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留置胃管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4-17汪慧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胃管几率胃肠道

张 钦,王 霞,张 倩,汪慧琴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合肥 230022)

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卒中患者经常会伴发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吞咽障碍[1]。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吞咽困难,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留置胃管是最常见的方法,能够使患者营养摄入的问题得缓解。但是,传统胃管留置方式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呕吐与恶心症状,甚至还会诱发应激性溃疡2]。为进一步探讨改良留置胃管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下文针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做出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就诊符合条件的80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

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66.34±3.21)岁。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3岁,平均年龄(66.22±3.25)岁。

纳入依据:①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依据:①精神病;②恶性肿瘤;③对本次研究持反对意见。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资料发现,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留置与拔除方式,使用普通胶布进行固定。其中,胃管插入的深度是发际到胸骨剑突长度,通常控制在50-55厘米之间。

实验组采用的胃管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质软,需在使用之前经冰箱冷冻,可以天宫一次性插入几率,降低鼻黏膜与食管黏膜的出血几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在固定方面,将胃管本体的前端从患者鼻孔内插入胃部,通常患者的鼻孔距离胃部的长度在45cm~55cm范围内,通过胃管本体上的警示段能非常直观的看出胃管本体是否插入到位,并有效防止胃管脱落,减轻患者痛苦[3]。在更换拔除方面,则要在前一天晚饭以后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将胃管拔出15-20厘米左右,随后加以固定。经过一个小时后,使用注射器不会抽出胃内容物,即可使患者处于插入侧鼻孔在上侧卧位,夹持胃管末端并及时拔出。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与脱管几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脱管几率对比表示形式为率(%),行x2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对存在的证明统计学意义进行证明。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发现,实验组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与腹胀腹泻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脱管几率对比

根据两组患者脱管几率对比结果可以了解到,实验组脱管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脱管几率对比(n/%)

3 讨 论

胃肠内营养供给能够保证人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果不断增强,特别是患病期间,选择使用胃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可以使患者胃肠道功能得以恢复,加快疾病恢复速度[4]。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其机体代谢状态高,且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加之患者的意识障碍与吞咽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其能量的摄入量。在这种情况下,留置胃管并进行鼻饲护理,可以使患者机体能量得到改善,促进蛋白质合成,不断提高其免疫功能[5]。然而,传统胃管留置方式很容易脱落,直接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胃管留置方式,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与脱管几率都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可见,改良后的胃管留置,有效地避免了脱管现象的发生,确保胃管固定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对传统胃管留置方式进行改良,并应用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肠内营养支持,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脱管几率,优化患者舒适度,推广应用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胃管几率胃肠道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