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行为,看不见的心理
2019-04-16魏来
魏来
孩子不来学校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上,所做的一切都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因为行为仅仅是孩子心理世界的外在表现,父母只有透过行为去看到孩子丰富敏感的内心,这样做起来才会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下面结合一个案例,来做具体分析。
在办公室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求助:我家孩子以前很听话、很乖的,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却突然说不来学校上学了!
家长面对孩子不来学校上学的行为,最初是疑惑不解,几天后就会万分着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时间荒废了,孩子的前途怎么办?”在试了各种劝说,父母的各种妥协之后孩子没有任何改变,这时候父母便会抓狂生气,进而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当亲子关系紧张的时候,父母就很难影响到小孩,小孩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又更加激怒家长,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几番“斗智斗勇”下来,父母彻底的心力交瘁,束手无策。
案例简述
一位高一学生的爸爸:
期中考试后,孩子就不愿意去学校了,我该怎么办?
“孩子期中考试成绩下降了许多,高中本来学业紧张,他还不去学校,就在家睡觉,或者睡醒了就玩游戏,整个人情绪状态都颓废了,功课也落下了。这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我们一方面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抑郁,另一方面只要我们一劝他,他情绪就很激动,过后几天都不和我们说话,现在我们也不敢说他太多,但是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又着急又心痛。”
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现在的状况,一方面担心孩子不去学校学习,耽误了以后的高考前程;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在家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会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重要的问题,比如考试、作业、交友、未来的发展等,这些事隋在孩子生命中很重要,但是孩子对这些事件的情感态度更重要,父母在纠正孩子行为时,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如何看到呢?答案就在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里。
上述这个案例中,如果孩子颓废的情绪会说话,孩子可能会说什么呢?试着去体会孩子情绪背后的诉求,仿佛在说“我好像努力了也没有用,考试成绩还是这样,其他同学轻轻松松就把我甩在了后面,他们还没我努力呢,我觉得自己很笨,付出那么多都没有回报。我好累,我想放弃。”
A.在这样的情境下,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有的家长心里非常担心,会忍不住去和孩子讲道理,比如“考试没考好有什么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经验下次考好就可以了”“你现在不去学校,将来一定会后悔,我不希望你以后后悔啊”。
有的家长会各种妥协,“只要你去学校,我们也不没收你的手机了”“爸爸妈妈只希望你开心,我们也不指望你一定要考大学”等等。可是效果呢?孩子并没有去学校,或者孩子真的去学校了,但是带着手机去,仍然沉迷在玩手机游戏里,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
其实在这样的情境下,家长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考试退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他可能会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家长应该积极地去关注孩子这时候的情绪,理解他的情绪出现的合理性。比如“这次考试没考好,爸爸知道你很难过,特别是你前段时间那么用功地学习。如果是我工作这么努力,还没有业绩,爸爸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很失败”。家长的这种关注和理解,可以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让孩子感受到有父母的陪伴,帮助他分担内心的难过与挫败,内心充满力量。
B.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下一步怎么去引导孩子呢?
我们常听到家长向老师抱怨说,你说得越多,小孩越和你反着来,真的是叛逆期了。对于青春期的小孩,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有一个转变的意识,即这个时期开始要减少说教,减少讲大道理的时刻,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他们更喜欢自己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去听从父母的意见。所以,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行为”,家长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去改变会发现越使劲去推动孩子改变,从孩子那里得到的反作用力就越强,孩子会觉得你怎么这么哕嗦,你又觉得我做得不对,总是在批评我指责我,你说什么都对,甚至会对父母大吼:“你真的很烦,能让我静静吗!”最后使得亲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小孩甚至不愿意再和父母說一句话。
C.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呢?
是带领孩子与周围的事情建立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生活上很小的事情,比如一起打扫房间,一起做饭,吃完饭后家人的一起散步等等。和这些事情的连接对于孩子而言都是拉力,将他从挫败的情绪中拉出来,回到现实中,体验新的感受。这种从具体事情中亲身获得的感受,比父母口中的大道理更能影响孩子。另—方面,我们发现孩子在学校受到挫折后如果在家里没有得到积极的关注和疏导,很容易就沉迷电子游戏,孩子玩电子游戏的行为背后是什么心理需求呢?为何游戏如此有吸引力?观察学生日常的聊天就会发现,游戏不仅是社交非常好的话题,也是显示自己能力和成就感的时刻。他们通过游戏建立联系,获得成就感和群体的归属感。而带着孩子与周围的事情建立连接,还可以帮助他们体会更多的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就感。
“每一个消极行为的背后,都有着积极的心理诉求。如果我们能读懂孩子的情绪,看见他的心理诉求,那么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力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