤类的行为观察[13]。本研究以图牧吉保护区为例,对鹤类在图牧吉保护区的停歇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鹤类在该地迁徙过程中的动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而且了解了鹤类的迁徙动态,我们可以对其在该保护区的繁殖和栖息的生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掌握它们的生境变化规律。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图牧吉自然保护区(122°44′13″—123°10′24″ E,46°04′12″—46°25′47″ N)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南端,处在黑龙江、吉林与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向东30 km为黑龙江省泰来县,向西则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南边青龙山处与吉林省镇赉县交界,北与扎赉特旗小城子乡为邻。保护区面积广阔,原先总面积达到948.3 km2,其中包含了355 km2的牧场。现经过调整保护区面积变为762.1 km2。

该地年平均降水量在400 mm左右。降水变率较大,有些年份的降水量能达到700 mm,而有些年份却只有200 mm,而且该地蒸发量极大,年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4倍。年平均气温4.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3.4℃;日最高气温可达39℃,最低气温为-33.5℃。年平均风速3.5 m/s,最大风速9.5 m/s,最大风力9级。有些年份春季大风日数在10 d左右,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0%。

该地地处温带,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春天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凉爽,冬季严寒少雪。

2 研究方法

2014、2015和2016年春季,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鹤类多年集中分布区的观察,确定鹤类分布的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和三道泡子,尤其以图牧吉泡子鹤类最多。调查时用8倍双筒望远镜和20×60倍单筒望远镜在观测点定点观测鹤类,监测点具体位置取决于泡子的大小、能见度、可视范围、地形地貌等因素,监测点的具体位置尽量选取能纵览泡子或利于监测鹤类及其数量的位置。监测时间为清晨和傍晚人类活动频次较少、频率较低的时间段,每个监测点的监测时长原则上为 30 min,实际监测的时间和时长取决于监测区域人类活动情况、鹤类数量、能见度、辨识度等因素。然后再辅以路线统计法,即从一个观测点到下一个观测点的路线上记录观测点所不能覆盖区域内鹤的种类和数量。

本文采取的计数方法为现场直接计数法和照片推测法。现场直接计数法是指对于鹤类种群可数的群体用计数器直接进行现场计数统计。照片推测法则是当场通过相机进行拍照,当天调查结束后通过电脑对照片里的鹤类数量进行二次计数。对于一些重叠部分则进行以下计数方式:鸟体重叠、2个鸟头则为 2只,鸟头重叠、鸟体重叠、3条腿则算作2只,鸟头、鸟腿均重叠但鸟体宽明显大于1只鸟体而小于2只鸟体则计为2只。

运用SPSS 23.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灰鹤种群动态

灰鹤(Grusgrus)在图牧吉保护区种群动态观测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灰鹤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中旬达到峰值,5月初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2014与2016年春季保护区内灰鹤停歇期的峰值数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2 200、2 750只,但2015年灰鹤停歇期峰值明显较其他两年低,只有1 300只。灰鹤春季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的停留天数为37—52 d,平均值为(46.00±7.94)d。

表1 灰鹤迁徙停歇数据

Tab.1 Data of migration stopover periods of common crane

3.2 白鹤种群动态

白鹤(Grusleucogeranus)在图牧吉保护区种群动态观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白鹤迁徙停歇数据

由表2可知,白鹤春季到达保护区的时间为3月末至4月初,4月初即达到峰值,4月中下旬迁离保护区。白鹤在2014、2015和2016年春季停歇期峰值数量变化极大。除2015年峰值达到了2 180只,其余两年均未过千,且2016年停歇期峰值仅为129只。白鹤春季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的停留天数为21—25 d,平均值为(23.33±2.08)d。

3.3 白头鹤种群动态

白头鹤(Grusmonacha)在图牧吉保护区种群动态观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白头鹤迁徙停歇数据

Tab.3 Data of migration stopover periods of hooded crane

由表3可知,白头鹤春季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中旬前后一周到达峰值,4月下旬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保护区春季白头鹤停歇期峰值2014—2016年连续增长分别为92、240、387只。白头鹤春季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的停留天数为27—42 d,平均值为(36.00±7.94)d。

3.4 白枕鹤种群动态

白枕鹤(Grusvipio)在图牧吉保护区种群动态观测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白枕鹤春季在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到达峰值,4月下旬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2015年春季白枕鹤停歇期峰值数量仅为8只,其余两年峰值变化不大,均达到了50只或以上。白枕鹤春季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的停留天数为23—36 d,平均值为(30.00±6.56)d。

表4 白枕鹤迁徙停歇数据

Tab.4 Data of migration stopover periods of white-naped crane

3.5 丹顶鹤种群动态

丹顶鹤(Grusjaponensis)在图牧吉保护区种群动态观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丹顶鹤迁徙停歇数据

Tab.5 Data of migration stopover periods of red-crowned crane

由表5可知,丹顶鹤春季到达图牧吉保护区的时间为3月末至4月初,4月上旬达到峰值,4月中旬离开保护区。丹顶鹤为保护区内繁殖鹤,每年会有少数在保护区内繁殖,2015年4月28日,首次在芦苇丛里观测到2只丹顶鹤。2014年和2016年春季保护区内观测到的丹顶鹤最大值分别为8和9只。丹顶鹤春季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的停留天数为10—18 d,平均值为(14.00±5.66)d。

