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田园乡村探究

2019-04-17王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 要:十九大以来,苏州大力发展田园乡村建设,努力探寻一条适合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为例,从上林村现有的优势现状分析,结合它自身特点,研究出一条有可行性的解决路径。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苏州农村的田园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田园乡村;乡村振兴;上林村

2018年初江苏省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扎实有效推进该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18年4月,苏州江苏省田园办公布第二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名单,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榜上有名。这是苏州关于“五位一体”战略方针在农村方向的具体实施,对于深入推进苏州乡村振兴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一、田园乡村的含义

田园乡村是对美丽乡村的一种延伸解读,也是对乡村振兴的另一种诠释,它的含义可以分为“特色”、“田园”、“乡村”三个方面来解读。“特色”是指乡村振兴要重点挖掘乡村自己的特色,不能苏州农村一个样,把自己的特色做成产业,寻找属于自己的亮的,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田园”是乡村的意境,也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最主要不同,田园意境也是乡村最重要的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乡村建设要保护好自然风光,保留好田园意境,营造和谐共融的田园氛围。“乡村”是村民共同的家园,田园乡村建设不能本末倒置,要着力打造适合村民生活的家园。

二、田园乡村建设的优势

1.发展基础较好,有利于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

由于太湖周围被限定为生态走廊需要保护,所以上林村一直都不能发展工业,只能以农业种植为基础,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政治高度后,生态环境成为地方政府重视的环节,过去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转变为得天独厚的资源。近年来,上林村改变过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過农旅、文旅共同发展,推动了上林村发展的转型升级。打造精品农业旅游,比如在今年3月份期间组织了千亩油菜田观光游,主打村里的自然生态农田的田园风光,给村级带来经济效益超百万元,带动村里300多人实现就业。积极树立精品农产品概念,比如上林村东林渡800亩高标准水稻田全部采用江苏省农科院“南梗46”和生物酵素技术,产出的“乡根1号”大米口感香糯,米质优良,年产量300吨,供不应求。同时大胆创新,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最大限度拓宽种植领域,比如联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现代高效农业研发基地,成立吴中区首家水生花卉生产基地,生产的常绿水生鸢尾既可以用于水体景观丰富色彩,还可以用于太湖水污染治理,对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历史悠久,有利于彰显文化特色。

上林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实乡村的内涵,让游客能在上林村切实感受到乡土文化。为此,首创“乡根文化生活”,把“乡根文化”贯穿到村庄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此倡导田园牧歌式乡根生活回归和太湖农耕文化回溯。为方便游客随时随地感受扑面而来的太湖农耕文化,坚持乡村原生态发展,开发过程中格外注意对村民生活环境的保护,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让上林村自己的乡村特色得以保护和延续。

3. 生态环境优美,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

上林村由于环境保护的诸多限制,村域范围内机乎没有工厂,这也导致外来人员不多,村域范围内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在此基础上,上林村后续又做了相关的调整,将优质的乡村环境进一步提升,切实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红利。同时,上林村还在劳务合作社中设立卫生保洁组和绿化养护组,负责生态环境的长效管理。根据“散污乱”“263”“331”专项整治要求,针对29户作坊和 30 户私房出租户进行了多次上门检查,(消防安全、液化气定时检查的提醒、电线乱拖乱拉、电瓶车规范停放等等系列工作),加强16名村庄保洁员队伍建设,齐心协力整治环境 500多处,清运垃圾 500 车共 2000余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上林村的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之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题。

一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通畅。虽然相比过去诸多要素从乡村流向城市的速度再加快,但仍然不够充分,反之从城镇流向农村则受到了诸多制度限制,当前一些阻碍流动的因素依然存在。

二是基层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当前,在教育、医疗、交通、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城乡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保持乡土气息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乡村基本生活设施,填补相关空缺,仍然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努力。

三是整个社会思维惯性依然存在。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农家子弟一直以跳出农门为追求,如何为农村留下更多有用的人才,留住乡愁,成为社会共识,吸引更多的人“做农业、当农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思考与建议

一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必须抓住“特色”,展现独特竞争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上林村需要在充分发掘自己特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农村综合实力、加快创建农业现代化。乡村要振兴,文化是内核。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我们很多人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氛围的打造和延伸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视的一项工作。

二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必须突出“田园”,展现田园风光。田园乡村的打造,离不开其特有的田园风格,尤其要注意当地本身的农耕文化和乡村传统的挖掘,尽可能在不改变乡村主体形态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完善改建工作,坚持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从而呈现乡村独有意境。

三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必须重视“乡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要振兴,核心是人。要努力摆脱上林村人口流失严重、田地无人种植、平均年龄老化和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在提高村民能力素质,加强培养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流”。乡村要振兴,必须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基础建设工程。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努力打造让职业农民生存、成长、扎根的家园,让全体居民创业、致富、安居的环境。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是未来苏州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十九大带给我们的新使命,希望上林村在内的苏州所有农村,能加快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作者简介:

王洁,出生年月:1987.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苏州,当前职务:科员,当前职称:初级,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农业农村.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