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问题的思考

2019-04-17胡展度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

胡展度

摘 要: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成为有用之才。在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解决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教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资助;奖助学金;评定工作

一、高校开展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具有积极地意义

高校开展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不仅促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了教育公平。国家在高校开展奖助学金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类奖助学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但是,对于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人员来说,资助政策的发展意味着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增加。

二、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

在高校里,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该项工作,往往由学生处的一些老师、辅导员等分工兼任完成。目前做的比较好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资助中心”等类型的专管部门,并安排了专人进行这类工作的处理,而在资助工作中,他们必须全面了解学校几千甚至上万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家庭情况需要核查,对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需要了解,工作量很大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值得一提的是,资助奖学金评定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比较特殊,要兼顾公平公正原则,要时刻注了解国家出台的政策,要在学校给予的指标中,尽可能的让优秀的学生获得奖励,让最贫困的学生获得奖励,理性科学的制定指标,需要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解决。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和资格认定标准无法量化

学校要选出在校学生哪些家庭贫困,“贫困”的标准怎么确定?常见的做法就是,申请学生所在班级要对该学生的家境情况进行基本了解,后面再将具体的名单提交到院级或者校级部门进行审核无误,就能最终确定哪些同学是贫困生。但是因为辅导员工作繁忙、数量不足、同时也存在班委拉票现象,评议小组难以真的实地证实情况等不利条件,这个方法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否可信也难以断定。

单一指标法,是学校对每个院、每个班级的具体人数有着最终的决定权。学校把国家得出分配的总名额数和学校总学生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每个院和每个班级都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有多少学生能够获得资助。但是,这个方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个学院或者班级的贫困生占总体人数比例不是一样的,有的学院或者班级因为某种原因可能就是家境普遍偏好或者偏差,所以用同样的标准来统一对待就不科学。

投票法,内部的可操作性较强。方法很简单就是谁志愿谁就上去讲述,然后由评委来评定是否合格。因为性格和生长环境不同,有的同学可能不好意思或者就是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家庭的不幸。另外有的同学为了能够或得免费的钱,就编造事实或者夸大情况来博取大家的同情或得自助。这样的方法弊端不言而喻,同时也可能出现学生之间的“拉帮结派”来不正当的获得自助金额。

三、加强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专业化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

1、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

本人认为在每个高校中,应该设立一个部门或机构,专管资助类事项,进行名额拟定,评定工作,进行工作的协调并与校外机构、以及有资助想法的当地企业保持联系,负责各项流程和规则的制定和维护,负责信息采集,建立档案,并长期进行信息跟踪、规整,负责对外宣传和报道,公开助学金、奖学金名单,及时发布国家的新政策和学校的评定制度等;进行工作监督以及协调配合工作,使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展开,尤其是在学生评定和助学金奖学金发放方面,进行监督,确保公正公平,营造透明的助学环境。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在上述专人队伍建设完成之后,高校可以邀请其他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的教师来学校进行工作指导,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专项培训和指导之后,学校助学队伍中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国家的制度和方针政策,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思想觉悟,用更饱满的状态来做好助学工作。

3、建立专业化的评定组织机构

高校助学金制度中,评定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想要完成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就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跟踪、数据采集等工作。需要建立一个专项工作机构来完成这项工作。最好设立专门机构,使得评定工作能够更规范、科学和专业。以我校为例,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家庭所在地开出的“贫困证明”以及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通过政府提供的贫困证明,再加上该种方式是对这部分同学在学校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寒暑假对特别困难的同学进行家访,通过实地与受访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调研学生及家长。

(二)强化奖助学金受助者诚信教育

当我们评定各种资助类奖助学金时,由于诚信的缺失我们的评定结果并不会保证十分公平,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体系,使诚信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也要对受助者在该方面加强思想教育。高校贫困生评定起来是十分不易的,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教育有一定的缺失,没有形成很强的诚信意识。除此以外,也要在励志方面对受助者做相关教育,鼓励受助者艰苦奋斗,让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深入其心,磨炼受助者的意志力,鼓励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压力,让其学会吃苦耐劳,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正確引导贫困学生争取国家奖助学金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升级,让贫困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通过勤工俭学也可以让这些学生解决日常开支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在减轻贫困生经济压力的时候,对于思想教育也决不能松懈,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同时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对受助者大力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在诚信方面大力进行教育,鼓励受助者将自身的家庭条件如实的描述出来,使诚信品质深入其心,并且还要教育受助者让其知道要感恩回报,引导受助者努力学习,通过这个来感恩学校。

(四)采用量化的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方法

评结果是评定奖、助学金的重要参考。综合测评法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班级民主评议、学生参与活动情况(附加分)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测评积分(百分制)公式: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考核得分=学习成绩(85%)+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10%)+民主评议成绩(5%)+加分项。

建档立卡学生外的助学金考核得分=国家助学金量化指标体系(附件5)40%+民主评议10%+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25%+学习成绩25%。

新生考核得分=助学金量化指标体系90%+民主评议10%。

结语:

做好资助工作,离不开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在放寒暑假之前,我院要根据学校的政策向相关学生提供一份调查表,即《学生家庭贫困情况调查表》;在高校寄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把《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手册》也一并寄出,这样以来,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入校以前就了解了相关资助政策;新生进入学校开始进行军训时,毕业生实习前,就要做好相关资助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参与资助评定;依托国家奖助学金的审定,在学生的思想政治上加强教育。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
高职院校奖助学金的评审如何更科学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高校贫困生奖助学金监督意识的研究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工作策略研究
普通本科高校奖助模式优化研究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