4 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图牧吉保护区春季5种鹤停歇期的停留时长,从长到短依次为灰鹤>白头鹤> 白枕鹤>白鹤>丹顶鹤。灰鹤在图牧吉保护区停歇的5种鹤类中为优势种群,每年在保护区内停歇的数量能达到上千只,根据保护区夏季的记录,灰鹤在保护区内还有50只左右夏候鸟。其中2015年春季停歇期峰值数量为1 300只,较另外两年峰值数量少了1 000多只,原因为在整个调查期间很少看到灰鹤种群单独出现,往往是和其他鹤类混群觅食,在农田里看到的灰鹤往往和白头鹤混群,在图牧吉泡子核心区的湿草甸及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沼泽里灰鹤往往是和白枕鹤混群觅食,而图牧吉泡子核心区的湿草甸及芦苇沼泽是灰鹤在图牧吉保护区内的主要停歇点,2015年保护区内图牧吉泡子核心区附近放牧现象严重,且放牧点距灰鹤停歇地不足1 000 m。

这也是造成2015年保护区内白枕鹤数量猛减的重要原因,白枕鹤在保护区内生境比较单一,只在图牧吉泡子核心区的湿草甸及芦苇沼泽处停歇觅食。白枕鹤为保护区内繁殖鹤类,2014、2016两年迁来保护区停歇的数量均达到50只或以上,在4月下旬大群迁走后留下2—3对在保护区内繁殖。2015年由于人为干扰的影响,白枕鹤迁来保护区的最大数量仅为8只,在5月中旬仅发现1对在保护区内繁殖。

2014、2015和2016年春季白鹤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期数量变化是5种鹤类中变化最大的。2014、2015年春季白鹤在图牧吉保护区内停歇觅食的数量逐步上升,在2015年峰值达到了2 180只,而在2016年春季保护区内白鹤停歇栖息数量瞬间下降,峰值仅为129只。究其原因是2014、2015年莫莫格保护区开始发生洪涝灾害,保护区内水域水位逐渐升高,而白鹤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它们生境是浅水沼泽[14],水位过高不利于它们觅食,所以往年迁往莫莫格保护区的白鹤开始往相邻的图牧吉保护区迁徙,该地与吉林交界,气候与吉林莫莫格保护区相似,符合往年迁往莫莫格的白鹤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在2015年莫莫格保护区洪涝现象极其严重,其保护区内几乎所有白鹤全部迁到图牧吉保护区。而2016年莫莫格保护区进行了有效的洪涝治理,水位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大群白鹤再次回迁。

2014、2015和2016年春季白头鹤在图牧吉保护区迁徙动态整体较好,3年来迁徙数量稳步增长。图牧吉保护区耕地多,尤其以玉米作物极为丰富,而白头鹤在迁徙期的食性决定了它们以玉米粒为主要食物[15-16],这可能是保护区内白头鹤迁徙停歇数量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整个调查期间,笔者还发现保护区内的白头鹤是受人为干扰影响最小的鹤类。调查期,经常能观察到大群白头鹤在耕作的玉米地附近觅食,来往不断的人和车并没有让白头鹤停止觅食,笔者更是曾在距离白头鹤不到100 m的地方观察过它们,长年如此的人类活动也让在保护区内停歇的白头鹤养成了对人为干扰抵抗力较强的习性。

丹顶鹤在保护区内也为繁殖鹤类,每年迁来保护区的数量不多,维持在10只左右。丹顶鹤在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核心区芦苇沼泽处。丹顶鹤是十分警觉的鹤类,对生境的要求极高[17-18],2015年春季由于人为干扰因素,在4月28日才首次发现2只丹顶鹤,且没有发现在保护区内繁殖。2016年春季丹顶鹤只有4 d的记录数据,也没有发现在保护区内繁殖的丹顶鹤,原因是保护区内大片芦苇高度普遍过高。经过笔者深入芦苇丛中调查取样,测得芦苇丛的平均高度约为250 cm,显然这个高度并不适合丹顶鹤在此处繁殖。适合丹顶鹤觅食繁殖的芦苇高度应在100—150 cm[19],这个高度和它们的身高相差不大,既可以为它们觅食提供良好的隐蔽,也可以为它们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在2014年春季发现了在保护区内繁殖的1对丹顶鹤。

5 管理建议

5.1 增强鹤类野外调查工作

鹤类的野外调查是研究鹤类迁徙规律的基础性工作,而要想真正研究明白鹤类的迁徙规律,则需要多年积累的资料。所以在鹤的春迁期、秋迁期要加强每日的监测力度,分配好人员监测工作,实时掌握鹤类的迁徙动态变化。

5.2 加强保护区对鹤类保护的宣传力度

笔者在保护区调查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对鹤类的保护意识并不高,经常发现当地牧民在保护区核心区内放牧。而且当地农民还存在乱开垦土地现象,最典型的就是保护区图牧吉泡子核心区和农田间的一块草甸,每年当地农民都会扩展土地使得农田离核心区越来越近,这对鹤类的栖息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对鹤类的保护应是每个保护区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保护区管理局应经常在当地开展鹤类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在当地中小学开展以保护鹤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给当地村民发保护鹤类的知识手册,定期举办以保护某种鹤类为目的的活动。

5.3 保护区应加强对鹤类栖息地生境的保护

保护区内一共有4块核心区:大岭核心区,靠山核心区,图牧吉泡子核心区以及三道泡子核心区。而保护区内的鹤却基本分布在两个核心区即图牧吉泡子核心区和三道泡子核心区,鹤类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图牧吉泡子,只有白鹤分布在三道泡子。保护区内鹤类生境太过单一,可供鹤类选择的生境过少,如果在一些年份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使原有的生境遭到了破坏,这会对往年在图牧吉停歇觅食以及在本地繁殖的鹤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给保护区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所以保护区要加大对其核心区的保护,做好防火等重要工作,同时也要适当营造更多适宜鹤类栖息的生境。

猜你喜欢

丹顶鹤白鹤核心区
三只丹顶鹤
独孤求败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
松萝山茶园现状及发展建议
“白鹤”飞得高靠的抓“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