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9-04-17方跃平韦彩云洪艳群农秋棉
方跃平,韦彩云,洪艳群,农秋棉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治疗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很多儿童艾滋病患者,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找到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但疗程长,且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致使治疗依从性低下,从而影响治疗进展,尤其是儿童患者,临床治疗难度较高。基于此,本文我院艾滋病患儿为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施行个性化护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艾滋病患儿为例,共纳入94例,选自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间,纳入标准:出生≥l8个月者,HIV抗体阳性;出生<18个月者,2次HIV病毒学检测均阳性。AIDS临床分期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HIV感染分期标准 。排除标准:(1)未能确诊HIV感染;(2)有严重遗传性疾病,合并胸部肿瘤、病毒性肝炎、代谢性疾病、梅毒。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照患者的入选先后顺序编号,使用Excel的RAND的随机函数,然后按照生成的随机函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前47位对应的患者为观察组,后47位为对照组。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根据患儿病情,以及临床医嘱向其及其家长疾病介绍相关情况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如下:护士对患儿(4岁以上)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形式包括举办学习讲座、派发宣传册、卡通图片的张贴等,在家长配合下为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指导其用药,使患儿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度。然后依据患儿家属的文化程度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患儿试试健康宣传,并告诉患儿家属艾滋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责任护士、营养师和家属共同为患儿病情制定饮食计划;另外,责任护士每天依据患儿病情指导家属选择高纤维、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半流食食物;每天早中晚三餐尽量不重样,每餐之前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水果(香蕉、苹果等);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主要是给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如果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定期复查,同时必须做好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软件为工具,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n/%)
3 讨 论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已有越来越多的婴儿、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并死于艾滋病。因此,婴儿和儿童艾滋病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当根据患儿的年龄特征,将护理干预措施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
3.1 个性化心理干预
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对象是患儿及其家属,患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不高,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儿女患有此病而感到焦虑,恐惧心理比较大;另外有些大一点的儿童可能对此病有些了解,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和抑郁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必须给予患儿及其技术正当的心理干预,根据不同心理反映、年龄和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方式鼓励患儿及其家属放松心情,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2 个性化药物治疗干预
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化,为其制定给药剂量,以便达到合适的血药浓度维持治疗效果目的。此外,抗病毒药物口味不佳,患儿长期很难接受长期服药,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指导家属监督患儿服药;患儿接受抗病毒治疗一般需要服用3种以上药物,需要每天不同时间段服药,患儿比较容易忘记,必须要嘱咐家属做好监督作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
3.3 个性化健康指导
抗病毒治疗前,医务人员就必须依据每位患儿不同情况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因、治疗目的、不良反应、药物服用规律、疾病传播方式等,以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5]。与此同时,要求患儿监护人必须给予患儿足够的支持,配合患儿一起接受健康教育,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尤其是年龄较大患儿,需要指导患儿正确认识外界的看法,降低社会歧视对儿童心理的伤害。
综上,个性化护理干预利于儿童艾滋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