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姑娘”、作家与白日梦

2019-04-16张明慧

长城 2019年2期
关键词:李青白日梦灰姑娘

张明慧

“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去幻想,只有那些愿望难以满足的人才去幻想。”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如是说。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与梦一样,都是被压抑的潜在欲望的流露。在这个意义上,“灰姑娘”叙事是最为典型的白日梦叙事之一,叙事产生于对命运和欲望的不满足,结束于对压抑欲望的彻底宣泄。在一场刹那变换的梦幻喜剧中,主人公翻天覆地地实现对社会阶级的践踏式飞跃,对压抑者的推翻与反辱,对缺失尊严的彻底获得和多余挥霍。“缺失”与“反缺失”是“灰姑娘”叙事的两大核心,而这两大核心的碰撞将在叙事中表现为“压抑——骤变——反压抑”的过程。

“缺失”是“灰姑娘”叙事的核心。缺失构成了主人公的命运底色,弥补/反抗缺失是最強烈的叙事动机,“反缺失”既是主人公对抗命运的最终目的,又是命运必经的道路。“缺失”往往产生于两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的压抑迫害;二是来自内部的欲望和不满足。这两方面在小说中常常伴随出现:失母缺爱又受辱的孤女、出身低贱却心高气傲向往上流社会的青年、孤独贫穷却暗恋美人的卖油郎、怀才不遇的贫贱书生……缺失是贫穷、是受辱、是孤独、是缺爱,是难以实现的野心,是无法得到爱人的心碎,是无数辗转后的意难平。之所以说“灰姑娘”叙事是一种原叙事型,是因为“灰姑娘”本身就是人类潜意识中一种人格原型的投射——在幽暗的人性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缺失状态中,像灰姑娘一样被压抑,更像灰姑娘一样随时期待着骤变来临,压抑突然解除,我们的缺失得到弥补,正如灰姑娘风光变身后嫁入皇家城堡。

外部的压迫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内部的欲望,后者才构成了最深层的“缺失”压力。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方法来分析,“灰姑娘”叙事中主人公遭遇的不外乎是“丧亲、孤独、贫穷、受到奴役和侮辱、被迫嫁娶、流落他乡”等困难形式,形式的有限性意味着困难的工具性,即困难本身不能构成叙事的深层动机,而是通过困难来造成主人公种种不满足,对现实的不满促使欲望的泛滥,而困难又压抑着欲望的宣泄,这种反复“缺失”的压力越来越重,最终爆发为“反缺失”的叙事动机。比如在《妻妾成群》中,指引颂莲走向毁灭的不是失父或被迫嫁人这些困难本身,而是颂莲永远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失父造成了物质的缺失,陈府的争斗造成了安全感的缺失,陈佐仟和陈飞浦造成了爱和性的缺失,雁儿等人造成了尊严的缺失,在这种缺失的高压下颂莲产生了对地位、爱情、陪伴、权力、性等等的渴望,因此不断地争夺和证明自己,但她却永远得不到任何一种。随着缺失越来越严重,她对弥补缺失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欲望却永远无法冲破时代的压抑,这是毁灭的根源。因此,缺失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外在的困难只是表层。

“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内在愿望可分为两大类:性欲和野心。这种二分法虽然凝练,但是只考虑到了主观上的正面追求,而忽视了缺失引起的反面渴望,如上文提到的陪伴、安全感、尊严等。事实上,一切叙事中主人公的幻想动机都可以归为这两大类:正面追求和反面渴望。而“灰姑娘”叙事是典型的第二类,“灰姑娘”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受压迫的缺失状态,为什么继女一身灰,因为她缺衣服又缺床,只能睡在炉灶的灰烬里,而且继母存心用灰尘来使她丑陋。因此水晶鞋和漂亮舞裙充满了象征意义:它们是对缺失的弥补,是对渴望的满足。在任何一个版本的艺术作品中,灰姑娘的变身都是一个高潮,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一个年轻少女对于物质和美丽的渴望,受到长年累月的亏欠和压抑,却在一夕之间突然实现,缺失和压抑被解除了,欲望得到了伸张。因此,“灰姑娘”叙事本质上是一种白日梦叙事,它的动机不仅是实现尚未满足的愿望,而且是更为具体的愿望:一种长期缺失引起的渴望。“灰姑娘”叙事的本质,就是在缺失状态下不断地反缺失。

得出这种本质判断后,我们必须审视“灰姑娘”叙事的范围问题:即女性主人公和两性关系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灰姑娘”叙事作为一种原型,其原型的核心是缺失与反缺失,而非女性主人公。弗洛伊德在某种意义上佐证了这一点:“在年轻的女子身上,性的愿望几乎总是占据主要地位,因为她们的野心通常都被性欲倾向所同化。在年轻的男子身上,自私的、野心的愿望和性的愿望相当明显地并驾齐驱。但是……它们经常结合在一块。”两性的幻想虽然在内容上有区别,但这种区别不影响它们拥有同一个本质动机:实现尚未满足的愿望。我们对比《灰姑娘》和《天仙配》这两个民间故事就更能理解这段话了,董永和灰姑娘的悲惨遭遇虽然是不同的,但都处于孤独、不自由、物质匮乏、性被压抑的状态(缺失),而叙事的行进就是他们如何获得爱情、尊严、陪伴、财富等等(反缺失),而他们反缺失的方式也都是通过一个拯救者的出现(王子/七仙女),如果将董永设为女性,七仙女设为男性,那么《天仙配》和《灰姑娘》的故事是完全相似的。所以说,主人公性别不会影响“灰姑娘”叙事的本质。我并不赞成把“灰姑娘”叙事完全置于女性主义视角下,那是一种窄化。

