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元时期的钧窑瓷器对比

2019-04-17齐美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4期
关键词:钧窑瓷器

齐美玲

摘 要: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北宋,而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窑系却是在元代,这和当时两个朝代的统治方式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关键词:宋元时期;钧窑;瓷器

1 钧窑概述

钧窑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因其所在地禹县古时称为钧州而得此名。到目前为止,以河南禹州神垕为中心,发现的窑址已有150余处。钧窑瓷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釉料的不同。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内含有少量的铜,这与汝窑、耀州窑等窑不同。钧窑瓷器釉色是青中带红,似蓝天中的晚霞一般。青色也和其他青瓷有所不同,是色泽深浅不一近于蓝色的乳浊光釉。在宋代以前,我国陶瓷生产的主流是青瓷。而宋代的钧窑创造出以铜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的铜红釉,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 宋代的钧窑

2.1 文治的时代背景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阶层的鼎盛时代,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后建立宋朝称帝。因其了解“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道理,推行了一系列“以文治政”的措施,来防止藩镇割据的历史重演。在这种“以文治政”的大环境下,文人地位不断上升,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读书人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即使出身贫寒,也可进入士大夫阶层。

2.2 登峰造极的钧瓷

在宋朝这种尚文的社会风气之下,即便是有着亡国罪名的宋徽宗赵佶也是集书法家和画家于一身的一位皇帝。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和院体花鸟画,成就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崇高地位,而他的才学并没有使他成为人们所爱戴的皇帝。宋徽宗为了满足皇室的需要,大兴土木,修亭台楼阁,在庭院置满奇花异石。蔡京让朱勔从江浙密取花石回来进献给宋徽宗只为迎合他的喜好。宋徽宗便命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搜取奇花异石运往开封。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艘编为一纲,从江南运到开封,故称“花石纲”。这些运来的奇花异石用于制作形态各异的假山和盆景。因种植花草需要用到大量的花盆,为此宋徽宗命人垄断了在禹州城里古钧台附近的民窑作坊,用来专门烧制各式花盆、樽、出戟尊等陈设瓷和鼓钉洗等文房御用瓷器。他利用专权垄断钧台窑为官窑,限制民间生产钧瓷,并搜集各地能工巧匠为官窑制作钧瓷,还不计成本垄断优质材料进行精工细作,使钧窑瓷器走向两极分化,民窑极度衰落和官窑高度发展。因宋徽宗个人喜好绘奇花异石而产生的“花石纲”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但也因此成就了官窑钧瓷登峰造极的绝世精品。

2.3 宋代钧瓷样式

宋代钧窑创造性地成功烧制出铜红釉,这对于陶瓷领域来说是个极为了不起的成就,对后世陶瓷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钧窑瓷器以其绚丽多彩的釉色而著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古人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满天星,峪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窑瓷器的釉色。根据故宫收藏的钧窑传世品和发掘的钧窑瓷片来看,钧瓷的造型有各类花盆,如海棠式、葵花式、莲花式、渣斗式、仰钟式、长方形、方形、六角形等,还有出戟尊、鼓钉洗、碗、钵、炉、盘等。釉色主要有豆青、天青、天蓝、碧青、月白、紫红诸色。其中花盆的底部一般都有5个小圆孔,只有六角花盆的底部是7个小圆孔。每种不同样式的花盆都分10个不同大小的规格,底部有刻画汉字号码标记,标记从“一”到“十”的其中一个,数字越小的器物尺寸越大,反之则器物尺寸越小。每种花盆还有相对的配套盆托。

3 元代的钧窑

3.1 元朝一统后的政策

钧瓷的烧造虽然始于宋代,但钧窑形成窑系主要在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元代仅仅存在了90多年,而在元朝统治的这90多年里,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尤其是手工业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元政府对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较为重视,官匠可免除其他一切差科,其官匠地位也可以世袭,这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元朝的统一也将宋、金、西夏造成的分裂局面终结,统一后的元朝社会相对稳定,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元代的制瓷业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其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2 钧窑系的扩大发展

元代以河南禹县为代表,钧窑由宋代单一窑口生产扩大成为众多窑口生产的钧窑系。烧制钧窑瓷器的窑口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区,如河南省的安阳、宝丰、鹤壁、禹县,山西省的介休、浑源,河北省的磁县等地。由于手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多,元代窑场的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起来,大型器物也呈现递增趋势,烧造技术也日渐完善。元代采用的“二元配方法”瓷石加高岭土制作出胎降低了器物的变形率,元代能烧造出大型器物也正因为此。

3.3 元代钧瓷的样式

元代钧窑瓷器与宋代的钧窑瓷器相比,胎质较为粗糙,并不像宋代钧窑瓷器那样胎质细密;元代钧窑瓷器釉面光泽性较差且有很多棕眼。釉色以月白色、天蓝、月白交融为主,釉不施到底且圈足内外无釉。元代的钧窑瓷器大多为日常的民用瓷,诸如盘、碗、罐之类,还有一些执壶、梅瓶、三足炉、高足杯等。而像宋代的盆、洗、尊之类陈设物件在元代钧窑瓷器中已见不到。元代的钧窑瓷器有两种装饰手法:一是红斑装饰,是用含铜釉药在器物上不规则地涂抹出来,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制后显现出红色,再与蓝地相映衬;二是堆贴花装饰,这种堆贴花手法是元代所特有的,内蒙古出土的堆花三足炉就是这类装饰作品。

4 总结

钧窑瓷器在宋代创烧而在元代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窑系,虽然元代的钧窑瓷器不如宋代的钧窑瓷器细腻精致,但也别有一番草原民族的粗犷豪迈之風。总的来说,无论是宋代钧窑瓷器还是元代钧窑瓷器都各有千秋,都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李炳辉.宋代官窑瓷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故宫博物院.故宫陶瓷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钧窑瓷器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千年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瓷器之歌(组诗)
中国的名牌瓷器
浅谈传统钧窑的生态烧制路径
浅谈传统钧窑的生态烧制路径
浅析宋代造物思想对钧窑艺术的影响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