但两性关系确实是“灰姑娘”叙事中的常见要素,追其根本,是因为性本身就是常见的缺失欲望,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女子幻想中性是首位,但男子幻想中也有性。而“灰姑娘”叙事的有趣之处在于,性的化身也往往充当了拯救者——王子具有双重属性。王子的功能是把灰姑娘从缺失状态中拯救出来,他既是权力的符号,又是性的符号。他既解决外部缺失,清除迫害,并对之前的侮辱进行反辱;他又解决内部缺失,满足主人公对于爱情、陪伴、尊严、金钱等一切欲望要求。这个双重性人物的出现就是从压抑到反压抑的骤变,是“反缺失”进程中的最强音。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人物设置:如《妻妾成群》中的陈佐仟和陈飞浦之于颂莲,《山河入梦》中的谭功达之于姚佩佩,《青春之歌》中的江华之于林道静,《红粉》中的老浦之于秋仪,《第七天》中的李青之于杨飞……他(她)们的出现,既唤醒了主人公的爱情幻想和性欲望,又是主人公弥补命运缺失的希望寄托,因此具有一种背反式的双重性:他(她)们既是反缺失,又是缺失本身。以谭功达为例,当姚佩佩失父、因出身被批斗、流落异乡澡堂时,谭功达无疑是以拯救者的面貌出现的,他给予了姚佩佩新工作、物质和尊严,提供了一种父兄般的安全感幻象,弥补了姚佩佩的孤独无助。但同时,谭功达又成了姚佩佩的爱恋对象和希望寄托,引起了新的缺失,在引发爱欲的同时又造成了对爱欲的压抑。因此,在“灰姑娘”叙事中,背景是命运的缺失和受压抑的欲望,动机是在反缺失中宣泄欲望,而反缺失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二元性人物——他(她)的出现就是压抑的骤变。

作家们对“灰姑娘”叙事的致敬和致异,往往就体现在对这个二元性人物的处理上。在经典的“灰姑娘”叙事中,二元性人物一定能拯救主人公,压抑的欲望一定会得到宣泄,反缺失必然成功(这一逻辑在通俗文学市场上仍然奏效)。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对经典的打破和致异发生了:压抑得不到根本性解除,命运的缺失和不幸得不到弥补,二元性人物给主人公带来的不是拯救,而是更强烈的摧毁。在外部的困难重重和内心欲望的压抑和难以实现中,“灰姑娘”遇到了集性欲化身和拯救者二重属性于一身的“王子”,但“王子”并不能实现反缺失的成功,相反引起了更大的缺失,如谭功达娶了寡妇,老浦娶了小萼,李青与杨飞离婚,他(她)们不但不能解除主人公身上的压抑,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欲望和更深的压抑——“灰姑娘”永远都无法宣泄被压抑的欲望,正如颂莲的毁灭。

弗洛伊德说:“在这种幻想中,白日梦者重新获得他在幸福的童年时曾拥有的东西——庇护他的家庭,疼爱他的双亲以及他最初一见钟情的妙龄佳人。”“灰姑娘”叙事是一种弥补叙事,而异化的“灰姑娘”叙事是一种假弥补,最典型的例子是《红与黑》。在真正的原型意义上,于连就是“灰姑娘”,他生于缺失,长于欲望和压抑之中,奋斗的道路就是在不断地反缺失,不断地弥补自己的渴望和宣泄受压抑的欲望。德·瑞那夫人和马尔特小姐身上都具有性化身与拯救者同在的二重性,她们都在某个阶段弥补了于连的不幸,但在实质上都是假弥补,是暂时的、无力的、易变的。马尔特小姐带给了于连权力、物质和爱情,但却没有能力守住这些,当强大的舆论、司法和社会道德力量涌来时,她的弥补溃不成军。当假弥补失去后,于连无可避免地跌落回到缺失的状态中,他的欲望永远得不到宣泄,他的困顿无法解除。性苦闷与野心的苦闷,在这样的叙事中彼此交织。

《第七天》中的杨飞却在假弥补后得到了真正的弥补,他是火车上漏下去的孤儿,被养父收养又失去养父,被亲生父母寻回却没有家的感觉,他活在对“家”的缺失和无尽的孤独之中,李青的婚姻拯救了这种缺失,但这仍是一种假弥补,随着婚姻的失败和李青的离开,杨飞便遭遇了不幸的事故和肉身的毁灭。杨飞最终完成对命运的反缺失,是在冥间的无尽寻找和听遍苦难之后,遇到了火化处同为幽魂的养父,白骨相牽,永别重逢。在那一刻,所有被压抑的孤独终于像冻冰一样被融化。拯救者和性化身在这一刻分开了,真正的拯救者不再是爱人,而是那个用白骨手臂为儿子戴上黑纱的父亲。

无论是在致敬还是致异中,“灰姑娘”叙事的核心都是缺失与反缺失。命运的不幸造成了压抑的欲望,而性化身与拯救者的双重性角色成了弥补的寄托,将引起从压抑到宣泄的骤变。在幽暗的潜意识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是“灰姑娘”,缺少、渴望、受压抑、新欲念……像暗潮一样层出不穷,却被强制冻结成冰,又在幻想中不断地融化喷薄。那是对孤独、贫穷、丑陋、低贱、受辱的恐惧,对爱、尊严、安全感、地位、陪伴的渴望,这些构成了叙事的根本动机,既是文学的,也是人性的。

猜你喜欢

李青白日梦灰姑娘
白日梦荒野
纸鸢风与少年
李青作品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帮灰姑娘数红豆
灰姑娘的水晶鞋
添油加醋等
各有所好
倒霉的灰姑娘
白日梦